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分泌科临床抽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3444发布日期:2018-11-02 20:3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分泌科临床抽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内分泌科临床抽检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学中,对于人体健康的检测,需要很多参数,通过参数检测,判定人体健康状况。其中对于人体排泄物检测是一种简单常规的参数采集方式,如尿检。尿检也叫尿液分析(uninalyoio),定义为目测、理学、化学、显微镜及仪器,对尿液进行分析,以达到对泌尿、循环、肝、胆、内分泌等疾病进行预防、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等目的。尿常规检查是健康体检中的必查项目,它是尿液分析一般过筛项目,包括颜色、混浊度、干化学试带十一项及沉渣显微镜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尿液分析仪是测定尿中某些化学成分的自动化仪器,它是医学实验室尿液自动化检查的重要工具。但是,现在的很多检测设备,都是大型化设备,只能由病人去医院集中检查,由于目前医疗条件匮乏,看病就医更是难上加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能够满足家庭等个体的需求的内分泌科临床抽检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分泌科临床抽检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外壳一与外壳二,外壳一的前端与外壳二的前端铰接,在外壳一的底平面或外壳二的上平面一体成型有支撑板,所述外壳一通过支撑板倾斜设置在外壳二上方,所述外壳一包括壳体与上盖,在上盖上设置有显示屏及操作面板,在壳体与上盖之间的上腔室内设置有电路板一、打印机,在上盖上对应位置设置有打印机盖,在打印机盖上设置有出纸口,所述显示屏、操作面板、打印机均与电路板一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二包括上壳与下壳,在上壳与下壳之间的下腔室内设置有电路板二,在下壳的前侧面上还设置有与下腔室连通的检测口,在下壳内设置有两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导轨,在两导轨之间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由电机驱动转动,试纸托架的一端穿过检测口与导轨连接,试纸托架的底平面设置有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的齿部,电机正反转带动试纸托架沿导轨往复移动,在试纸托架上设置有试纸安装槽,在下腔室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试纸条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电机与电路板二电性连接,且电路板一与电路板二电性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内分泌科临床抽检装置中,所述试纸托架的后端设置有用于限定试纸放置位置的挡条。

在上述的一种内分泌科临床抽检装置中,所述试纸托架的后端设置有磁铁,在下壳内相对于试纸托架向内移动的极限位置处设置有霍尔元件,霍尔元件与电路板二连接,霍尔元件感应到磁铁后,由电路板二控制电机停止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内分泌科临床抽检装置中,所述下壳内相对于试纸托架向内移动的极限位置处设置有行程开关,试纸托架触碰到行程开关后,由电路板二控制电机停止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内分泌科临床抽检装置中,所述下壳与上壳形成的下腔室内还设置有可充电电源装置,所述可充电电源装置包括电池槽,在电池槽内设置有电池,电池槽的内部顶部设置有连接电池与电池槽的连接端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由两个电路板组成,两块电路板电性连接,并分别控制对应的元器件,方便维修,且两块散热板提高了散热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能够满足家庭等个体的需求,为家庭个人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有效的缓解了医疗资源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轨、主动齿轮及电机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试纸托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充电电源装置的示意简图。

