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线测试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4765发布日期:2018-08-28 23:5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线测试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线测试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线作为一种传输电的重要载体,在生产制造中,需对其进行多项测试,以保证其品质。其中,电源线组装连接器后,需对其进行通电测试,检测其有无接线不良或错位现象。对于这项测试,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采用手续繁杂的手工方式,测试时,大都用手持方式将电源线的端子去触碰所设置的带电的导电脚,以测试其导通性。这种测试方法的测试效率低,安全性差,常因操作者疏忽而误触暴露电源而引发触电事故,且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较高,不能保证电源线的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电源线测试辅助装置。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源线测试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主体及铰接于所述主体上的压盖,所述压盖的内底面上设有压孔,所述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压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主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用于挂接电源线端子并与所述压孔对应的极柱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极柱组件包括限制管、设于所述限制管上方并与所述压孔对应的极柱、固定于所述极柱内的锁线螺丝以及极柱弹力弹簧,所述极柱弹力弹簧的一端套接于所述锁线螺丝外、另一端置于所述限制管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极柱的下部设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用于外接测试机的引出线。

测试时,将待测电源线的端子挂接于极柱上,然后压下压盖,配合现有检测电源线通电的测试机即可识别每条电源线有无接线不良或错位现象,从而确定电源线与连接器的组装接触是否牢固或正确,无需手持操作,安全性高。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前端面上还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U型口。外接测试机时,测试机的引出线通过所述U型口与极柱的接线孔连接。压盖向下压合时,极柱在压盖的压力下会向下移动,当压盖向上打开时,在极柱弹力弹簧弹力作用下,极柱会向上复位移动。极柱移动时,测试机的引出线也会随之移动,U型口可保障移动的引出线也能与极柱保持稳定的接触,从而保证电源线测试的稳定。同时,U型口也方便极柱的接线孔接换不同规格的引出线。

进一步地,所述压盖通过支架铰接于所述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控制所述压盖上下移动的连动手柄。操作者通过连动手柄控制压盖向下压合或向上打开,当压盖向下压合时,压盖的压孔与极柱抵接,当压盖向上打开时,压盖的压孔与极柱分离。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设有4个,4个所述安装孔呈间距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测试辅助装置能与现有检测电源线通电的测试机配合使用,一次可同时识别多条电源线有无接线不良或错位现象,从而确定电源线与连接器的组装接触是否牢固或正确,测试效率高,无需操作者手持测试,使用安全性高,且能保证电源线测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源线测试辅助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源线测试辅助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源线测试辅助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底座1、主体2、压盖3、压孔4、安装孔5、极柱组件6、限制管7、极柱8、锁线螺丝9、极柱弹力弹簧10、U型口11、支架12、连动手柄13、内沉六角螺杆14、接线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电源线测试辅助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1、安装于底座上的主体2及铰接于主体上的压盖3,压盖的内底面上设有4个呈间距排列的压孔4,主体上设有4个与压孔对应的安装孔5,安装孔贯穿主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安装孔内设有用于挂接电源线端子并与压孔对应的极柱组件6。

具体的,极柱组件包括限制管7、设于限制管上方并与压孔对应的极柱8、固定于极柱内的锁线螺丝9以及极柱弹力弹簧10,该极柱弹力弹簧10的一端套接于锁线螺丝9外、另一端置于限制管7的内部,极柱的下部设有接线孔15,该接线孔15用于外接测试机的引出线。

测试时,将待测电源线的端子挂接于极柱上,然后压下压盖,由于极柱内设有极柱弹力弹簧和锁线螺丝,所以,在压盖的压力下,极柱可弹性垂直移动。本电源线测试辅助装置能与现有检测电源线通电的测试机配合使用,一次可同时识别4条电源线的通电情况,以检测电源线与连接器组装后,有无接线不良或错位现象,无需手持操作,安全性高。

本实施例中,主体的前端面上还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U型口11。压盖通过支架12铰接于主体上,支架固定安装于主体上。支架上设有控制所述压盖上下移动的连动手柄13。操作者通过连动手柄控制压盖向下压合或向上打开,当压盖向下压合时,压盖的压孔与极柱抵接,当压盖向上打开时,压盖的压孔与极柱分离。

本实施例中,主体通过内沉六角螺杆14固定安装于底座上。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