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式大输液杂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5118发布日期:2018-12-28 19:3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转式大输液杂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输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式大输液杂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大容量注射液俗称大输液(Large Volume Parenteral,LVP),通常是指容量大于等于50ml并直接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液体灭菌制剂,按其临床用途,大输液大致可分为5类:体液平衡用输液、营养用输液、血容量扩张用输液、治疗用药物输液和透析造影类。从临床应用以来,输液产品包装容器经历了3代变化,目前在我国输液市场上存在的包材主要有玻瓶、塑瓶、非PVC软袋和直立式软袋四种形式,非PVC软袋输液包装技术安全、有效,符合药用和环保要求,是大输液包装技术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针对大输液内的杂质检测仍是一个较为繁复的工序,在很多时候,杂质的检测不精确,导致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式大输液杂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翻转式大输液杂质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上设置有夹持翻转皮带,夹持翻转皮带上夹持有瓶子,第一输送带右侧设置有夹持瓶颈皮带,夹持瓶颈皮带上夹持有瓶子,夹持瓶颈皮带下方设置有检测底光源,夹持瓶颈皮带与检测底光源之间设置有第一检测相机;所述夹持瓶颈皮带右侧设置有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上侧设置有检测背光源和第二检测相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检测底光源位于瓶子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检测背光源位于瓶子左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夹持瓶颈皮带夹持瓶子的瓶颈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为了实现对大输液的杂质检测,先将瓶子放到第一输送带上采用夹持翻转皮带将瓶子夹持起来,首先将瓶子提升,然后再颠倒,最后再颠倒回来,让杂质上下运动,这样,轻杂质与重杂质都上下运动形成混合,便于进行后续的检测;在瓶子翻转之后,利用夹持瓶颈皮带将瓶子瓶颈夹住,瓶子悬空,从底部用检测底光源照射,侧面用第一检测相机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对杂质的快速有效检测,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翻转式大输液杂质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1,第一输送带1上设置有夹持翻转皮带2,夹持翻转皮带2上夹持有瓶子3,第一输送带1右侧设置有夹持瓶颈皮带4,夹持瓶颈皮带4上夹持有瓶子3,夹持瓶颈皮带4下方设置有检测底光源5,夹持瓶颈皮带4与检测底光源5之间设置有第一检测相机6;所述夹持瓶颈皮带4右侧设置有第二输送带7,第二输送带7上侧设置有检测背光源8和第二检测相机9。

所述检测底光源5位于瓶子3下方。

所述检测背光源8位于瓶子3左侧面。

所述夹持瓶颈皮带4夹持瓶子3的瓶颈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为了实现对大输液的杂质检测,先将瓶子3放到第一输送带1上采用夹持翻转皮带2将瓶子3夹持起来,首先将瓶子3提升,然后再颠倒,最后再颠倒回来,让杂质上下运动,这样,轻杂质与重杂质都上下运动形成混合,便于进行后续的检测;

在瓶子3翻转之后,利用夹持瓶颈皮带4将瓶子3的瓶颈夹住,瓶子3悬空,从底部用检测底光源5照射,侧面用第一检测相机6进行检测,从而实现了对杂质的快速有效检测,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之后瓶子3落在第二输送带7上,再在侧面用检测背光源8照射,用第二检测相机9拍照检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