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0018发布日期:2018-10-16 20:2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原料检测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豆油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油属于可食用油,分解后可完全融入自然环境中,在各种配方的植物油油墨中,大豆油墨是真正意义的可应用的环保型油墨,而且其产量丰富,价格便宜(尤其在美国),性能安全可靠,印刷效果良好并且符合印刷油墨的各项标准,环保性绝佳。与传统油墨相比,大豆油墨具有色泽鲜艳、浓度高、光泽好、较好的水适应性和稳定性、耐摩擦、耐干燥等性能。

大豆油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颜色、着色力、细度、粘性、固着速度等,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检测是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目前,公告号为CN20471904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豆油性能检测装置,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有段设置有容器凹槽,所述底座中端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连接有固定支柱,所述固定支柱顶端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连接有活动支柱,所述活动支柱低端设置有调节钮,所述活动支柱顶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中端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顶端连接有旋转柄,所述马达侧面连接有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有数据传输轴,所述数据传输轴连接有测试表,所述马达底端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连接有测试桨。

这种大豆油性能检测装置可以针对不同高度的容器,进行上下调节,适应性强,容器槽可以加强容器放置的稳定性,设置有旋转轴,检测时可以将测试桨旋转到容器中,不使用时可以将测试旋转到其他地方,方便清洗和维护,大豆油性能检测需要采取多个数据,往往需要对器皿中多个部位的大豆油性能进行检测得出数据并取平均值才能保证大豆性能检测数据的科学真实性,而这种大豆油性能检测装置只能上下和旋转调整螺旋桨的位置,从而只能对器皿中大豆油墨的少数部位进行性能检测,使得检测出来的数据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能对器皿中大豆油墨的多数部位进行性能检测的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从而采集更多的数据,达到减小大豆油墨性能检测数据的误差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检测组件高低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检测组件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的转动杆和用于限定所述转动杆转动的限定结构,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升降组件,从而实现检测装置组件的调整;转动杆转动,带动检测组件转动,而后通过限定结构对转动杆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限定检测组件的位置;调节调节组件,使得检测组件与支撑杆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改变检测组件与大豆油墨的检测点,从而实现对器皿中的大豆油墨的多个部位进行性能数据检测,采集多个数据取平均值,数值客观,误差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杆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检测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转动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检测组件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螺杆,使得螺杆相对转动杆位移,从而带动检测组件位移,而伸缩杆使得检测组件在由螺杆驱动位移时,不发生转动,同时,伸缩杆对检测组件起到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包括套杆和内杆,所述套杆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内杆与所述套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杆与所述检测组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螺杆,使得螺杆相对转动杆位移,从而带动检测组件位移,当检测组件远离转动杆时,内杆往远离套杆的方向滑动,使得伸缩杆的长度变长;当检测组件靠近转动杆时,内杆往靠近套杆的方向滑动,使得伸缩杆的长度变短,从而适应检测组件的位置改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定结构包括限定孔和限定件,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所述限定孔,所述限定件螺纹连接于所述限定孔中且与所述支撑杆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转动杆,使得转动杆相对支撑杆转动,从而带动检测组件相对支撑杆转动,拧动限定件,使得限定件与支撑杆抵紧,导致限定件与支撑杆之间的压力增大,进而使得限定件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达到限制转动杆转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定件上螺纹连接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转动杆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锁紧件,使得锁紧件与转动杆抵紧,从而使得锁紧件与转动杆之间的压力增大,继而使得限定件与限定孔抵紧,使得限定件与限定孔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限制限定件脱离限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杆、顶杆和限制结构,所述底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底杆滑动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上设置有所述限制结构用于限制所述顶杆相对所述底杆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顶杆,使得顶杆相对底杆滑动,顶杆滑动带动支撑杆上下位移,支撑杆上下位移带动检测组件上下位移,通过限制结构限制顶杆相对底杆滑动,从而实现检测组件的高度改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结构包括凹槽和限制件,所述顶杆下端开设有所述凹槽,所述限制件过盈配合于所述顶杆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件过盈配合于顶杆下端,由于顶杆下端开设有凹槽,使得顶杆下端在限制件的挤压下往底杆靠近并抵紧,进而产生压力,压力增大使得顶杆与底杆之间的摩擦力大,从而达到顶杆相对底杆滑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杆上固定连接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穿设于所述凹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块与凹槽配合,限制了顶杆的滑动方向,使得顶杆减小相对底杆转动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有用于放置盛放大豆油墨器皿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可以来放置盛放大豆油墨的器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中过盈配合有橡胶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环与器皿挤压发生形变,形变产生压力,从而使得橡胶环与定位槽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同时也使得橡胶环与器皿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达到限制器皿位置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调节升降组件,从而实现检测装置高度的调整;转动杆转动,带动检测组件转动,而后通过限定结构对转动杆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限定检测组件的位置;调节调节组件,使得检测组件与支撑杆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改变检测装置与大豆油墨的检测点,从而实现对器皿中的大豆油墨的多个部位进行性能数据检测,采集多个数据取平均值,数值客观,误差小;

