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射频及阻抗测试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2963发布日期:2018-09-25 20:0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射频及阻抗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射频技术的提高,手机天线的制作工艺也升级为FPC、LDS与cable焊接或是FPC、LDS与SMT合成一体等。在新的工艺中,天线与连接线(cable)焊接端的阻抗大小对于天线的整机功能影响较大,与传统的天线相比,生产端的阻抗测试将会越来越多,所需的成本也越来越高。现在射频(Radio Frequency)测试与阻抗测试也已成为天线厂的必备测试,当前的天线厂的天线测试方案基本上都是使用两套治具,分别进行RF测试与阻抗测试,因此需要两个作业员作业,从设备到人力的成本都较高,生产时间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同时完成射频及阻抗测试的天线射频及阻抗测试治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天线射频及阻抗测试治具,包括固定机构和检测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槽用于放置待测连接线,所述第二固定槽用于放置待测天线;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用于对天线进行射频测试,所述第二检测件用于检测天线的阻抗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上表面与第二固定件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固定槽设于第一固定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槽沿第一固定件的长边方向延伸并贯穿第一固定件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槽设于第二固定件的上表面并沿第二固定件的长边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数目为四个,四个的所述第二固定件沿第一固定件的长边分布,四个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设于第一固定件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支撑架和端子头,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平台和支撑柱;

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贯通支撑平台的通孔,所述通孔设于第二固定槽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端子头设于支撑平台的下表面且设于通孔处;

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探针固定件和设于探针固定件上的探针,所述探针伸入第二固定槽内,所述探针固定件沿第一固定件的长边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槽的方向可移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在水平方向上设于第二限位块与第一固定件之间;

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一固定槽同轴设置并贯穿第一限位块的两端;

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连通限位块的上表面与通孔,所述第二限位块靠近第一限位块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第二限位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头和至少两个的压块,所述压头设于通孔的上方,所述压头与通孔同轴设置且朝靠近或远离通孔的方向可移动设置;

至少两个的所述压块分别对应设于第二固定槽的上方且可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槽的方向可移动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气缸支架和联动组件,所述第一气缸设于气缸支架上,所述联动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气缸支架上,至少两个的所述压块分别与联动组件相连;

所述第一气缸驱动压头朝靠近或远离通孔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气缸驱动联动组件带动压块朝靠近或远离第一固定槽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探针固定件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轴、连接杆、滑杆和至少两个支撑座,所述联动轴通过支撑座可移动地设于气缸支架上,至少两个的所述压块分别通过至少两个的支撑座与联动轴相连;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压块的上表面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座且沿连接杆的轴向方向可移动设置;

所述滑杆设于支撑座上,所述滑杆的底端贯穿支撑座并延伸至支撑座与压块之间,所述滑杆的底端上设有气缸限位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测试台,所述固定机构、检测机构和驱动机构分别设于测试台上,所述测试台的一侧面上分别设有测试按钮和复位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计了用于放置天线的第一固定件和用于放置连接线(CABLE)的第二固定件,使得该治具适用焊接有连接线(CABLE)的天线。

(2)在一个治具中设置了分别进行射频测试的第一检测组件和进行阻抗设置的第二检测组件,实现了射频(RF)和阻抗测试整合的概念,降低了生产成本。

(3)以固定槽的方式放置天线和连接线,拿取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天线射频及阻抗测试治具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天线射频及阻抗测试治具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天线射频及阻抗测试治具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固定机构;11、第一固定件;111、第一固定槽;12、第二固定件;121、第二固定槽;

20、检测机构;21、第一检测组件;211、支撑平台;212、支撑柱;213、端子头;214、第一限位块;215、第二限位块;216、第一限位槽;217、第二限位槽;22、第二检测组件;221、探针固定件;222、探针;

30、压紧机构;31、压头;32、压块;

40、驱动机构;41、第一驱动组件;411、第一气缸;412、气缸支架;413、联动轴;414、连接杆;415、滑杆;416、支撑座;417、气缸限位器;42、第二驱动组件;421、第二气缸;

50、测试台;51、测试按钮;52、复位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RF测试组件和阻抗测试组件整合至一个治具上,从而实现一个治具完成两种测试。

请参照图1-5,一种天线射频及阻抗测试治具,包括固定机构10和检测机构20;

所述固定机构10包括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上设有第一固定槽111,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上设有第二固定槽121,所述第一固定槽111与第二固定槽121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槽111用于放置待测连接线,所述第二固定槽121用于放置待测天线;

所述检测机构20包括第一检测组件21和第二检测组件22,所述第一检测组件21用于对天线进行射频测试,所述第二检测组件22用于检测天线的阻抗值。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待测天线放置于第一固定槽111内,接着将焊接在待测天线上的连接线放置于第二固定槽121内,接着分别用第一检测组件21完成天线的射频测试,第二检测组件22完成天线的阻抗测试。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计了用于放置天线的第一固定件和用于放置连接线(CABLE)的第二固定件,使得该治具适用焊接有连接线(CABLE)的天线。

