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检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5561发布日期:2018-12-14 22:3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检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检验台。



背景技术:

印刷检验是在印刷完成得到印刷制品后,对印刷制品进行对比、检查的过程,将印刷制品与样品原件反复比较,找出印刷制品与样品原件的差异,检查印刷制品的文字图案是否清晰、油墨调色是否有误等。因此,在检查过程中,既需要光源直接照射在印刷制品表面,用以查看印刷制品的颜色效果和油墨效果,又需要用光源照射在以白纸为背景的印刷制品上,用以将印刷制品与样品原件进行比较。

现有技术中,用于印刷检验的设备多为装配有照射灯管的桌架,灯管的照射方向朝向台面,通过将印刷制品摆放在台面,打开灯管电源,使灯光照射在印刷制品上进行检查。这样就需要检查人员另行准备白纸,用以将印刷制品与样品原件进行比较,为检查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检验台,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印刷检验台,包括检验台架、台面和上灯管,所述台面为玻璃台面,所述检验台架内设置下灯管,所述台面位于下灯管与上灯管之间。所述台面边缘设置卷纸辊,所述卷纸辊的辊轴与检验台架转动连接,且卷纸辊上卷有白纸,所述白纸的边缘沿卷纸辊的长度方向固定在卷纸辊上。所述白纸与卷纸辊固定连接的一侧长度小于台面的长度,且白纸的面积大于台面的面积;所述上灯管与下灯管的开关设置在检验台架侧面。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印刷制品铺设在台面上,轮流打开下灯管和上灯管的开关,分别检查印刷的文字图案是否清楚,检验油墨效果和色相属性等。在与样品原件进行对比时,先移开印刷制品,转动卷纸辊,将白纸从卷纸辊上放出,将白纸铺设在台面上,然后将印刷制品铺设在白纸上,打开上灯管,在灯光下检验对比印刷制品与样品原件的差异。对比完成后,关闭上灯管的开关并反向转动卷纸辊,使白纸重新卷在卷纸辊上即可。这样就不需要检验人员自行准备作为铺垫背景的白纸,使检验工作更加方便,也避免了检验完成后白纸被丢弃浪费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所述卷纸辊的辊轴端部设置转动把手。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检验人员通过转动把手实现对卷纸辊的转动,使白纸卷上卷纸辊或从卷纸辊上放出,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检验台架上设置与卷纸辊相配合的压板,所述压板向卷纸辊方向倾斜,且压板的边沿与卷纸辊之间的距离小于2cm。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压板的一侧固定在卷纸辊上方的检验台架上,另一侧向卷纸辊倾斜,在转动卷纸辊进行白纸的收卷过程时,压板将白纸压向卷纸辊,避免白纸在卷纸辊上难以成卷。压板与卷纸辊之间的距离大于2cm时,白纸与卷纸辊之间的间隙过大,依然难以成卷。

进一步,所述白纸的纸张边缘粘贴胶带。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纸张本身的易被撕碎,尤其是纸张边缘,极易发生破损,在白纸的纸张边缘粘贴胶带有利于增强对纸张的保护,减少纸张的磨损残缺,延长纸张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台面边缘设置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定位杆和压片,所述压片铰接在定位杆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机构实现对纸张的固定,避免白纸因长期收卷在卷纸辊上而发生卷曲,无法平铺在台面上的情况出现。在铺设白纸前,转动压片,使压片离开台面,然后转动卷纸辊,将白纸放出并铺设在台面上,再次转动压片,使压片压在白纸上,起固定白纸作用。

进一步,所述定位杆沿台面边缘均匀设置多个。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定位杆的设置有利于实现对白纸边缘的稳定固定,多个分别铰接在定位杆上的压片对白纸边缘进行较为密集的按压固定,有利于白纸平整的铺设在台面上,便于进行对比检验过程。

进一步,所述上灯管顶部设置灯罩。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上灯管的顶部设置灯罩,有利于实现对上灯管发出的光线的集中。上灯管发出的向下的光线罩设在台面上,向上的光线经过灯罩内壁的反射作用也射向台面,增强了上灯管投向台面的光线强度,便于进行检验对比。

