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疾病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008发布日期:2018-11-09 20:5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疾病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疾病检测装置,属于疾病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的相关病原学检查,以确诊患者是否患有或感染了这几种病,针对这四种病的检查俗称为“术前四项检查”。这四种病毒性疾病的感染途径多种多样,如艾滋病除通过性传播外,还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据北京市献血办的一位专家介绍,在这三种传播途径中,血液传播是感染HIV最直接的途径,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尤其是“窗口期”的血液(即献血者已被病毒感染,但还未出现抗体的阶段所献血液,不能被现有的检测手段查出),又或是使用了被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包括注射器、针灸针、口腔科器械、妇产科的接生用具以及外科手术用的刀子、剪子、钳子等。另外,在作胃镜、肠镜、膀胱镜等介入检查和治疗时,都有感染艾滋病病毒及其他病毒的可能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术前四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按照现行医疗管理制度,感染这几种病毒的患者,对其诊疗的安排以及所用器械、物品和代谢物的处理都有别于普通患者,携带这几类病原体的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都要经过特殊的消毒程序,如使用单独的消毒包,除了一般的消毒流程外还要多次消毒,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检验。四项检查不仅是临床治疗的需要,也是为了避免医源性感染,保护更多住院病人的安全。

现在对于这四种疾病的检测多采用单独检测的方法,不仅使用大量的检测试纸(试纸由于具有高灵敏性,所有价格比较高),同时需要采取患者大量的血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少量血样即可检测的疾病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疾病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显示检测结果的检测板、用于固定所述检测板的固定台和用于用于采取血样的采血针;所述检测板上设置有试纸,所述试纸上设置有乳胶区、检测区和采集区,在所述检测区上设置有抗原或抗体,在所述乳胶区上设置有乳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相比于每项疾病单独检测,本实用新型可同时检测两种疾病,如同时检测性病,如艾滋病、梅毒或同时检测肝病,如乙肝、丙肝,既减少试纸的使用量,减少患者对检测费用的支出,也减少了采取患者的血样量。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台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孔,所述检测板穿过孔并抵接凹槽底部。该设计方便放置血样。

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板为2个,分别插接于所述固定块上。该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同时检测性病和肝病,需要的血样量更少。

更进一步的,所述乳胶区与检测区相连,并且,所述乳胶区位于试纸接近凹槽的一端。该设计可减少检测时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试纸的一端设置有质控线。该设计通过质控线和检测区出线情况的对比,方便读取检测结果。

进一步的,该疾病检测装置还包括滴管。该设计方便移动血样。

进一步的,该疾病检测装置还包括缓冲液。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相比于每项疾病单独检测,本实用新型可同时检测两种疾病,如同时检测性病,如艾滋病、梅毒或/和同时检测肝病,如乙肝、丙肝,既减少试纸的使用量,减少患者对检测费用的支出,也减少了采取患者的血样量,同时使得检测更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方便运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试纸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检测板;2、固定台;3、缓冲液;4、试纸;5、乳胶区;6、检测区;7、凹槽;8、固定块;9、孔;10、质控线;11、滴管;12、采集区;13、手持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检测板1上设置有试纸4,主要用以显示检测结果;固定台2主要用以固定检测板1;采血针用以扎破被采集者的皮肤,并采取血样。

