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液用堵漏材料处理剂评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5424发布日期:2019-03-02 03:0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井液用堵漏材料处理剂评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用化工助剂材料模拟试验装置领域中的一种钻井液用堵漏材料处理剂评价装置。



背景技术:

井漏是钻井施工中耗时最多并使成本增加很多的井下复杂情况。据估计,由于井漏占用的钻井时间和材料等费用每年需花费十亿美元以上。尽管堵漏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堵漏技术基本上以经验为主进行作业,科学性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系列技术,尤其是缺乏相应的系列配套室内评价技术,而堵漏模拟试验评价仪器是评价堵漏材料、堵漏配方以及开发新型堵漏材料的重要手段。根据资料调研,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钻井液用高温高压堵漏模拟试验装置。1993年的行业标准SY/T5840-93《钻井用桥接堵漏材料室内试验方法》是参照API标准制定的,规定了钻井用桥接堵漏材料所配制的堵漏浆液堵塞不同漏失通道的试验方法,但该标准中的试验装置不能加温,压力范围为0~7MPa,不适合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堵漏模拟评价,同时该标准中试验装置中的堵漏材料容易堵塞塑料套筒与仪器内壁的间歇,导致清洗和取出塑料套筒困难。多年来,国内大专院校及油田研究机构也一直致力于堵漏模拟试验装置的研究,但是这些试验装置普遍存在操作复杂、实验误差大、不能较好模拟井下实际环境和裂缝特征等缺 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合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堵漏模拟评价,且操作简单、实验误差小的钻井液用堵漏材料处理剂评价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钻井液用堵漏材料处理剂评价装置,包括罐体3和位于罐体3中部的缝板4,在罐体3的上下端密闭连接有上盖2和下盖5,在上盖2和下盖5上分别密闭连接上阀杆1、下阀杆6,上阀杆1、下阀杆6均设有与罐体3连同的通孔。上阀杆与外部气源连接,下阀杆收集滤液。

上述方案还包括:

下阀杆6和下盖5通过丝扣连接,下盖5由螺栓与罐体3连接。

上阀杆1和上盖2通过丝扣连接,上盖2由螺栓与罐体3连接。

所述缝板4中部设有裂缝,缝板4周边与罐体密闭连接,裂缝宽度在1-3mm。

罐体3外部设有加热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为缠绕在罐体外部的电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罐体和上下盖采用高强度材料,并通过密闭连接方式,可以满足高压条件下使用;缝板的裂缝设在中部,避免浆液沉积物在周边沉积,易于清理;罐体和上下盖、上下阀杆与上下盖采用可拆卸连接,方便操作使用;罐体外部增设加热器,便于温度调整;总体结构简单、便于现场操作,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一种钻井液用堵漏材料处理剂评价装置示意简图;

图中:1.上阀杆,2.上盖,3.罐体,4.缝板,5.下盖,6.下阀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参照附图1,一种钻井液用堵漏材料处理剂评价装置,包括罐体3和位于罐体3中部的缝板4,在罐体3的上下端密闭连接有上盖2和下盖5,在上盖2和下盖5上分别密闭连接上阀杆1、下阀杆6,上阀杆1、下阀杆6均设有与罐体3连同的通孔。上阀杆1与外部气源连接,下阀杆6收集滤液。

进一步的,下阀杆6和下盖5通过丝扣连接,下盖5由螺栓与罐体3连接。

进一步的,上阀杆1和上盖2通过丝扣连接,上盖2由螺栓与罐体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缝板4中部设有裂缝,缝板4周边与罐体密闭连接,裂缝宽度在1-3mm。

进一步的,罐体3外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缠绕在罐体外部的电加热器。

应用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下阀杆6和下盖5上紧连接,下盖5由螺栓与罐体3连接,在下盖5上面及罐体3内放入10-30目数的砂子,将缝板4位于砂子上面的罐体3内,将配好的堵漏浆倒入罐体3内缝板4上部,再将上阀杆1和上盖2上紧连接,上盖2由螺栓与罐体3连接,上阀杆1连接外界气源,根据现场压力需要情况设定好供气压力,调整好供气后,实验30min,并记录排除的虑失量,完成后打开上盖2,取出缝板4观察封堵情况。

实验过程中,根据温度需要,调节外部加热装置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