(2)在一个治具中设置了分别进行射频测试的第一检测组件和进行阻抗设置的第二检测组件,实现了射频(RF)和阻抗测试整合的概念,降低了生产成本。

(3)以固定槽的方式放置天线和连接线,拿取方便,操作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分别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固定件11的上表面与第二固定件12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固定槽111设于第一固定件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槽沿第一固定件11的长边方向延伸并贯穿第一固定件11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槽121设于第二固定件12的上表面并沿第二固定件12的长边方向延伸。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待测天线放置于第二固定槽121,并将焊接有连接线的一端朝向第一固定槽111,将连接线沿长条状的第一固定槽111铺设,待后续的检测。操作简单方便,也避免了连接线在检测过程中弯折。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件12的数目为四个,四个的所述第二固定件12沿第一固定件11的长边分布,四个的所述第二固定件12分别设于第一固定件11的两侧。

由上述描述可知,四个的所述第二固定件12分别沿第一固定件11的长边分布,操作人员可以将待测天线放置于四个第一固定件11中的任意一个,使得所述治具可以满足四种不同长度的带连接线的天线的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组件21包括支撑架和端子头213,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平台211和支撑柱212;

所述支撑平台211上设有贯通支撑平台211的通孔,所述通孔设于第二固定槽121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端子头213设于支撑平台211的下表面且设于通孔处;

所述第二检测组件22包括探针固定件221和设于探针固定件221上的探针222,所述探针222伸入第二固定槽121内,所述探针固定件221沿第一固定件11的长边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槽121的方向可移动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测试时,将连接线的一端置于通孔处并延伸至端子头213处,利用预设的矢量网络分析仪(VNA)连接端子头213,从而对待测天线进行射频测试;射频测试完成后,将探针固定件221朝靠近第二固定槽121的方向移动,使得探针222与待测天线接触,再利用预设的阻抗仪测量测待测天线两端的阻抗值判断大小完成测试,测试完成后,再将探针固定件221朝远离第二固定槽121的方向移动,使得探针222与待测天线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平台211上设有第一限位块214和第二限位块215,所述第一限位块214在水平方向上设于第二限位块215与第一固定件11之间;

所述第一限位块214上设有第一限位槽216,所述第一限位槽216与第一固定槽111同轴设置并贯穿第一限位块214的两端;

所述第二限位块215上设有第二限位槽217,所述第二限位槽217连通限位块的上表面与通孔,所述第二限位块215靠近第一限位块214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第二限位槽217。

由上述描述可知,放置于第一固定槽111的连接线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限位槽216后延伸至第二限位槽217内,与第一固定槽111同轴设置的第一限位槽216保证连接线保持笔直不会弯曲,不影响后续的测试工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紧机构30,所述压紧机构30包括压头31和至少两个的压块32,所述压头31设于通孔的上方,所述压头31与通孔同轴设置且朝靠近或远离通孔的方向可移动设置;

至少两个的所述压块32分别对应设于第二固定槽121的上方且可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槽121的方向可移动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压头31朝靠近通孔的方向移动时,可下压将连接线的一端推向端子头213并压紧,从而完成测试;压块32则朝靠近第二固定槽121的移动,从而压住天线,防止天线脱离第二固定槽121。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机构40,所述驱动机构40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1和第二驱动组件42;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包括第一气缸411、气缸支架412和联动组件,所述第一气缸411设于气缸支架412上,所述联动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气缸支架412上,至少两个的所述压块32分别与联动组件相连;

所述第一气缸411驱动压头31朝靠近或远离通孔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气缸411驱动联动组件带动压块32朝靠近或远离第一固定槽111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包括第二气缸421,所述第二气缸421驱动探针222固定件221运动。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气缸411同时驱动压头31与压块32运动,使得压头31与压块32分别同步上升下降,简化了治具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轴413、连接杆414、滑杆415和至少两个支撑座416,所述联动轴413通过支撑座416可移动地设于气缸支架412上,至少两个的所述压块32分别通过至少两个的支撑座416与联动轴413相连;

所述连接杆414的一端与压块32的上表面相连,所述连接杆414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座416且沿连接杆414的轴向方向可移动设置;

所述滑杆415设于支撑座416上,所述滑杆415的底端贯穿支撑座416并延伸至支撑座416与压块32之间,所述滑杆415的底端上设有气缸限位器417。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气缸411控制联动组件运动,具体来说,第一气缸411控制支撑座416运动,从而带动联动轴413和压块32移动,当压块32移动到与第二固定件12接触时便不再移动,此时支撑座416沿连接杆414继续滑动,直到滑杆415上的气缸限位器417与压块32接触,第一气缸411便停止工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测试台50,所述固定机构10、检测机构20和驱动机构40分别设于测试台50上,所述测试台50的一侧面上分别设有测试按钮51和复位按钮52。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产品RF与阻抗测试有NG信号输出时,治具会自动锁死,需要按复位键52,才能重新进行测试。

