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液系沸点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9789发布日期:2018-10-16 20:26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液系沸点测定仪。



背景技术:

双液系气相平衡相图的绘制实验是物理化学的基础实验,实验中,通过沸点仪测量有最低恒沸点的两种完全互溶液体在不同混合比例下的沸点和气液相折光率数据,绘制常压下双液系沸点-成分图。现有的沸点仪为一个三口烧瓶,三口烧瓶的三个口分别用作进液、放置冷凝管和放置温度计、加热棒。但现有的沸点仪主要有以下不足:采用加热棒加热,加热速度不易控制,尤其是体系中缺乏搅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溶液内部温度分布不均,温度计的示数就很不准确,造成判断沸点困难,并导致实验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液系沸点测定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溶液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液系沸点测定仪,包括烧瓶,所述烧瓶的顶部设有四个磨口,四个所述磨口分别为第一磨口、第二磨口、第三磨口和第四磨口,所述烧瓶的底内壁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侧壁连接有多个叶片,所述轴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设有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套筒内设有竖直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侧壁设有对应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连接管的内壁连接有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一侧和连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片的另一侧穿过第三通孔伸入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弹性片的另一侧穿过第四通孔伸入到第二通孔内,所述连接管内设有用于挤压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和连接管卡接,所述驱动杆和连接管的一侧通过第四磨口并伸出到烧瓶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方案中的测定仪在使用时,第一磨口用于放置冷凝管,第二磨口用于插入温度计,第三磨口用于放入加热棒,第四磨口用作加液口。因为驱动杆和连接管卡接,连接管的外壁挤压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发生变形,第一弹性片的一侧通过第三通孔伸入到第一通孔内,第二弹性片的一侧通过第四通孔伸入到第二通孔内,这样便能实现连接管和套筒的连接,因为驱动杆和连接管的一侧通过第四磨口并伸出到烧瓶外,此时握住连接管,将驱动杆取出到烧瓶外,驱动杆取出后,在没有驱动杆的挤压力作用下,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回复,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一侧回缩到连接管内,此时便能够取出连接管,通过第四磨口向烧瓶加入溶液,完成加液后便能开始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使连接管的一侧通过第四磨口插入到套筒内,在将驱动杆插入到连接管内,并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位于同一水平面,即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对应,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对应,驱动杆重新挤压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实现连接管和套筒的连接,因为套筒连接有轴承,轴承和烧瓶的底内壁转动连接,且连接管和套筒卡接,通过转动连接管,连接管带动套筒转动,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一侧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带动轴承转动,轴承上的多个叶片便能对溶液进行搅拌,使溶液的内壁温度分布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方案中通过将驱动杆插入到连接管内,驱动杆挤压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第一弹性片的一侧通过第三通孔进入到第一通孔内,第二弹性片的一侧通过第四通孔进入到第二通孔内,实现连接管和套筒的连接,通过转动驱动杆,驱动杆带动套筒转动,第一弹性片的一侧和第二弹性片的一侧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带动轴承转动,轴承上的多个叶片便能对溶液进行搅拌,使溶液的内部温度分布均匀。2、本方案中通过取出驱动杆,在没有驱动杆的挤压下,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一侧回缩到连接管内,此时便能够取出连接管,这样第四磨口没有驱动杆和连接管的阻挡,当通过第四磨口加入溶液时,便于加液,同时也可防止加入的溶液粘附在连接管的外壁,实际进入到烧瓶内的溶液减少,导致实验不精确,另一方面,当加热棒对溶液进行加热时,也可防止驱动杆和连接管吸热,导致溶液的沸腾时间加长,同时现有技术实现搅拌,主要是通过伸入一个搅拌棒进行搅拌,但是这种搅拌方式,为了防止碰撞到温度计和加热丝,搅拌棒的搅动范围就小,一旦当搅拌棒和温度计碰撞后,相互之间的摩擦会引起温度计的温度上升,导致实验的不精确,而本方案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进一步,所述第四磨口位于烧瓶的轴线上。当第四磨口位于烧瓶的轴线上时,通过第四磨口放入连接管和驱动杆时可垂直伸入,便于放入,取出时也可避免连接管和驱动杆碰撞到烧瓶的内壁,造成烧瓶的损坏。