图中:1、外壳一;2、外壳二;3、支撑板;4、显示屏;5、操作面板;6、打印机盖;7、出纸口;8、检测口;9、导轨;10、主动齿轮;11、电机;12、试纸托架;13、试纸安装槽;14、挡条;15、电池槽;16、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一种内分泌科临床抽检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外壳一1与外壳二2,外壳一1的前端与外壳二2的前端铰接,在外壳一1的底平面或外壳二2的上平面一体成型有支撑板3,所述外壳一1通过支撑板3倾斜设置在外壳二2上方,所述外壳一1包括壳体与上盖,在上盖上设置有显示屏4及操作面板5,在壳体与上盖之间的上腔室内设置有电路板一、打印机,所述的打印机采用热敏打印机。在上盖上对应位置设置有打印机盖6,在打印机盖6上设置有出纸口7,所述显示屏4、操作面板5、打印机均与电路板一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一1倾斜设置在外壳二2的上方,方便在操作面板5上进行设置,同时也方便观测显示屏4上的数据。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位于显示屏4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壳二2包括上壳与下壳,在上壳与下壳之间的下腔室内设置有电路板二,在下壳的前侧面上还设置有与下腔室连通的检测口8,在下壳内设置有两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导轨9,在两导轨9之间设置有主动齿轮10,所述主动齿轮10由电机11驱动转动,试纸托架12的一端穿过检测口8与导轨9连接,试纸托架12的底平面设置有与主动齿轮10啮合传动的齿部,电机11正反转带动试纸托架12沿导轨往复移动,在试纸托架12上设置有试纸安装槽13,在下腔室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试纸条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电机与电路板二电性连接,且电路板一与电路板二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控制电路分别设置在两个独立的电路板上分别进行控制,方便检修并能提高散热效果,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试纸托架12的后端设置有用于限定试纸放置位置的挡条14。通过挡条14可以使检测试纸条放置到位,方便后序的检测。

为了控制试纸托架12移动到位,所述试纸托架12的后端设置有磁铁,在下壳内相对于试纸托架12向内移动的极限位置处设置有霍尔元件,霍尔元件与电路板二连接,霍尔元件感应到磁铁后,由电路板二控制电机11停止转动。

除了霍尔元件、磁铁的结构,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下壳内相对于试纸托架12向内移动的极限位置处设置有行程开关,试纸托架12触碰到行程开关后,由电路板二控制电机11停止转动。

当检测完成后,可以通过操作面板上的操作指令控制电机11反向转动,带动试纸托架12及位于试纸托架12上的检测试纸条向外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为可充电电源装置。所述下壳与上壳形成的下腔室内还设置有可充电电源装置,所述可充电电源装置包括电池槽15,在电池槽15内设置有电池16,电池槽15的内部顶部设置有连接电池16与电池槽15的连接端子。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不同波长的LED冷光源及硅光电池。检测试纸条上设置有数个含各种试剂的试剂垫,试剂垫各自与尿液中相应成分进行独立反应,而显示不同颜色。不同的颜色与尿液中某种成分成特定的关系。

将吸附有尿液的检测试纸条放在试纸托架12上,检测试纸条上已产生化学反应的各种试剂垫被LED冷光源照射,其反射光被硅光电池接收,硅光电池被反射的双波长光(测定光和参考光)照射,各波长的选择由检测项目决定。仪器按下列公式自动计算出反射率,然后与列表比较,自动输出各种成分的相应结果。反射率公式为:R(%)=Tm.Cs/TsCm×100%。其中,式中的R(%)为反射率;Tm为试剂垫对测定波长的反射强度;Ts为试剂垫对参考波长的反射强度;Cm为较准垫对测定波长的反射强度;Cs为校准垫对参考波长的反射强度。测试项目包括:葡萄糖(GLU)、胆红素(BIL)、比重(SG)、酮体(KET)、潜血(BLD)、蛋白质(PRO)、尿胆原(URO)、亚硝酸盐(NIT)、白细胞(LEU)、抗坏血酸(VC)、PH值等。

为了方便数据的输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二2上设置有RS232接口,还设置有电源接口,RS232接口、电源接口均与电路板二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外壳二2的左侧面上或右侧面上设置有插接槽,在插接槽上插设有配件盒,配件盒内设置有试管安装位及试纸存放位。试管设置在试管安装位内,试纸存放在试纸存放位内。在检测前,将盒子从外壳二2上分离,然后打开盒子,取出试管收集尿液,然后将试纸浸入到尿液中。由于配件盒与外壳二2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携带与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将浸有尿液的检测试纸条放在试纸托架12上,且检测试纸条的顶部抵接在挡条14上。然后将试纸托架12的一端从检测口8连接在导轨9上。通过控制操作面板5上输入命令,控制电机11转动,带动试纸托架12移动至下腔室内,并通过感应机构(霍尔元件、磁铁或行程开关等)控制试纸托架12移动到位。然后通过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后通过电路板一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屏4上,最后由电路板一控制打印机动作,将结果打印出来。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