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16220发布日期:2020-06-30 20:4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震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数据野外采集观测系统反映了炮点与检波点的对应关系,因此观测系统检查历来是地震采集数据质控的重中之重。在现有常规地震采集项目当中,一般都是将当天地震数据解编,人工逐个查阅单炮质量,并用整理之后的sps加载观测系统,然后应用“顶切”检查和线性动校正技术进行观测系统质控。

但对于24小时超大道数高效采集项目来说,每天采集炮数可达1.2万炮以上,生成的3tb左右的地震数据,而且,因此常规观测系统检查的方法人员工作量较大,质控效率低且严重滞后,一旦观测系统问题有任何,室内发现时野外采集排列已经收完,就需要安排放线班重新铺线,造成项目返工,大大增加勘探成本。因此,传统人工翻阅单炮的观测系统质控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海量数据的高效采集项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海量地震数据观测系统检查效率低、精度低且滞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野外仪器的地震数据、关系文件、源文件及接收文件;

提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单炮的炮点坐标,以及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检波点坐标;

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

根据所述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所述关系文件,生成丢失结果。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野外仪器的地震数据、关系文件、源文件及接收文件之后包括:获取理论设计关系文件,判断所述野外仪器的关系文件中每炮的排列关系与所述理论设计关系文件中每炮的排列关系是否一致,若是,则进行提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参数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单炮的炮点号及炮线号,以及单炮接收线的磁带盘号;所述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包括:判断所述单炮的炮点号及炮线号、所述单炮接收线的磁带盘号与所述野外仪器的关系文件中的相应记载是否一致,若是,则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包括: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及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确定第一偏移距;根据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确定第二偏移距;根据所述第一偏移距及所述第二偏移距,生成偏移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野外仪器的地震数据、关系文件、源文件及接收文件;

参数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单炮的炮点坐标,以及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检波点坐标;

偏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

丢失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所述关系文件,生成丢失结果。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对比单元,用于获取理论设计关系文件,判断所述野外仪器的关系文件中每炮的排列关系与所述理论设计关系文件中每炮的排列关系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参数模进行提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参数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单炮的炮点号及炮线号,以及单炮接收线的磁带盘号;所述偏移模块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单炮的炮点号及炮线号、所述单炮接收线的磁带盘号与所述野外仪器的关系文件中的相应记载是否一致,若是,则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偏移模块包括:第一偏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及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确定第一偏移距;第二偏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确定第二偏移距;偏移结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偏移距及所述第二偏移距,生成偏移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野外仪器的地震数据、关系文件、源文件及接收文件;

提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单炮的炮点坐标,以及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检波点坐标;

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

根据所述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所述关系文件,生成丢失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野外仪器的地震数据、关系文件、源文件及接收文件;

提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单炮的炮点坐标,以及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检波点坐标;

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

根据所述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所述关系文件,生成丢失结果。

本发明通过快速检测地震数据及各种文件,实现快速检查地震数据观测系统,以确保地震数据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及行业规范,提高海量数据观测系统检查效率和精准度,消除观测系统相关联的质量隐患,降低高效采集勘探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a及图2b为本发明中一具体实施例的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流程图及对应的观测结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及装置。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的流程图,图中所示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野外仪器的地震数据、关系文件、源文件及接收文件。其中,关系文件为xps文件,源文件为sps文件,接收文件为rps文件,地震数据可以为例如野外原始单炮segd数据。

步骤s2,提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单炮的炮点坐标,以及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检波点坐标。其中,提取地震数据头块信息中的参考信息,得到道头中的炮点坐标,以及单炮每条接收线中首道和末道的检波点线点号、检波点坐标以及相应的通道号。

步骤s3,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具体的,通过地震数据提取的炮点坐标和每条接收线首末道检波器点坐标,确定地震数据中的首末道偏移距,根据源文件及接收文件确定出相应的炮点与检波点对应的偏移距。判断两偏移距之间的差值是否超过预设值,若超过,则观测系统有误,即生成的偏移结果可以包括两个偏移距、偏移距之差及观测系统是否有误。

步骤s4,根据所述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所述关系文件,生成丢失结果。具体的,根据从地震数据道头中提取首末通道号以及检波点的线点号,与关系文件中的同一炮点相对应的首末通道号以及线点号信息进行对比。若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则判定地震数据部分缺失,观测系统有误,即丢失结果可以包括是否丢失部分数据,以及观测系统是否有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野外仪器的地震数据、关系文件、源文件及接收文件之后包括:获取理论设计关系文件,判断所述野外仪器的关系文件中每炮的排列关系与所述理论设计关系文件中每炮的排列关系是否一致,若是,则进行提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参数信息。若不一致,说明文件错误,生成错误提醒信息,并停止质控,避免进行后续步骤,浪费处理时间及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单炮的炮点号及炮线号,以及单炮接收线的磁带盘号;所述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包括:判断所述单炮的炮点号及炮线号、所述单炮接收线的磁带盘号与所述野外仪器返回的关系文件中的相应记载是否一致,若是,则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

