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9887发布日期:2018-10-19 21:2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



背景技术:

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是一款测量体温的工具,其测量距离是3cm-5cm,体温模式是32℃~42.9℃.

通常情况下,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大多采用非接触式的方式实现,其是一种现代、安全的体温测量设备,不用接触皮肤,不需要放置在你身体的任何部位,只要把它靠近额头,在一定的距离内,温度计本身就能显示温度。

但是,由于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的测量距离为3cm-5cm,所以每次测量都需要控制测量距离,使用过程中因为距离的误差会导致温度的偏差,造成用户对准确体温的判断失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距离的误差会导致温度的偏差,造成用户对准确体温的判断失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测温主体和探头部;所述测温主体包括手柄和连接部;

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所述探头部包括红外探头和红外线保护罩,所述连接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连接部的腔壁设置有显示机构;

所述红外探头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且所述红外探头和所述显示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红外线保护罩将所述红外探头罩住,且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红外探头和所述红外线保护罩之间沿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指向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的方向,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中,所述红外线保护罩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中,所述红外线保护罩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为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中,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红外线保护罩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端的直径;

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红外线保护罩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

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固定孔配合。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中,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红外线保护罩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结构;

所述外螺纹结构与所述内螺纹结构进行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还包括身份识别机构和存储器;

所述身份识别机构和所述存储器均与所述控制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中,所述间隙的距离为3-5cm。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还包括通讯机构;

所述通讯机构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且所述通讯机构与监控终端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还包括播放器;

所述播放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还包括提示机构;

所述提示机构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通过在连接部设置了红外线保护罩,并使红外探头和红外线保护罩之间留有一定距离的间隙,实现了每次测温时,均为等距离测温。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距离对测温的影响,提高测温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部分,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包括测温主体10和探头部20;其中,测温主体10包括手柄101和连接部102;手柄101设置在连接部102的一端,探头部20包括红外探头201和红外线保护罩202,连接部102为中空结构,连接部10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1021,连接部102的腔壁设置有显示机构1022,红外探头201设置在连接部102的另一端,且红外探头201和显示机构1022均与控制器1021信号连接(图中不再示出),红外线保护罩202将红外探头201罩住,且与连接部102的另一端连接;红外探头201和红外线保护罩202之间沿连接部102的一端指向连接部102的另一端的方向,留有间隙。

例如,本实施例中红外探头201和红外线保护罩202之间的间隙的距离优选为3-5cm。其具体可以根据控制器1021中设置的测温算法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在测量体温时,仅需将该红外线保护罩202与用户的额头接触,并使红外探头201开始工作,控制器1021即可根据设置的测温算法计算出待测这的体温,并将测得的体温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化的信号,发送给显示机构1022,以显示用户的体温。

本实施例中由于红外探头201和红外线保护罩202之间的间隙的距离是固定的,这样红外线保护罩202每次接触用户额头时,红外线距离用户额头的距离也是固定的,无需控制测量距离,所以控制器1021在计算用户的体温时,减少了距离对测温的影响,其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便于用户精确掌握体温的变化数值,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

本实施例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通过在连接部102设置了红外线保护罩202,并使红外探头201和红外线保护罩202之间留有一定距离的间隙,实现了每次测温时,均为等距离测温。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距离对测温的影响,提高测温精度。

实施例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身份识别机构30和存储器40,该身份识别机构30和该存储器40均与控制信号连接(图中不再示出)。例如,身份识别机构30优选为设置在连接部102的腔壁,存储器40优选为设置在连接部102的内部。

为例方便用户精确掌握体温的变化数值,在使用本实施例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前,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手指放在身份识别机构30上,由身份识别机构30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发送给控制器1021,控制器1021可以按照默认的设置方式,将用户的指纹信息存储至存储器40中,也可以由用户利用控制器1021进行编辑后,在存储至存储器40,这样,该用户在使用本实施例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测量体温时,会将该用户的测量结果存储至存储器40。例如,可以将采集的指纹信息默认为“001用户”,这样,每次采集到该用户的指纹时,均将对应的测量结果发送至“001用户”对应的目录下。为了方便后续忘记自己编号的用户,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控制器1021进行自定义设定,例如,可以设置为自己的名字、自己名字的英文缩写等。