图2是本实用新型试纸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试纸4上设置有乳胶区5、检测区6和采集区12。试纸4检测区6的表面硝酸纤维素膜,艾滋病/梅毒或乙肝/丙肝的抗原或抗体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又称NC膜)上。试纸4乳胶区5的表面为聚酯膜,乳胶标记的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的抗原或抗体喷涂在聚酯膜上。试纸4采集区12接触血样。在试纸4检测区6内设置有质控线10,通过质控线10和检测区6出线情况的对比,方便读取检测结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疾病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板1、固定台2和采血针;检测板1上设置有试纸4,试纸4上根据接触血样的顺序依次设置有采集区12、乳胶区5和检测区6,优选的为乳胶区5与检测区6相连,更优选的试纸4上还设置有手持区13,方便使用者拿取试纸4;在检测区6上设置有抗原或抗体,在乳胶区5上设置有乳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检测性病时,所用的抗原或抗体为艾滋病/梅毒的抗原或抗体;检测肝病时,所用的抗原或抗体为乙肝/丙肝的抗原或抗体。优选的,检测板1上设置有卡住试纸4的卡槽。试纸4可以直接固定在检测板1上,也可以是使用者手动将试纸4装配到检测板1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将检测板1放置在固定台2上,用采血针刺破手指,挤出血液作为血样,滴入试纸4的采集区12,等待5~15分钟,查看检测结果。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以及免疫层析技术,如果用以检测性病,艾滋病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检测区6会显示一条红色线,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检测区6显示为一条蓝色线;如果用以检测肝病,乙肝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检测区6会显示一条红色线,丙肝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检测区6会显示一条蓝色线。当检测区6无颜色显示时,则表示2种性病和2种肝病检测为阴性。

在该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放置血样的凹槽7,在凹槽7内设置有固定块8,固定块8上设置有孔9,检测板1穿过孔9并接触凹槽7的底部,固定块8与凹槽7底部为半封闭式接触,意味着设置在检测板1上的试纸4的采集区12接触血样,此时可检测性病(艾滋病和梅毒)或两种肝病(乙肝和丙肝)。还可以是凹槽7内设有有两个固定块8,每个固定块8上均设置有孔9,两个检测板1分别与两个固定块8配合,检测板1穿过孔9并接触凹槽7的底部,此时可同时检测两种性病(艾滋病和梅毒)和两种肝病(乙肝和丙肝);并且在一个检测板1的试纸4设置有艾滋病/梅毒的抗原或抗体,另一个检测板1的试纸4上设置有乙肝/丙肝的抗原或抗体。优选的,在试纸4检测区6内还设置有质控线10,在未滴加血样时,该质控线10是无色不可见的,当在滴加血样后才会出现。质控线10的颜色由乳胶决定,在本实施例中质控线10为紫色。优选的,在不同检测板1的试纸4上做有标记,以区分哪张试纸4是检测性病,哪张试纸4是检测肝病,例如一试纸4标记有a,用于检测2种性病,另一试纸4标记有b,用于检测2种肝病。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以移动血样的滴管11,滴管11为软塑料材质。现有技术中可以移取液体的滴管11即满足本实用新型要求,在本文中不在展开说明。

该技术方案的使用方法:将检测板1插入固定块8上的孔9中,并使得检测板1的一端接触凹槽7的底部;用采血针刺破手指,挤出血液,用滴管11移动血液滴入凹槽7中作为血样,等待5~15分钟,查看检测结果。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以及免疫层析技术,在性病检测试纸4上,艾滋病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检测区6会显示一条红色线,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检测区6显示为一条蓝色线;在肝病检测试纸4上,乙肝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检测区6会显示一条红色线,丙肝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检测区6会显示一条蓝色线。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缓冲液3,缓冲液3采用独立袋装或瓶装。缓冲液3主要用以阻止血液过快凝固,并稀释血液浓度。血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凝固,当我们将血样滴入试纸4采集区12时,由于毛细效应,血液会向试纸4的检测区6扩散,但这需要一点时间,如果血液凝固过快,可能造成血液未扩散到检测区6,就已经凝固,导致检测失败。另一方面,血浆中微凝血块过多,会减慢扩散的速度,检测结果产生的时间就会延长。如果被采集者的血液粘稠度低也可不使用缓冲液3,此时的检测结果的精准度会稍差。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性病和肝病的缓冲液3即满足本实用新型的要求。

该技术方案的使用方法:将检测板1放置在固定台2上,用采血针刺破手指,挤出血液作为血样,在血样中加入缓冲液3,等待5~15分钟,查看检测结果。

本实用新型在灭菌后放置在柔性袋中,抽真空。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