其中,将从地震数据中提取的参数信息还包括道头中的炮点号及炮线号,以及单炮接收线的磁带盘号,与关系文件相应的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地震数据中及关系文件中的相应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再进行生成偏移结果的步骤,若不一致,说明文件出错,生成错误提醒信息,并停止质控。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包括: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及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确定第一偏移距;根据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确定第二偏移距;根据所述第一偏移距及所述第二偏移距,生成偏移结果。具体的,通过地震数据提取的炮点坐标和每条接收线首末道检波器点坐标,确定地震数据中的首末道偏移距,根据源文件及接收文件确定出相应的炮点与检波点对应的偏移距。判断两偏移距之间的差值是否超过预设值,若超过,则观测系统有误,即生成的偏移结果可以包括两个偏移距、偏移距之差及观测系统是否有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所述野外仪器的关系文件,生成丢失结果包括:获取理论设计关系文件,判断所述野外仪器的关系文件与所述理论设计关系文件是否一致,若是,则根据所述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所述野外仪器的关系文件,生成丢失结果。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具体质控方法为:第一步,在原始地震数据转储的同时提取道头采集参数及相关通道号等关键信息;第二步,确定野外仪器返回的炮点关系文件与设计的一致;第三步,进行头块参数检查,对观测系统涉及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匹配,确保野外采集数据100%符合要求及行业规定;第四步,确保地震数据无误之后,现场进行磁带拷贝及后续处理。

通过采取野外返回的海量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快速质控的方法之后,一天12000炮数据的观测系统检查通常可以在2个小时内高效率完成,且准确率达到100%。野外生产未出现因观测系统问题和采集参数设置而导致的大面积废炮,彻底消除了此类质量隐患。

如图2a及图2b为本发明中一具体实施例的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流程图及对应的观测结果示意图,海量地震数据由野外转储到室内的同时,实现观测系统及时、准确的质控。

第一步,将野外仪器返回的关系文件(xps)与之前发给仪器放炮所用的关系文件进行比对,确保野外返回的xps文件中每炮的排列关系与原始采集设计的排列关系保持一致;其中,xps文件中包含每炮的排列关系,该步骤主要确定野外采集的每炮关系与理论设计的排列关系完全一致,不能出现排列错位现象。

第二步,提取野外原始单炮segd数据中的道头中的炮点桩号,文件号、炮点x、y坐标,单炮每条接收线中首道检波点桩号的x、y坐标和通道号、末道的检波点桩号的x、y坐标和通道号,磁带盘号等信息。

第三步,将segd提取的磁带盘号信息和炮点桩号信息和仪器返回的xps中相应的信息进行比对,确保上交的segd数据和xps中的磁带盘号以及炮点桩号一致;

第四步,通过segd提取的炮点坐标和每条接收线首末道检波点坐标计算出segd数据中的首末道偏移距,然后通过仪器返回的sps和提供给仪器的rps计算出想对应的炮点和检波点的偏移距,算出二者偏移距之差值,如果差值特别大,则炮点放炮过程中的坐标超限(cog超标)或者观测系统有误;

第五步,将从segd道头中提取的首末通道号以及检波点的线点号信息与仪器返回的xps中同一炮点相对应的首末通道号以及线点号信息进行比对,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则可判定为segd数据有部分丢失,观测系统错误。

该方法已于2012年6月开始陆续应用于中东三个陆上超大道数高效采集三维项目,6年来该质控方法应用效果良好。采用该方法后,地震勘探现场每天3tb、12000多炮的海量数据观测系统质控只需1-2个小时,质控效率大大提高。质控准确率大大提高,与观测系统相关联的质量问题全部及时识别,地震采集数据交付合格率100%,有力保障了中东可控震源高效采集项目的高质高效平稳运作。

通过本发明快速质控方法检测地震数据及各种文件,实现快速检查地震数据观测系统,以确保地震数据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及行业规范,提高海量数据观测系统检查效率和精准度,消除观测系统相关联的质量隐患,降低高效采集勘探成本。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野外仪器的地震数据、关系文件、源文件及接收文件;

参数模块20,用于提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单炮的炮点坐标,以及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检波点坐标;

偏移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

丢失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所述关系文件,生成丢失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模块包括:对比单元,用于获取理论设计关系文件,判断所述野外仪器的关系文件中每炮的排列关系与所述理论设计关系文件中每炮的排列关系是否一致,若是,则所述参数模进行提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参数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单炮的炮点号及炮线号,以及单炮接收线的磁带盘号、单炮接收线检波点的线点号及通道号;所述偏移模块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单炮的炮点号及炮线号、所述单炮接收线的磁带盘号与所述野外仪器的关系文件中的相应记载是否一致,若是,则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偏移模块包括:第一偏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及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确定第一偏移距;第二偏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确定第二偏移距;偏移结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偏移距及所述第二偏移距,生成偏移结果。

基于与上述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相同的申请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装置。由于该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相似,因此该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快速质控装置检测地震数据及各种文件,实现快速检查地震数据观测系统,以确保地震数据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及行业规范,提高海量数据观测系统检查效率和精准度,消除观测系统相关联的质量隐患,降低高效采集勘探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野外仪器的地震数据、关系文件、源文件及接收文件;

提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单炮的炮点坐标,以及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检波点坐标;

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

根据所述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所述关系文件,生成丢失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野外仪器的地震数据、关系文件、源文件及接收文件;

提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单炮的炮点坐标,以及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检波点坐标;

根据所述单炮的炮点坐标、所述单炮接收线的检波点坐标、所述源文件及所述接收文件,生成偏移结果;

根据所述单炮接收线的通道号、线点号及所述关系文件,生成丢失结果。

基于与上述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相同的申请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计算机设备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由于该一种计算机设备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相似,因此该一种计算机设备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可以参见一种地震数据观测系统快速质控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检测地震数据及各种文件,实现快速检查地震数据观测系统,以确保地震数据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及行业规范,提高海量数据观测系统检查效率和精准度,消除观测系统相关联的质量隐患,降低高效采集勘探成本。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比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