请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天线射频及阻抗测试治具,包括固定机构10、检测机构20、压紧机构30、驱动机构40和测试台50;

所述固定机构10包括第一固定件11和四个的第二固定件12,四个的所述第二固定件12沿第一固定件11的长边分布,四个的所述第二固定件12分别设于第一固定件11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分别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固定件11的上表面与第二固定件12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上设有第一固定槽111,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上设有第二固定槽121,所述第一固定槽111与第二固定槽121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槽111设于第一固定件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槽沿第一固定件11的长边方向延伸并贯穿第一固定件11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槽121设于第二固定件12的上表面并沿第二固定件12的长边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槽111用于放置待测连接线,所述第二固定槽121用于放置待测天线;

使用时,可分别将待测天线放置于第一固定件11两边的两个第二固定件12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检测机构20包括第一检测组件21和四个的第二检测组件22,所述第一检测组件21用于对天线进行射频测试,所述第二检测组件22用于检测天线的阻抗值。

所述第一检测组件21包括支撑架和端子头213,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平台211和支撑柱212;

所述支撑平台211上设有贯通支撑平台211的通孔,所述通孔设于第二固定槽121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端子头213设于支撑平台211的下表面且设于通孔处;

所述支撑平台211上设有第一限位块214和第二限位块215,所述第一限位块214在水平方向上设于第二限位块215与第一固定件11之间;

所述第一限位块214上设有第一限位槽216,所述第一限位槽216与第一固定槽111同轴设置贯穿第一限位块214的两端;

所述第二限位块215上设有第二限位槽217,所述第二限位槽217连通限位块的上表面与通孔,所述第二限位块215靠近第一限位块214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第二限位槽217;

所述第二检测组件22包括探针固定件221和设于探针固定件221上的探针222,所述探针222伸入第二固定槽121内,所述探针固定件221沿第一固定件11的长边朝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槽121的方向可移动设置。

所述压紧机构30包括压头31和两个的压块32,所述压头31与通孔同轴设置且设于通孔的上方,两个的所述压块32分别对应设于第二固定槽121的上方,即一个压块32的下方设有两个的第二固定件32;

所述驱动机构40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1和第二驱动组件42;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包括第一气缸411、气缸支架412和联动组件,所述第一气缸411设于气缸支架412上;

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轴413、连接杆414、滑杆415和两个的支撑座416,两个的支撑座416分别与联动轴413的一面相连,其中一个支撑座416可移动地设于气缸支架412上且受第一气缸411控制,两个的所述压块32分别设于两个的支撑座416的底部;

所述连接杆414的一端与压块32的上表面相连,所述连接杆414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座416且沿连接杆414的轴向方向可移动设置;

所述滑杆415设于支撑座416上,所述滑杆415的底端贯穿支撑座416并延伸至支撑座416与压块32之间,所述滑杆415的底端上设有气缸限位器417;

所述第一气缸411驱动压头31朝靠近或远离通孔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气缸411驱动联动组件带动压块32朝靠近或远离第一固定槽111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包括第二气缸421,所述第二气缸421驱动探针222固定件221运动。

所述固定机构10、检测机构20和驱动机构40分别设于测试台50上,所述测试台50的一侧面上分别设有测试按钮51和复位按钮52。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首先将待测天线放置于第二固定槽121,并将焊接有连接线的一端朝向第一固定槽111,将连接线沿长条状的第一固定槽111铺设,测试时,将连接线的一端置于通孔处并延伸至端子头213处,接着,启动第一气缸411,第一气缸411同时驱动压头31与压块32运动,使得压头31与压块32分别同步上升下降,具体来说,第一气缸411控制支撑座416运动,从而带动联动轴413和压块32移动,当压块32移动到与第二固定件12接触时便不再移动,此时支撑座416沿连接杆414继续滑动,直到滑杆415上的气缸限位器417与压块32接触,第一气缸411便停止工作,此时,待测天线与待测连接线被压紧。

然后,利用预设的矢量网络分析仪(VNA)连接端子头213,从而对待测天线进行射频测试;射频测试完成后,用第二气缸421控制探针固定件221朝靠近第二固定槽121的方向移动,使得探针222与待测天线接触,再利用预设的阻抗仪测量测待测天线两端的阻抗值判断大小完成测试,测试完成后,用第二气缸421控制探针固定件221朝远离第二固定槽121的方向移动,使得探针222与待测天线分离,当产品RF与阻抗测试有NG信号输出时,治具会自动锁死,需要按复位键52,才能重新进行测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同时完成射频及阻抗测试的天线射频及阻抗测试治具。所述治具设置了分别进行射频测试的第一检测组件和进行阻抗设置的第二检测组件,实现了射频(RF)和阻抗测试整合的概念,降低了生产成本;设计了用于放置天线的第一固定件和用于放置连接线(CABLE)的第二固定件,使得该治具适用焊接有连接线(CABLE)的天线;同时,固定槽的方式放置天线和连接线,拿取方便,操作简单,并且,可以满足四种不同长度的带连接线的天线的测试,实现一机多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