进一步,所述套筒的内壁固定设有棱形凸台,所述棱形凸台位于第三通孔的下方,所述连接管一侧设有棱形缺口,所述棱形缺口和棱形凸台配合使用。当连接管插入到套筒内时,只有当棱形凸台和棱形缺口正对时,连接管才能插入,这样便能使连接管插入后,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对应,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对应,或者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对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对应。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有用于防滑的纹路。因为连接管和驱动管卡接,驱动管卡在连接管,拔出连接管时,纹路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烧瓶套接有保温套。为了防止烧瓶的热量不易扩散到外界,因此设置保温套,以使烧瓶内的溶液容易沸腾。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双液系沸点测定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保温套1、烧瓶2、第二磨口3、第一磨口4、连接管5、驱动杆6、第四磨口7、第三磨口8、套筒9、轴承10、叶片11、第一弹性片12、第三通孔13、第一通孔14、第二弹性片15、第二通孔16、第四通孔17、棱形凸台18、勺子19、冷凝管20、三通管2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双液系沸点测定仪,包括烧瓶2,烧瓶2套接有保温套1,烧瓶2的顶部设有四个磨口,四个磨口分别为第一磨口4、第二磨口3、第三磨口8和第四磨口7,第四磨口7位于烧瓶2的轴线上,烧瓶2的底内壁转动连接有轴承10,轴承10的侧壁连接有多个叶片11,轴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套筒9,套筒9的侧壁设有对应的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6,套筒9内设有竖直的连接管5,连接管5的侧壁设有对应的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7,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6、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7位于同一水平面,连接管5的内壁连接有第一弹性片12和第二弹性片15,第一弹性片12和第二弹性片15的一侧和连接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性片12的另一侧穿过第三通孔13伸入到第一通孔14内,第二弹性片15的另一侧穿过第四通孔17伸入到第二通孔16内,连接管5内设有用于挤压第一弹性片12和第二弹性片15的驱动杆6,驱动杆6和连接管5卡接,驱动杆6和连接管5的一侧通过第四磨口7并伸出到烧瓶2外,套筒9的内壁固定设有棱形凸台18,棱形凸台18位于第三通孔13的下方,连接管5一侧设有棱形缺口,棱形缺口和棱形凸台18配合使用,连接管5的外壁设有用于防滑的纹路。

本方案中的测定仪在使用时,第一磨口4用于放置冷凝管20,使用时将三通管21和冷凝管20连接,将三通管21的一个管口插入到第一磨口4内,三通管21的另外一个管口放置冷凝管20,还有一个管口插入勺子19,此时勺子19的凹面开口朝向烧瓶2,第二磨口3用于插入温度计,第三磨口8用于放入加热棒,第四磨口7用作加液口。通过第四磨口7向烧瓶2内加入溶液前,因为驱动杆6和连接管5卡接,连接管5的外壁挤压第一弹性片12和第二弹性片15,第一弹性片12和第二弹性片15发生变形,第一弹性片12的一侧通过第三通孔13伸入到第一通孔14内,第二弹性片15的一侧通过第四通孔17伸入到第二通孔16内,这样便能实现连接管5和套筒9的连接,因为驱动杆6和连接管5的一侧通过第四磨口7并伸出到烧瓶2外,此时握住连接管5,将驱动杆6取出到烧瓶2外,驱动杆6取出后,在没有驱动杆6的挤压力作用下,第一弹性片12和第二弹性片15回复,第一弹性片12和第二弹性片15的一侧回缩到连接管5内,此时便能够取出连接管5,通过第四磨口7向烧瓶2加入溶液,完成加液后便能开始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使连接管5的一侧通过第四磨口7插入到套筒9内,在将驱动杆6插入到连接管5内,并使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6、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7位于同一水平面,即第一通孔14和第三通孔13对应,第二通孔16和第四通孔17对应,驱动杆6重新挤压第一弹性片12和第二弹性片15,实现连接管5和套筒9的连接,因为套筒9连接有轴承10,轴承10和烧瓶2的底内壁转动连接,且连接管5和套筒9卡接,通过转动连接管5,连接管5带动套筒9转动,第一弹性片12和第二弹性片15的一侧带动套筒9转动,套筒9带动轴承10转动,轴承10上的多个叶片11便能对溶液进行搅拌,使溶液的内壁温度分布均匀,当溶液的内部温度保持恒定后,旋转勺子19,使勺子19的开口方向朝上,冷凝管20内冷凝后的气相流入到勺子19内,将勺子19伸出到三通管21外,便可以取得气相组分,将连接管5取出,使用滴定管通过的第四磨口7伸入到烧杯内,取出液相组分,这样便可以测定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