进一步,所述检验台架内设置工具箱,所述工具箱位于下灯管与地面之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下灯管的下方设置工具箱,充分利用了检验台所占用的空间资源,工具箱能够储存检验印刷制品所需相关工具,使检验工作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检验台的台架上设置上灯管、下灯管和卷纸辊,并将白纸的一侧沿卷纸辊的长度方向固定在卷纸辊上,这样检验人员将印刷制品与样品原件进行对比时,直接转动卷纸辊,放出白纸,将白纸铺设在台面上,然后在白纸上铺设印刷制品就可完成。这就省去了检验人员在检验对比时需要另行准备白纸的步骤,也避免白纸在使用完后被丢弃浪费的情况出现。在检验印刷制品的油墨效果、色相属性等方面内容时,用卷纸辊将白纸收卷,然后将印刷制品直接铺设在台面上,分别用上灯管和下灯管照射印刷制品,即可完成检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铺设白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灯罩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检验台架;2、台面;3、上灯管;4、下灯管;5、卷纸辊;6、白纸;7、开关;8、转动把手;9、压板;10、胶带;11、定位杆;12、压片;13、灯罩;14、工具箱。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和图4所示的一种印刷检验台,包括检验台架1、台面2和上灯管3,台面2为玻璃台面,检验台架1内设置下灯管4,台面2位于下灯管4与上灯管3之间。在对印刷制品进行检验时,单独打开下灯管4,对印刷制品上的文字、图案是否清晰和油墨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关闭下灯管4,打开上灯管3,对印刷制品的色相属性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印刷要求。在上灯管3顶部设置灯罩13,这样有利于实现对上灯管3发出的光线的集中。在检验台架1内设置工具箱14,工具箱14位于下灯管4与地面之间,这样能够充分利用了检验台所占用的空间资源,便于进行检验工作。

如图1和图2所示,台面2边缘设置卷纸辊5,卷纸辊5的辊轴与检验台架1转动连接,且卷纸辊5上卷有白纸6,卷纸辊5能够相对于检验台架1转动,以实现白纸6的收卷和放出。在卷纸辊5的辊轴端部设置转动把手8,便于检验人员通过转动把手8实现对卷纸辊5的转动。白纸6的边缘沿卷纸辊5的长度方向固定在卷纸辊5上,白纸6与卷纸辊5固定连接的一侧长度小于台面2的长度,且白纸6的面积大于台面2的面积,即白纸6沿卷纸辊5转动方向的长度大于台面2的宽度,这样有利于白纸6完整地铺设在台面2上。如图3所示,在白纸6的纸张边缘粘贴胶带10,这样有利于增强对白纸6边缘的保护,减少白纸6的撕裂破碎,延长白纸6的使用寿命。上灯管3与下灯管4的开关7设置在检验台架1侧面,方便检验人员开关7。

如图1和图2所示,检验台架1上设置与卷纸辊5相配合的压板9,压板9向卷纸辊5方向倾斜,且压板9的边沿与卷纸辊5之间的距离小于2cm。压板9与卷纸辊5相配合是指压板9的长度与卷纸辊5相同,且压板9的倾斜方向朝向卷纸辊5的收卷转动方向。在转动卷纸辊5进行白纸6的收卷过程时,压板9将白纸6压向卷纸辊5,避免白纸6在卷纸辊5上难以成卷的情况出现。

如图3所示,台面2边缘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定位杆11和压片12,定位杆11沿台面2边缘均匀设置多个,多个压片12分别铰接在定位杆11上。利用固定机构实现对纸张的固定,将白纸6铺设在台面2上后,分别转动压片12,使压片12压在白纸6上,起固定白纸6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将印刷制品铺设在台面2上,轮流打开下灯管4和上灯管3的开关7,分别对印刷的文字图案是否清楚,以及油墨效果和色相属性等方面进行检验。在与样品原件进行对比时,先移开印刷制品,关闭上、下灯管4,转动压片12使之离开台面2,然后控制转动把手8,使卷纸辊5转动,将白纸6从卷纸辊5上放出,铺设在台面2上,再次转动压片12使之压在白纸6,固定白纸6。接着将印刷制品铺设在白纸6上,打开上灯管3,在灯光下检验对比印刷制品与样品原件的差异。本实用新型省去了检验人员另行准备作为铺垫背景的白纸6的工作,使检验工作更加方便,也避免了检验完成后白纸6被丢弃浪费的情况出现。对比完成后,关闭上灯管3的开关7反向转动卷纸辊5,使白纸6重新卷在卷纸辊5上。

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