另外,为了节省成本,存储器40的空间一般不会太大,因此,每个用户可以分配固定的空间,当存储的历史结果达到预设时长后,控制器1021可以自动删除存储的历史结果;或者,当存储的历史结果达到其所拥有空间的一定比例后,可以提示用户删除存储的历史结果,或者,控制器1021自动删除存储的历史结果,或者,在测量到新的结果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覆盖存储的历史结果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通常情况下,为了使用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或者携带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在制作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时,其体积相对较小,这样,显示器的屏幕也相对较小,且利用控制器1021查找存储的历史结果时,比较不方便,因此,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还可以包括通讯机构50,该通讯机构50与控制器1021信号连接,且通讯机构50与监控终端通讯连接。例如,该通讯机构50优选为设置在连接部102的腔壁上。

例如,在使用本实施例的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测得用户的体温时,控制器1021可以将测得的体温通过通讯机构50发送给监控终端,由用户在监控终端中查看测量的结果,并由监控终端将测量的结果进行存储,以便在监控终端中操作存储的历史结果。

另外,对于一些情况而言,需要记录每个用户的体温,由于设置了通讯机构50和身份识别机构30,控制器1021能够将测量结果发送给监控终端,控制终端可以根据获得的指纹信息和测量结果,自动建立一个统计列表,减少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记录效率。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还包括播放器60,该播放器60与控制器1021信号连接,例如,该播放器60设置优选为在连接部102的腔壁上。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用户可能处于发烧状态,用户的状态不佳,如不愿意动,因此,其在使用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测量体温后,若通过显示机构1022查看测量结果,会对用户的心理、情绪等造成影响,因此,本实施例中,控制在得到测量结果后,可以将其转化为声音数据,并通过播放器60将测量结果发出。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在测量体温时,用户需要及时获知是否测量成功,因此,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还包括提示机构70,且该提示机构70与控制器1021信号连接。例如,本实施例中,该提示机构70优选为设置在连接部102的腔壁上。当控制器1021测得用户的体温后,可以发出提示信号,以提示用户测温成功。如,可以发出蜂鸣声,或者,发出闪光信号,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实施例3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红外线保护罩202与连接部102的另一端为一体化结构,也可以为可拆卸结构,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由于红外线额温测温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掉落,可能造成测温主体10和/或红外线保护罩202损坏,若仅为红外线保护罩202损坏的情况下,为了节约成本,本实施例可以优选为以红外线保护罩202与连接部102的另一端为可拆卸结构。

例如,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卡扣的方式将红外线保护罩202罩住安装在连接部102的另一端,由于红外探头201安装在连接部102的另一端,且需要被红外线保护罩202罩住,因此,连接部102的另一端的直径小于红外线保护罩202与连接部102连接的一端的直径。连接部102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卡扣,红外线保护罩202与连接部10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弹性卡扣与固定孔配合。具体地,可以将红外线保护罩202套在连接部102连接的一端,并按住弹性卡扣,推动红外线保护罩202套,或者,推动连接部102,使弹性卡扣到达固定孔的位置,弹性卡扣弹出,从而将红外线保护罩202套固定在连接部102连接的一端。在拆卸时,按住弹性卡扣,并按照相反的方向推动红外线保护罩202套,或者,推动连接部102,即可将红外线保护罩202套从连接部102连接的一端拆卸下来。

再例如,可以采用螺栓组件安装的方式将红外线保护罩202罩住安装在连接部102的另一端。可以在连接部102的另一端设置外螺纹结构,在红外线保护罩202与连接部102连接的一端设置内螺纹结构,并将外螺纹结构与内螺纹结构进行螺纹配合。具体地,可以通过旋转连接部102或红外线保护罩202,实现红外线保护罩202的固定或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手并部和接触部之间也可以设置为一体化结构或者可拆卸结构。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