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3947发布日期:2018-12-18 20:55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检测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模型。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肥料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随着肥料的使用,出现了没有呗农作物吸收掉的肥料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会导致土壤板结,从而降低土壤内部的氧气浓度,导致农作物根部无法进行足够的呼吸,随之会出现烂根。坏根,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的问题。

因此,研究一款简易的对土壤板结度进行检测的模型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模型,采用底座上部一侧设置有培育槽的结构,解决了还需要额外去准备培育器皿的问题;采用底座上部培育槽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柱的结构,解决了动力装置的支撑问题;采用支撑柱中部设置有矩形卡板的结构,解决了滑移装置的支撑问题;采用支撑柱顶部设置有动力装置的结构,解决了预测模型长时间观测的动力来源问题;采用矩形卡板上部设置有滑移装置的结构,解决了探测装置选点的问题;采用滑移装置前部设置有探测装置的结构,解决了如何对实验土壤进行探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底座上部一侧设置有培育槽;培育槽内部均匀铺满实验土壤;培育槽与底座之间采用螺钉连接;底座上部培育槽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与底座之间采用螺钉连接;支撑柱中部设置有矩形卡板;矩形卡板与支撑柱之间采用卡接;支撑柱顶部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支撑柱之间采用螺钉连接;矩形卡板上部设置有滑移装置;滑移装置与矩形卡板之间采用转轴连接;滑移装置前部设置有探测装置;探测装置与滑移装置之间采用卡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传动轴固定座和第二锥齿轮;固定座与支撑柱之间采用螺钉连接;电机与固定座之间采用螺钉连接;电机输出轴竖直向下与第一传动轴卡接;第一传动轴另一端与第一锥齿轮卡接;第二锥齿轮一端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卡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滑移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半齿轮和滑动齿条;第一齿轮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与矩形卡板转轴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啮合连接;第二齿轮上部同轴卡接有半齿轮;半齿轮与滑动齿条啮合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探测装置包括固定板、转动盘、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T形滑块、第一滑槽、U形滑块、第二滑槽、压缩弹簧和探测头;固定板与滑动齿条之间采用螺钉连接;转动盘一端与固定板之间采用转轴连接;转动盘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卡接;第一连杆两端分别与U形滑块和转动盘转轴连接;U形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二连杆两端分别与转动盘和第三连杆转轴连接;第四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五连杆和第三连杆转轴连接;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分别与固定板转轴连接;T形滑块一端与第五连杆转轴连接;T形滑块另一端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T形滑块和探测头卡接;探测头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电机输出轴竖直向下与第一传动轴卡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电机的动力输出方向;2、第二锥齿轮一端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动力的换向传动;3、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与矩形卡板转轴连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不会对矩形卡板造成影响;4、固定板与滑动齿条之间采用螺钉连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固定板与滑动齿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5、转动盘一端与固定板之间采用转轴连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转动盘的运动不会对固定板造成干涉;6、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T形滑块和探测头卡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T形滑块与探测头之间的弹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模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3为一种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动力装置;3、滑移装置;4、探测装置;101、培育槽;102、实验土壤;103、支撑柱;104、矩形卡板;201、电机;202、第一传动轴;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传动轴;205、固定座;206、第二锥齿轮;301、第一齿轮;302、第二齿轮;303、半齿轮;304、滑动齿条;401、固定板;402、转动盘;403、第一连杆;404、第二连杆;405、第三连杆;406、第四连杆;407、第五连杆;408、T形滑块;409、第一滑槽;410、U形滑块;411、第二滑槽;412、压缩弹簧;413、探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3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上部一侧设置有培育槽101;培育槽101内部均匀铺满实验土壤102;培育槽101与底座1之间采用螺钉连接;底座1上部培育槽101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柱103;支撑柱103与底座1之间采用螺钉连接;支撑柱103中部设置有矩形卡板104;矩形卡板104与支撑柱103之间采用卡接;支撑柱103顶部设置有动力装置2;动力装置2与支撑柱103之间采用螺钉连接;矩形卡板104上部设置有滑移装置3;滑移装置3与矩形卡板104之间采用转轴连接;滑移装置3前部设置有探测装置4;探测装置4与滑移装置3之间采用卡接;动力装置2包括电机201、第一传动轴202、第一锥齿轮203、第二传动轴204、固定座205和第二锥齿轮206;固定座205与支撑柱103之间采用螺钉连接;电机201与固定座205之间采用螺钉连接;电机201输出轴竖直向下与第一传动轴202卡接;第一传动轴202另一端与第一锥齿轮203卡接;第二锥齿轮206一端与第一锥齿轮203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206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204卡接;滑移装置3包括第一齿轮301、第二齿轮302、半齿轮303和滑动齿条304;第一齿轮301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齿轮302;第一齿轮301和第二齿轮302分别与矩形卡板104转轴连接;第一齿轮301与第二齿轮302之间啮合连接;第二齿轮302上部同轴卡接有半齿轮303;半齿轮303与滑动齿条304啮合连接;探测装置4包括固定板401、转动盘402、第一连杆403、第二连杆404、第三连杆405、第四连杆406、第五连杆407、T形滑块408、第一滑槽409、U形滑块410、第二滑槽411、压缩弹簧412和探测头413;固定板401与滑动齿条304之间采用螺钉连接;转动盘402一端与固定板401之间采用转轴连接;转动盘402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204卡接;第一连杆403两端分别与U形滑块410和转动盘402转轴连接;U形滑块410与第一滑槽409滑动连接;第二连杆404两端分别与转动盘402和第三连杆405转轴连接;第四连杆406两端分别与第五连杆407和第三连杆405转轴连接;第三连杆405和第四连杆406分别与固定板401转轴连接;T形滑块408一端与第五连杆407转轴连接;T形滑块408另一端与第二滑槽411滑动连接;压缩弹簧412两端分别与T形滑块408和探测头413卡接;探测头413与第二滑槽411滑动连接。

