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直线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2656发布日期:2018-12-05 18:3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直线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直线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直线度测量是几何量计量领域里一个最基本的项目,测量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素线直线度误差、机床和其他机器的导轨面以及工件直线导向面的直线度误差等,直线度测量是长度计量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业制造领域有多种设备检测器件的直线度,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尺法(用直尺、平尺等以光隙法和指示表法等进行测量)、准直法(利用光学准直望远系统测量直线度误差)、重力法(利用液体自动保持水平或重物自动保持铅直的重力现象测量直线度)和直线法(利用钢丝和激光束等测量直线度)等。

在功能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颅内电极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轴向上可能会出现弯曲变形,而功能神经外科对定位精度要求特别高,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直线度偏差的大小直接影响靶点定位的准确性,对于颅内电极直线度的检测,通过肉眼检测困难且不准确,往往会出现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的轴向中间位置的弯曲变形,由于弯曲变形的形变量小,无法进行检测和记录其位置,导致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的返回的数据不稳定性,目前尚无相关设备来检测颅内电极直线度。因此,亟待研制一种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便于记录位置的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直线度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直线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直线度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固定件、夹持组件、活动套件,所述固定件呈“L”型结构板材,所述夹持组件位于固定件的上端,夹持组件的左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有设有滑动限位器,固定件的右端设有滑槽,夹持组件和固定件通过滑块和所述滑槽连接,夹持组件包括十字开口槽和限位滚轮,所述十字开口槽位于固定件的中上端,十字开口槽的开口槽中设有可调锁件,所述限位滚轮位于十字开口槽的下端,限位滚轮有两个,对称位于夹持组件的中轴位置,限位滚轮的中心位置设有凹槽,限位滚轮的中轴位置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放置槽与夹持组件两侧内壁的弹簧杆相连接,所述活动套件外带微型电机固定于滑轨,微型电机为市售的,所述滑轨位于夹持组件和固定件右端面之间,活动套件设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设有指示灯,固定件的右端设有放置圈,所述放置圈、十字开口槽、限位滚轮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所述凹槽的内壁设有橡胶圈。

进一步地,固定件的上端面设有水平仪,用于校验检测装置的水平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滑轨设有刻度线,便于记录和标记弯曲变形的位置。

进一步地,放置圈为橡胶材料,防止刺激电极在进行固定时破损。

进一步地,检测器的探头为U型结构,加大对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扫描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通过水平仪进行水平效验,调节夹持组件在固定件进行上下移动,选取合适位置,关闭滑动限位器,将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先穿过十字开口槽,通过限位滚轮中凹槽的限位和滚动,把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的末端放置在放置圈中,移动可调锁件对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进行固定,打开活动套件,通过在滑轨进行上下移动,每当检测器的指示灯熄灭时,记录刻度线位置,移动可调锁件,旋转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的位置,再通过可调锁件进行固定,重复以上步骤进行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夹持组件和限位滚轮的作用对其进行固定处理,用过活动套件在滑轨上的上下移动,通过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处理,并通过旋转调节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与检测器之间的位置,可以有效化的实现无死角对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中间位置的弯曲变形进行检测和及记录,加上夹持组件、限位滚轮、放置圈在同一铅垂线上,可以实现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的上下两端的直线度检测。总之,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实现轴向中间位置和上下两端的直线度检测,便于记录位置,检测精度高,操作简单,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限位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检测装置、101-水平仪、2-固定件、201-放置圈、3-夹持组件、301-滑块、3011-滑槽、302-滑动限位器、303-十字开口槽、3031-可调锁件、304-限位滚轮、3041-凹槽、305-连接杆、3051-放置槽、306-弹簧杆、4活动套件、401-滑轨、402-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可调节的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直线度检测装置,检测装置1主要包括固定件2、夹持组件3、活动套件4,固定件2呈“L”型结构板材,固定件2的上端面设有水平仪101,用于校验检测装置的水平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精度,夹持组件3位于固定件2的上端,夹持组件3的左端设有滑块301,滑块301有设有滑动限位器302,用于固定夹持组件3位置,固定件2的右端设有滑槽3011,夹持组件3和固定件2通过滑块301和滑槽3011连接,实现夹持组件3的上下移动,夹持组件3包括十字开口槽303和限位滚轮304,十字开口槽303位于固定件2的中上端,十字开口槽303的开口槽中设有可调锁件3031,可以对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进行固定处理,限位滚轮304位于十字开口槽303的下端,限位滚轮304有两个,对称位于夹持组件3的中轴位置,便于穿插,限位滚轮304的中心位置设有凹槽3041,限位滚轮304的中轴位置设有连接杆305,连接杆305通过放置槽3051与夹持组件3两侧内壁的弹簧杆201相连接,根据不同大小进行宽度的调节,活动套件4外带微型电机固定于滑轨401,微型电机为市售的,滑轨401位于夹持组件3和固定件2右端面之间,滑轨401设有刻度线,便于记录和标记弯曲变形的位置,活动套件4设有检测器402,检测器402设有指示灯,检测器402的探头为U型结构,加大对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扫描的面积,固定件2的右端设有放置圈201,放置圈201为橡胶材料,防止刺激电极在进行固定时破损,放置圈201、十字开口槽303、限位滚轮304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凹槽3041的内壁设有橡胶圈,防止对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通过水平仪101进行水平效验,调节夹持组件3在固定件2进行上下移动,选取合适位置,关闭滑动限位器302,将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先穿过十字开口槽303,通过限位滚轮304中凹槽3041的限位和滚动,把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的末端放置在放置圈202中,移动可调锁件3031对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进行固定,打开活动套件4,通过在滑轨401进行上下移动,每当检测器402的指示灯熄灭时,记录刻度线位置,移动可调锁件3031,旋转颅内埋置的刺激电极的位置,再通过可调锁件3031进行固定,重复以上步骤进行检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