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仓环流熏蒸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3770发布日期:2018-12-18 20:5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粮仓环流熏蒸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仓环流熏蒸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动化控制的运用更加普及,现代粮仓转变成了物联网化粮仓,其主要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前端传感器对粮仓环境进行检测,进而实现对前端执行机构控制、温湿度及虫害监测、智能通风和能耗监测等。其中,环流熏蒸系统是现代储粮仓房必须配备的设备和设施之一。

环流熏蒸系统主要通过粮仓内投药或是利用仓外熏蒸机进行投药,并使药物均匀扩散,且粮仓各处药物达到一定浓度,进而达到杀虫防虫的目的。

如,申请号为201110458816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粮仓环流熏蒸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组环流装置,该环流装置包括回流管、环流风机、气体分配箱及地上笼;回流管的顶端设置在粮面的上部,回流管的下部与环流风机的一端连通;环流风机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阀门与外界第一通风口连通,且通过第三阀门与气体分配箱连通;气体分配箱通过第二阀门与外界第二通风口连通;地上笼设置于粮仓的底部且与气体分配箱连通;由于带有药性的空气由粮食的底部向粮面循环,从而使粮食与药物的接触更加充分。但,该环流熏蒸系统并未涉及对熏蒸药物浓度的检测。

如上,目前,一般的环流熏蒸系统采用定量投放药物的方式,并未对空气中的药性进行检测,可能造成药物不足影响熏蒸效果,药物过量会浪费及影响粮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粮仓环流熏蒸监测系统,以实现对熏蒸空气的监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粮仓环流熏蒸监测系统,包括回流管、环流管、风机、气体分配箱、地上笼、熏蒸机及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设置于回流管上且与回流管形成并联,回流管顶端设置在粮面上部,回流管底端与风机进风端连通,风机出风端通过环流管与气体分配箱连通,环流管上依次设置有上接头、第一阀门和下接头,熏蒸机与上接头和下接头连通,地上笼设置于粮仓的底部且与气体分配箱连通。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包括进气管、检测室、检测传感器、出气管及单片机,检测室两端分别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与回流管连通,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检测室内,单片机与检测传感器电连接。

又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与单片机连接的电磁阀和微型气泵,电磁阀设置于进气管上,微型气泵设置于出气管上。

又进一步地,检测室内设置有中部呈圆柱状且两端呈圆锥状的内腔。检测传感器处于检测室内腔中部位置,且检测传感器探头平行于空气流动方向。

再进一步地,检测传感器为二氧化碳探测器、磷化氢探测器、氧气探测器和氮气探测器的一种或多种。

更进一步地,上接头上安装有第二阀门,下接头上安装有第三阀门,且,上接头处于上风处,下接头处于下风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粮仓环流熏蒸监测系统,在环流熏蒸的回流管上并联检测室,并在检测室内设置检测传感器检测空气,实现对熏蒸空气的监测,利于保障熏蒸效果,掌握投药量,避免多投或少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粮仓环流熏蒸监测系统,包括回流管2、环流管9、风机8、气体分配箱15、地上笼16、熏蒸机及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设置于回流管2上且与回流管2形成并联,回流管2顶端设置在粮面16上部,回流管2底端与风机7进风端连通,风机7出风端通过环流管9与气体分配箱15连通,环流管9上依次设置有上接头10、第一阀门12和下接头14,熏蒸机与上接头10和下接头14连通,地上笼16设置于粮仓1的底部且与气体分配箱15连通。

其中,检测机构包括进气管3、检测室5、检测传感器18、出气管7及单片机,检测室5两端分别通过进气管3和出气管7与回流管2连通,检测传感器18设置于检测室5内,单片机与检测传感器18电连接。

检测机构还包括与单片机连接的电磁阀4和微型气泵6,电磁阀4设置于进气管2上,微型气泵6设置于出气管7上,在需要检测时再开启电磁阀4和微型气泵6以稳定吸入空气,同时避免在未检测时空气由进气管3进入检测室5。

检测机构还包括液晶显示屏和按键,液晶显示屏和按键均与单片机连接,以输入信息及显示数据。

检测传感器18为二氧化碳探测器、磷化氢探测器、氧气探测器和氮气探测器的一种或多种,以检测空气中相应气体含量。如在使用磷化氢熏蒸时,熏蒸一定时间后,通过磷化氢探测器检测抽取的粮仓内空气中磷化氢浓度。

单片机、检测传感器、微型气泵和电磁阀等模块均为既有模块,且分别配置有供电电源,相关参数可参见申请号为2013101198848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3102459756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3101936353中国发明专利及申请号为20081010443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等文献。

单片机经继电器及其触点连接在电磁阀的电源回路上,通过继电器及其触点控制,以输出控制信号开启电磁阀;或,单片机可以直接连接控制电流小的继电器,以输出控制信号开启电磁阀;或,单片机经MOS管连接至电磁阀,经MOS管输出较大电流至电磁阀,以开启电磁阀。

检测室(气室)5在气路中的目的主要是用来缓冲流动的样品气体,从而为检测室内的检测传感器提供一个稳定的采样测量环境;同时,将检测室5与回流管2并联连通,以尽量保持平缓稳定采样环境。检测室5内腔两端呈圆锥状,检测室5端部内壁51呈圆锥锥面状,进气端能均匀发散,且出气端能汇聚,利于均匀有效更换内腔空气。检测室内腔中部呈圆柱状,使得内腔具有充足的体积形成平缓的采样环境。

检测传感器18处于检测室内腔中部位置,且检测传感器的探头平行于空气流动方向。

上接头10上安装有第二阀门11,下接头14上安装有第三阀门13,且,上接头10处于上风处,下接头14处于下风处。

地上笼16为向粮仓内部延伸的多根空气管道,每一空气管道上设有多个通孔。多根空气管道可以呈半个“非”字形结构排布,如此更加方便仓内空气的流通。该地上笼等环流熏蒸特征具体参数可参见申请号为2011104588165的中国发明专利。

关闭第一阀门,开启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熏蒸机投药,同时开启风机(通风机),开始环流熏蒸。在环流熏蒸过程中,环流熏蒸开始一定时间后,单片机开启电磁阀和微型启泵,抽取回流管空气,使带药性空气进入检测室;然后,检测传感器检测空气药性信息(磷化氢浓度信息),单片机接收并处理后得出空气药性浓度,实现对空气药性的监测。当空气药性浓度在一定时间内随着熏蒸机对应增大时,且在高于熏蒸所需的预设值时,风机停止工作,完成熏蒸环流。熏蒸杀虫完成后,可通过移除熏蒸机及关闭第一阀门将药性空气从上接头排出。当关闭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且开启第一阀门时,开启通风机,可对粮仓内空气进行环流,以缩小粮仓各处温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