使用时,步骤一,如图1所示,使用者在需要在实验室里对土壤的板结情况进行模拟时,可以使用本款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在使用的时候,首先需要保证令预测模型的底座1放置在水平的试验台之上,这样才能保证预测模型的正常运行, 防止因试验台倾斜从而造成预测模型的倾倒或者不可预估的损坏;

步骤二,如图2-3所示,使用者将底座1放置好之后,便可以将实验土壤102放置到预测模型的培育槽101之中,令实验土壤102平铺直至铺满培育槽101,然后打开电机201,令电机201带动第一传动轴202进行转动,由于第一传动轴202与第一锥齿轮203卡接,且第一锥齿轮203由于第二锥齿轮206啮合连接,所以电机201通过第一锥齿轮203和第二锥齿轮206实现了力的换向传动,由此,第二锥齿轮206又通过第二传动轴204进一步带动转动盘402进行转动,转动盘402从而驱动第一连杆403、第二连杆404、第三连杆405、第四连杆406、第五连杆407、T行滑块和U形滑块410开始运转,此刻U形滑块410开始在第一滑槽409内向下滑动,T形滑块408也在第二滑槽411内向下滑动,T形滑块408下滑的过程中驱动压缩弹簧412和探测头413同步向下运动,由于压缩弹簧412的存在,所以当探测头413接触到实验土壤102时,实验土壤102会对探测头413施加一个反向力,从而当探测头413到达实验土壤102的底端时,探测头413的一侧设置有刻度,记录下此时的刻度,然后收回探测头413,并关闭电机201;

步骤三,如图1-3所示,使用者此刻将肥料加入到实验土壤102之中,待一段时间过后,重复步骤二的操作,然后再次记录下探测头413上面的刻度,进行相互比较便可以得出该肥料对土壤板结的影响,同样可以更换多种肥料,逐一进行检测,从而可以将多种肥料进行排序,从而得知多种肥料分别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设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