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表面的脱模次数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2945发布日期:2018-07-27 21:5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粘表面的脱模次数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防粘表面可以用来治理城市的“小广告”,或用于工业中需要脱模的模具表面,如工业中的发泡聚氨酯模具表面防粘涂层,而防粘涂层的使用寿命(脱模次数)是实际应用中的关注重点,即涂层涂覆一次能够实际使用多久的问题,所以开发出一种防粘表面的脱模次数测试装置对精准表征防粘涂层表面的实际使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精准表征防粘涂层表面的实际使用性能的防粘表面的脱模次数测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粘表面的脱模次数测试装置,包括基座、导轨、横梁、计数器、测试压头、胶带、电机和控制单元;

所述基座用于承载带有防粘表面的样件;

所述导轨设置有两个,分别竖直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两侧;

所述横梁水平设置在两个导轨之间,可随导轨在基座的上方上下移动;

所述计数器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下面,用于记录防粘表面的脱模次数;

所述测试压头固定在所述计数器的下面,其端部连接有胶带,所述测试压头用于在胶带与防粘表面之间提供拉力与压力;

所述电机固定在基座上,用于导轨上下运动的动力供给;

所述计数器和电机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计数器为电子式累加计数器,其计数位数为 0~999999。

进一步地,所述的测试压头直径为3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胶带为双面胶带,其直径为30mm、厚度为3mm。

进一步地,所述的计数器与控制单元通过数据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座表面带有样件固定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粘表面的脱模次数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精确表征防粘涂层表面脱模次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粘表面的脱模次数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轨;2、横梁;3、计数器;4、数据线;5、控制单元;6、测试压头;7、电机;8、基座;9、样件固定夹;10、带有防粘表面的样件;11、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带采用的是3M 胶带。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粘表面的脱模次数测试装置,包括基座8、导轨1、横梁2、计数器3、测试压头6、胶带11、电机7和控制单元5;

所述基座8用于承载带有防粘表面的样件10;

所述导轨1设置有两个,分别竖直固定在所述基座8的两侧;

所述横梁2水平设置在两个导轨1之间,可随导轨1在基座8的上方上下移动;

所述计数器3固定在所述横梁2的下面,用于记录防粘表面的脱模次数;

所述测试压头6固定在所述计数器3的下面,其端部连接有胶带11,所述测试压头6用于在胶带11与防粘表面之间提供拉力与压力;

所述电机7固定在基座8上,用于导轨1上下运动的动力供给;

所述计数器3和电机7分别与控制单元5电连接。

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计数器3为电子式累加计数器,其计数位数为0~999999。

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测试压头6直径为30mm。

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胶带11为双面胶带,其直径为30mm、厚度为3mm。

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计数器3与控制单元5通过数据线4连接。

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基座8表面带有样件固定夹9,可固定带有防粘表面的样件,防止测试过程中的样件随胶带11移动,提高了装置的精准度。

具体地,首先将带有防粘涂层的样件10放到基座8表面,然后用样件固定夹9固定,将3M双面胶带11粘贴于压头6表面,通过控制单元5将压头6表面的3M双面胶带11垂直压于带有防粘涂层的样件10表面,压力为3N。控制信息通过数据线4进行传输。移动时电机7驱动横梁2沿着导轨1带动计数器3、压头6、3M胶带11上下移动。此时计数器3开始计数,然后通过控制单元5使压头6脱离于带有防粘涂层的样件10表面,此时完成一个测试循环,3M胶带为每10个循环更换一次,结果合格的标准为防粘涂层表面无残渣留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粘表面的脱模次数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精确表征防粘涂层表面脱模次数。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