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酸电泳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7829发布日期:2018-09-18 21:52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电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核酸电泳槽。



背景技术:

1808年科学家发现了电泳现象,它是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与其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核酸电泳技术是分子生物学里重要的基础实验技术之一,对DNA/RNA的分离纯化,PCR产物鉴定回收等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支持意义。

传统的电泳仪供应厂商有美国bio-rad、北京六一和上海天能等知名厂家,其生产配套的电泳槽和琼脂糖凝胶制胶模块配件在各类生物实验室广泛应用,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标配设备。但是,目前的电泳槽与琼脂糖凝胶制胶模块都是分离的。在进行琼脂糖电泳的时候,需要先在模板上倒胶;待琼脂糖冷却凝固后,拆离制胶板和模板;把制胶板放入含电泳液的电泳槽上;上样;设定电泳程序后开始电泳;结束后进行结果分析或者切胶回收核酸。

现有的电泳实验将琼脂糖凝胶制备模块和电泳模块是分开的,在电泳开始前,需要在制胶槽上凝固琼脂糖,然后拆模装进电泳槽。操作带来不便,而且有时候会因为拆模板和移动的时候损坏凝胶需要重新配制(一般静置凝固时候设定20分钟以上),浪费时间和耽误实验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操作方便、节省时间的核酸电泳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核酸电泳槽,包括电泳槽和上样孔梳子,所述电泳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裙边和第二裙边,所述第一裙边和第二裙边上分别设有至少3个限位孔,所述电泳槽的中间设有凝胶底板,所述凝胶底板的前后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上样孔梳子、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裙边和第二裙边上相对的限位孔依次成对,其中,第一对限位孔与所述第一挡板的限位块相配合,末对限位孔与所述第二挡板的限位块相配合,所述上样孔梳子设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由此,凝胶底板和电泳槽合二为一,不需要按照现有的方式,先制作胶块,其次转移凝胶,然后进行电泳,既省时,又节省成本,避免转移凝胶时的损伤。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裙边和第二裙边上分别设有至少5个限位孔。由此,上样孔梳子具有多种位置选择,根据实验需要,以调整凝胶块的长度以及电泳时间,可以节省凝胶原材料,缩短试验周期。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相邻的所述限位孔的距离相等。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设于所述电泳槽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设于所述凝胶底板所在平面上。由此,核酸样品在凝胶块中的移动基本位于水平面上,不会从点样孔中逸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设于所述电泳槽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设于所述凝胶底板所在平面的下方。由此,当样品的密度较低时,样品在电极的作用下可以保证不会从点样孔逸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样孔梳子、正电极和负电极相互之间平行。由此,可以确保样品在凝胶中的移动路线位于直线上,电泳结果更直观、准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将制备琼脂糖凝胶和电泳两个模块设置在同一容器,同时不影响这两个模块原本各自的功能;通过电泳槽两侧对称的限位孔可以根据实验需要制作宽度一致但长度不同的琼脂糖凝胶,增加了琼脂糖电泳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可以避免拆模和转移凝胶时的意外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核酸电泳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核酸电泳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样孔梳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泳槽,2、上样孔梳子,3、第一裙边,4、第二裙边,5、限位孔,6、凝胶底板,7、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限位块,10、正电极,11、负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核酸电泳槽,包括电泳槽1、上样孔梳子2、正电极10和负电极11,电泳槽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裙边3和第二裙边4,第一裙边3和第二裙边4上分别设有至少5个限位孔5,相邻的限位孔5的距离相等,电泳槽1的中间设有凝胶底板6,凝胶底板6的前后分别设有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上样孔梳子2、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9,第一裙边3和第二裙边4上相对的限位孔5依次成对,其中,第一对限位孔(图中未示出)与第一挡板7的限位块9相配合,末对限位孔(图中未示出)与第二挡板8的限位块9相配合,上样孔梳子2设于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之间;

其中,正电极10和负电极11分别设于电泳槽1的前端和后端,正电极10和负电极11设于凝胶底板6所在平面上或其下方;上样孔梳子2、正电极10和负电极11相互之间平行。

本实用新型将制备琼脂糖凝胶的倒胶槽合并在电泳槽上,待琼脂糖冷却凝固后,拆去制胶用的挡板和孔模(梳子),然后加入适量电泳液,设定电泳程序后直接电泳,可减少转移凝胶的步骤,避免意外损坏凝胶,节省时间,操作更加便利,并且,传统的琼脂糖凝胶制胶槽只可以安放一或两排梳子,凝固后的琼脂糖凝胶最多只有两排上样孔;本发实用新型的电泳槽可以安放三排甚至更多的梳子,制作得到的琼脂糖凝胶上样孔的数量明显增多,对于样本数量多的实验,上样的孔位增多,可减少电泳操作次数,节省成本和时间,可显著提高实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核酸电泳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生物学实验室,特别是在分子生物学核酸电泳领域,亦可由此发明扩展到蛋白质电泳,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等。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电泳槽的基础上,在电泳槽左右两侧增加2cm的塑料水平裙边,然后在裙边上按1cm依次等距开孔,限位孔径为4mm;第一个孔的位置与凝胶底板的上沿平齐,最后一个孔的位置与凝胶底板的下沿平齐,目的是安装两块挡板后能与底板闭合不让琼脂外渗,其余孔位可用于胶模(梳子)的安放。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泳槽进行电泳的方法包括装模,倒胶,拆模,电泳四个步骤,具体操作如下:一,往电泳槽中放入制胶的底板,放入上下两块挡板和梳子;二,倒入液态的琼脂糖;三,等待琼脂糖凝胶凝固;四,拆去上下挡板和上样孔梳子;五,上样;六,小心往电泳槽注入电泳液(不直接冲到琼脂面上);七,设定程序运行电泳。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