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弹载双基SAR距离多普勒图像生成地距图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33677发布日期:2019-05-11 00:16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弹载双基SAR距离多普勒图像生成地距图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sar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弹载双基sar距离多普勒图像生成地距图的方法。



背景技术:

sar(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现代高分辨率微波遥感成像雷达,在军事侦察、地形测绘、植被分析、海洋及水文观测、环境及灾害监视、资源勘探以及地壳微变检测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双基sar由于收发平台分置,可以实现由发射弹照射目标区域提供方位向多普勒高分辨,接收弹面对目标区域前视成像的能力,故而可以对目标场景实现高分辨二维雷达图像末制导。

弹载双基sar中,收发平台均高机动飞行,地面目标点的距离和与多普勒信息由发射弹和接收弹共同提供,成像回波模型复杂,成像处理得到的距离多普勒图像为斜距图,带有距离和信息,存在较大的几何畸变,必须将斜距图转换为与地平面对应的地距图,才能进行后续的图像处理与目标识别定位,从而完成sar成像制导。现有的双基sar地距图生成方法中,一种通过搜索找出地面点在斜距图中的位置,需要两个飞机保持匀速平行飞行,无法应用于弹载通用的双基构型中,且运算量大;另一种将机载双基sar的平飞模型等效为单基sar的成像模型,然后再进行斜平面到地平面的投影,只适用于双站平行飞行这种特定构型,依然无法应用于弹载通用的双基构型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紧密结合弹载双基sar平台的特点,不依赖具体飞行构型的基于弹载双基sar距离多普勒图像生成地距图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弹载双基sar距离多普勒图像生成地距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生成地距图网格;

s2、任选所述地距图网格中的某一格点,计算该格点的双基距离和及多普勒频率;

s3、计算该格点在斜距图中的初步投影位置;

s4、计算所述初步投影位置的后向散射值,得到准确投影值;

s5、遍历所述地距图中的格点,重复进行s2~s4,直至遍历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以图像成像时刻接收弹在地平面投影位置为原点,速度方向在地面上的投影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构件右手坐标系o-xyz;

s12、以收发双站波束中心与xoz平面的交点a(x0,0,z0)为中心点,根据成像要求图像幅宽m×n,图像几何分辨率ρ,生成m行n列,格长格宽均为ρ的地距图网格。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任选所述地距图网格中某一格点p;

s22、分别计算格点p与发射弹的距离rtp,及格点p与接收弹的距离rrp,得到格点p的双基距离和rp;

s23、分别计算发射弹对格点p的多普勒频率ftp,及接收弹对格点p的多普勒频率frp,得到格点p的多普勒频率fp。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格点p位于地距图网格中的第i行第j列,格点p的坐标为发射弹的坐标为(xt,ht,zt),接收弹的坐标为(0,hr,0),则格点p与发射弹的距离rtp、格点p与接收弹的距离rrp格点p的双基距离和rp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rp=rtp+rrp。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发射弹的速度矢量为(vtx,vty,vtz),接收弹的速度矢量为(vrx,vry,0),发射信号的波长为λ,则发射弹的速度矢量与波束中心指向方向的夹角θt、接收弹的速度矢量与波束中心指向方向的夹角θr、发射弹对格点p的多普勒频率ftp、接收弹对格点p的多普勒频率frp、格点p的多普勒频率fp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ftp=vtcosθt/λ;

frp=vrcosθr/λ;

fp=ftp+frp。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计算格点p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fp′;

s32、分别计算格点p在斜距图上的距离行序号rowp、及格点p在斜距图上的方位列序号colp;

s32、则格点p在斜距图上的初步投影位置为第rowp行,第colp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收发双站波束中心与xoz平面的交点a的多普勒频率为fa,则格点p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fp′的计算公式为:

fp′=fp-fa。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接收弹接收回波波门延迟为τ,采样频率为fs,脉宽为tp,光速为c,则格点p在斜距图上的距离行序号rowp、格点p在斜距图上的方位列序号colp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colp=fp′na/fr+na/2+1。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选取样本;