2.底座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过盈配合有橡胶环,橡胶环与器皿挤压发生形变,形变产生压力,从而使得橡胶环与定位槽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同时也使得橡胶环与器皿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达到限制器皿位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调节组件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定位槽;12、橡胶环;13、器皿;2、支撑杆;21、定位柱;3、检测组件;31、支撑座;32、电机;33、螺旋桨;34、显示处理器;4、升降组件;41、底杆;411、限制块;42、顶杆;421、滑孔;43、限制结构;431、凹槽;432、限制件;5、转动组件;51、转动杆;511、螺纹孔;512、定位孔;52、限定结构;521、限定孔;522、限定件;523、锁紧件;6、调节组件;61、螺杆;611、转盘;62、伸缩杆;621、套杆;622、内杆;623、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杆2,支撑杆2上设置有检测组件3,支撑杆2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检测组件3高低的升降组件4,支撑杆2上还设置有用于转动检测组件3的转动组件5,转动组件5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杆2上的转动杆51和用于限定转动杆51转动的限定结构52,转动杆51上设置有调节组件6,调节组件6用于调整检测组件3与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

底座1一端开设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中过盈配合有橡胶环12,橡胶环12中放置有用于盛放大豆油墨的器皿13,器皿13为烧杯。底座1远离定位槽11的一端设置有升降组件4。

如图2所示,升降组件4包括底杆41、顶杆42和限制结构43,底杆41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顶杆42下端开设有滑孔421,顶杆42自上而下,使得底杆41穿入滑孔421中,实现顶杆42与底杆41的滑动连接。限制结构43包括凹槽431和限制件432,顶杆42下端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431,两个凹槽431与滑孔421连通。两个凹槽431中滑动连接有限制块411,两个限制块411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杆41两端,顶杆42靠近凹槽431的一端过盈配合有呈圆环状的限制件432。

通过限制件432与顶杆42下端过盈配合,使得顶杆42下端往底杆41方向靠近,进而使得顶杆42与底杆41抵紧而产生压力,压力使得顶杆42与底杆41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达到限制顶杆42相对底杆41滑动的目的。

顶杆42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柱21,支撑杆2上设置有上述的转动组件5。转动杆51下端开设有定位孔512,定位柱21穿入定位孔512中实现支撑杆2与转动杆51的转动连接。限定结构52包括限定孔521和限定件522,转动杆51下端开设有限定孔521,限定孔521中螺纹连接有限定件522,限定件522为螺栓,限定件522与支撑杆2抵紧。限定件522上螺纹连接有锁紧件523,锁紧件523为螺母,锁紧件523与转动杆51抵紧。

通过拧动限定件522,使得限定件522往支撑杆2靠近,进而使得限定件522与支撑杆2抵紧,从而使得限定件522与支撑杆2之间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得限定件522与支撑杆2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限制转动杆51相对支撑杆2转动。

通过拧动锁紧件523,使得锁紧件523抵紧转动杆51,进而使得锁紧件523与转动杆51之间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得限定件522与限定孔521抵紧,使得限定件522与限定孔521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限制限定件522脱离限定孔521。

转动杆51上设置有调节组件6(见图1),调节组件6(见图1)包括螺杆61和伸缩杆62,转动杆51上端开设有螺纹孔511,螺纹孔511中螺纹连接有上述的螺杆61。螺杆61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11,螺杆61远离转盘6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检测组件3,检测组件3与转动杆51之间设置有伸缩杆62。伸缩杆62包括套杆621和内杆622,套杆621一端与转动杆51固定连接,另一端开设有套孔623,内杆622穿入套孔623中,实现内杆622与套杆621的滑动连接,且内杆622远离套杆621的一端与检测组件3固定连接。

检测组件3包括支撑座31、电机32、螺旋桨33和显示处理器34。支撑座31与螺杆61转动连接,且与内杆622固定连接。电机32固定连接在支撑座31上,且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旋桨33,显示处理器34固定连接于支撑座31上与所述螺旋桨33电连接用于采集所述螺旋桨33反馈回来的数据。

具体动态过程:使用者将放置有大豆油墨的器皿13放置于橡胶环12中,滑动顶杆42,并通过限制件432与顶杆42下端过盈配合,使得顶杆42下端与底杆41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限制顶杆42相对底杆41滑动,到达调节螺旋桨33高度的目的。

驱动转动杆51,拧动限定件522,使得限定件522与支撑杆2抵紧,从而使得限定件522与支撑杆2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限制转动杆51相对支撑杆2转动。拧动锁紧件523,使得锁紧件523抵紧转动杆51产生压力,压力使得限定件522抵紧限定孔521,从而限制限定件522脱离限定孔521。

转动转盘611,转盘611转动带动螺杆61转动,螺杆61转动使得螺杆61相对支撑杆2发生位移,从而改变螺旋桨33与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当螺旋桨33与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内杆622往远离支撑杆2的方向滑动,伸缩杆62的长度变长,当螺旋桨33与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内杆622往靠近支撑杆2的方向滑动,伸缩杆62的长度变短,从而使得伸缩杆62适应螺旋桨33位置的改变。

通过转动组件5实现螺旋桨33以支撑杆2为圆心转动,通过调节组件6改变螺旋桨33与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配合升降组件4对螺旋桨33的调高,从而实现螺旋桨33多方位的位置调节,从而使得螺旋桨33能对器皿13中的大豆油墨的多数部位进行性能检测,采集更多的检测数据,减小误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