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光路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3490发布日期:2019-01-02 22:4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光路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荧光免疫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光路模组。



背景技术:

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配合对应的测试卡使用可检测样本中待测物含量,适用于血液、尿液等样品的不同检测项目。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线性范围宽、灵敏快速、精确可靠,是简便高效的POCT定量检测平台。主要用于体外检测,广泛适用于医疗机构的中心实验室、门/急诊化验室、临床科室和其他医疗服务点、体检中心等,也适用于科研实验室检测。

光路模组作为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最核心的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了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最终性能。市场上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光路模组采用硅光电池作为光信号接收器件,再结合点状激发光源和传动机构,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光路模组。

现有的光路模组,有以下几个缺点:1、每次只能采集一个点的数据,采集完所有的测试点所需时间较长;2、传动机构会引入振动抖动,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误差;3、由于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结果是一个比值,其分子和分母分别处于试剂条上不同位置的T线和C线,传统光路模组依次读取的方式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光路模组,提供一种多点同时读取的快速光路模组,同时激发试剂条的T、C线数据,同时录入,解决随机误差;并去掉传统光电模组中的传动机构,减少振动和抖动误差,从而使结果更加精确可靠;另外,由于并行录入数据,其检测速度也比传统的光路模组加快了10倍以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光路模组,包括模组外壳,还包括模组底板,所述模组底板上布置有透射镜座、激光源、反射镜座、控制板和可供试剂条插入的插槽,所述透射镜座位于所述插槽和所述控制板之间,所述激光源位于所述透射镜座的一侧,所述反射镜座位于所述插槽的上方,所述透射镜座上安装有二色镜,所述反射镜座上安装有反射镜片。

进一步,所述透射镜座中布置有滤光通孔,所述滤光通孔中安装有可聚焦光路的透射镜组,所述滤光通孔的一端朝向所述反射镜座,所述滤光通孔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控制板,所述二色镜直立布置在所述滤光通孔上朝向所述反射镜座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反射镜片与所述模组底板的夹角为45°。

进一步,所述激光源射出的激光与所述二色镜镜面的夹角为45°。

进一步,所述激光源为一字型光源。

进一步,所述滤光通孔中布置有滤光片。

进一步,所述控制板为线阵CCD控制板。

进一步,所述二色镜的镜面与所述滤光通孔的轴线夹角为45°。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激光经二色镜折射至反射镜片,再经反射镜片反射至试剂条上,并激发试剂条产生荧光信号,然后荧光信号沿激光入射路径逆向至二色镜并穿过二色镜照射在控制板上,最后控制板将荧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送至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主控板进行处理运算。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检测的误差,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和灵敏度,可广泛应用于荧光免疫分析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光电模组的结构图;

图2为光电模组去除顶盖后的主视图;

图3为反射镜座、试剂条的相对位置图;

图4为透射镜座的主剖视图;

图5为图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应用于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光路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模组底板,模组底板布置在模组外壳之中。所述模组底板上布置有透射镜座17、激光源11、反射镜座14、控制板12和可供试剂条20的插槽。所述透射镜座17位于所述插槽和所述控制板12之间,所述反射镜座14位于所述插槽的上方,所述透射镜座17上安装有二色镜18,所述反射镜座14上安装有反射镜片15。所述透射镜座17中布置有滤光通孔,所述滤光通孔中安装有可聚焦光路的透射镜组。

本实施例中,所述试剂条20中为提取自病人的试验样本。

所述激光源11发出的激光经所述二色镜18折射至所述反射镜片15,再经所述反射镜片15反射至插槽中的试剂条20上,并激发试剂条20产生荧光信号,荧光信号沿激光入射路径逆向至所述透射镜组,荧光信号穿过所述透射镜组射在所述控制板12上,从而由所述控制板12将荧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至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主控板进行处理运算。

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源11为一字型光源,发出的激光中心波长为520nm,所述控制板12为线阵CCD控制板。所述二色镜18可折射激光,但并不影响荧光信号的入射。

本实施例中,所述滤光通孔的一端朝向所述反射镜座14,所述滤光通孔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控制板12,所述二色镜18直立布置在所述滤光通孔上朝向所述反射镜座14的一端,所述二色镜18的镜面与所述滤光通孔的轴线夹角为45°。所述二色镜18可折射上述激光,但不会折射上述荧光信号,因此上述荧光信号直接穿过所述二色镜18,再经过所述透射镜组的处理,聚焦照射在所述控制板12上。本实施例中,为滤去上述荧光信号中的杂光,在所述滤光通道中还布置有滤光片,经过所述滤光片的处理,只保留下波段为570的荧光信号。

所述激光源11位于所述透射镜座17的一侧,所述激光源11射出的激光与所述二色镜18镜面的夹角为45°。所述反射镜片15倾斜安装在所述反射镜座14上,所述反射镜片15与所述模组底板的夹角为45°。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组外壳包括模组底壳13和顶盖16,所述模组底壳13和顶盖16均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

与传统的光路模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去除掉了传统光路模组中的整套传动结构,减轻了仪器重量,有利于仪器小型化并消除传动部件运行时振动和抖动引入的误差;激发光源采用一字型光源,经折射和反射后照射在试剂条20上,同时激发出试剂条20上的T线与C线的荧光信号,消除了光源不稳定带来的误差且提高了检测速度;采用二色镜来保证不同波段激光的最大反射和接收效果;透射镜组保证了最大限度的收集有用的荧光信号,接收端的线阵CCD控制板将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保证了其检测的速度和灵敏度。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