s42、根据选取的样本进行二维sinc插值,计算所述初步投影位置的后向散射值,得到格点p的准确投影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样本为以斜距图rowp行colp列为中心,(8ρfs/c)行(8ρfs/c)列范围内的样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紧密结合弹载双基sar平台的特点,不依赖具体飞行构型,通过在弹载通用双基sar成像构型下构建地面点与斜距图上点的投影关系,生成弹载双基sar的地距图,处理方便,运算量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弹载双基sar距离多普勒图像生成地距图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弹载双基sar距离多普勒图像生成地距图的方法的斜距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弹载双基sar距离多普勒图像生成地距图的方法的地距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弹载双基sar距离多普勒图像生成地距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生成地距图网格;

本实施例中,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以图像成像时刻接收弹在地平面投影位置为原点,速度方向在地面上的投影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构件右手坐标系o-xyz;

s12、以收发双站波束中心与xoz平面的交点a(x0,0,z0)为中心点,根据成像要求图像幅宽m×n,图像几何分辨率ρ,生成m行n列,格长格宽均为ρ的地距图网格。

s2、任选所述地距图网格中的某一格点,计算该格点的双基距离和及多普勒频率;

本实施例中,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任选所述地距图网格中某一格点p;

s22、分别计算格点p与发射弹的距离rtp,及格点p与接收弹的距离rrp,得到格点p的双基距离和rp;

格点p位于地距图网格中的第i行第j列,格点p的坐标为发射弹的坐标为(xt,ht,zt),接收弹的坐标为(0,hr,0),则格点p与发射弹的距离rtp、格点p与接收弹的距离rrp格点p的双基距离和rp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rp=rtp+rrp。

s23、分别计算发射弹对格点p的多普勒频率ftp,及接收弹对格点p的多普勒频率frp,得到格点p的多普勒频率fp。

所述发射弹的速度矢量为(vtx,vty,vtz),接收弹的速度矢量为(vrx,vry,0),发射信号的波长为λ,则发射弹的速度矢量与波束中心指向方向的夹角θt、接收弹的速度矢量与波束中心指向方向的夹角θr、发射弹对格点p的多普勒频率ftp、接收弹对格点p的多普勒频率frp、格点p的多普勒频率fp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ftp=vtcosθt/λ;

frp=vrcosθr/λ;

fp=ftp+frp。

s3、计算该格点在斜距图中的初步投影位置;

本实施例中,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计算格点p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fp′;

所述收发双站波束中心与xoz平面的交点a的多普勒频率为fa,则格点p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fp′的计算公式为:

fp′=fp-fa。

s32、分别计算格点p在斜距图上的距离行序号rowp、及格点p在斜距图上的方位列序号colp;

所述接收弹接收回波波门延迟为τ,采样频率为fs,脉宽为tp,光速为c,则格点p在斜距图上的距离行序号rowp、格点p在斜距图上的方位列序号colp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colp=fp′na/fr+na/2+1。

s32、则格点p在斜距图上的初步投影位置为第rowp行,第colp列。

s4、计算所述初步投影位置的后向散射值,得到准确投影值;

本实施例中,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选取样本;

s42、根据选取的样本进行二维sinc插值,计算所述初步投影位置的后向散射值,得到格点p的准确投影值。

插值的关键是要选取插值的样本大小,样本过大则计算量大,样本过小则计算不精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样本为以斜距图rowp行colp列为中心,(8ρfs/c)行(8ρfs/c)列范围内的样本;地距图网格的间隔大小为几何分辨率ρ,而斜距图点目标的分辨率通常为ρ的1~2倍,因此为了保证插值的准确性,斜距图中点的主瓣和邻近旁瓣都应作为插值样本进行计算,故样本宽度选择为8ρ×8ρ,而斜距图距离行间距为c/fs,8ρ宽度对应的样本点数为8ρfs/c,即选取以斜距图rowp行colp列为中心,(8ρfs/c)行(8ρfs/c)列范围内的样本;插值时考虑了点目标的主瓣和第一副瓣能量的影响,处理的数据量较小。同时兼顾了插值精度和处理效率。

s5、遍历所述地距图中的格点,重复进行s2~s4,直至遍历完成。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