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小型环境气象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3849发布日期:2019-01-13 16:10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小型环境气象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成本、多参数环境探测,测量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PM2.5、PM10、VOC、CO2、噪声及一款气体,合计十二种气象要素。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城市3.0”的提出与国家的大力支持,市场对智慧气象提出了新的需求,与以往的临时性观测不同的是,本次需要解决在气象领域城市感知存在的触角不多、不精准、不深入以及传输效率低的问题。在“智慧城市3.0”大的规划下,数据的融合、共享,以此形成新的产业链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届此可以发挥本公司在民用气象领域的专长,结合以往研发项目与产品设计的经验,构建一款适用于市场要求的一体化小型环境气象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室外的多种气象要素长期观测的需求而建立,并根据市场需求对传感器进行选型与集成,完成主控板模块与气体检测板模块的设计。主控板模块的设计具体包括锂电池的充电和保护电路、RTC时钟电路、FLASH存储电路、RS232通讯接口电路、与气体检测板模块的接口电路的设计。气体检测板模块的设计具体包括稳压电源单元、气体采集单元、多种传感器集成采集电路的设计。最终实现对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PM2.5、PM10、VOC、CO2、噪声以及一款低功耗气体传感器在内,合计十二款气象要素的采集与存储功能,最后完成一款集美观、小型化、低成本于一体的新型气象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瀑布式开发方式,内部主要由主控板模块与气体检测板模块组成,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有一体化小型环境气象站的结构设计,一体化小型环境气象站的气体检测板设计,耐高低温供电系统设计,风向风速传感器的定制化电路及结构设计,以及后期产品的标定和维护服务。其中以数据采集系统开发为主要核心,设计一款基于Cortex-M3内核的小型环境气象站采集系统。

其中主控板模块主要包括处理器部分及锂电池电源管理部分。处理器部分通过MCU分别控制多路模数转换模块、高速IO通道、定时计数器模块来进行单端电压信号、数字信号、频率信号进行数据采集。为了确保数据的存储以及存储数据的有效性,外置RTC时钟电路,加入时钟芯片,用于准确的记录时间数据,保证系统时钟正常运行;外置基于SPI协议的Flash存储电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存储。处理器部分为保证数据的可读性,还配有TTL转RS232通讯接口电路,用于与气体检测板模块相互连接,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和准确的数据采集,可配接多种外围设备对数据进行稳定传输、数据分析、数据显示等功能。锂电池电源管理部分具有锂电池充放电管理功能,并配备电池保温设施,可隔绝高低温对电池的影响,提升锂电池放电效率,延长设备续航时间。

气体检测模块主要为传感器集成端,具体包括稳压电源单元、气体采集单元以及检测传输单元。传感器集成端完成CO2、VOC、PM2.5、PM10、气压以及一款气体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和转换工作,其中气体采集单元还包括了放大电路,用于电化学传感器的小信号放大和小信号采集,将传感器信号初步接收,处理,换算为单端电压、数字、频率等处理器端可直接采集信号。多种传感器集成的采集电路,用于多要素气体检测,并通过不同的接口将各种气体要素和环境要素传给主控单元。集成端还内置电源管理芯片,用于电源电压之间的相互转换,完成设备的独立供电,隔绝干扰,保证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