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的原位制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8446发布日期:2019-03-05 18:2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的原位制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位制胶装置,尤其是一种防漏的原位制胶装置。



背景技术: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用于检测和分离蛋白质的常用实验技术,其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作是整个实验的首要步骤,制胶主要是通过在两块夹紧的、三边密封的玻璃板之间加入预混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预混胶液变成胶状物,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凝胶,然而,在制胶过程中,由于玻璃板经常拆装,使用一段时间后玻璃板常常会出现小的裂隙,致使密封性变差,出现漏液的现象,此外,玻璃板之间未对齐也会造成漏液,漏液之后不仅需重新配制凝胶,由于聚丙烯酰胺凝胶配制试剂的毒性,还会对实验环境造成污染,难以清理。

中国专利文献201720640820.6公开了用于电泳凝胶的制胶架,该装置密封性好,然而其结构复杂造成其拆卸步骤繁琐,且不能适用于原位制胶,需拆卸后再安装到电泳主体上进行电泳,而拆卸过程中也可能造成玻璃板移位或损伤。中国专利文献201721445790.X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泳用预制胶基片的易拆防损坏结构,该装置具有防漏和易拆的优点,然而,预制胶基片多为一次性使用基片,不存在经常拆装和重复使用的问题,因此,该装置不适用于实验室自制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实验。

因此,亟需一种防漏的原位制胶装置,对齐准确,避免漏液和反复拆装,减少重复制胶的次数,提高制胶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漏的原位制胶装置,对齐准确,避免漏液和反复拆装,减少重复制胶的次数,提高制胶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漏的原位制胶装置,包括制胶器、电泳架、制胶板、夹胶框、胶垫和胶梳;所述制胶器包括底座和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胶垫和电泳架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制胶板和夹胶框竖直夹紧放置在电泳架内,所述夹紧装置用于将制胶板夹紧;所述制胶板包括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所述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相对面的两边内侧设有两个凹槽,所述第二玻璃板上设有与所述两个凹槽分别对应的两个凸起条,所述第一玻璃板、第二玻璃板和胶垫通过凸起条和凹槽的结合形成上端开口、五面封闭的结构;所述胶梳插在所述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胶垫和电泳架放置在制胶器的底座上,然后将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组装好,放置在电泳架的中间内侧,夹胶框的斜边沿电泳架的斜边滑动至将制胶板的位置固定并夹紧,用夹紧装置再次夹紧制胶板,以避免漏液,制胶并插入胶梳,制胶完成后,拔出胶梳,松开夹紧装置,将电泳架连同制胶板和夹胶框一同转移至电泳槽内进行电泳,电泳完成后,将装置拆除,取出凝胶进行下一步实验。常规制胶装置中,玻璃板之间通过封条的紧密接触而形成密封装置,玻璃板长期使用后,封条由于经常拆装和清洗会有破损,造成漏液,而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凸起条长期使用后会在外表面形成破损,而外表面的破损会位于凹槽内,不影响装置整体的密封性,可以延长玻璃板的使用寿命,此外,凸起条和凹槽的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定位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了因未对齐而造成的漏液。

进一步的,所述胶垫上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胶垫为一体式结构。密封条与两块玻璃板底部缝隙的过盈配合,可以有效地阻止胶液从两块玻璃板底部的缝隙流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条与所述凹槽的接触面上设有橡胶封条。橡胶封条既可加强装置的密封性,又可减少摩擦时对玻璃板造成的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之间的凸起条外侧设有可拆卸密封块。由于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之间的边缘处留有间隙,加设可拆卸密封块能够对装置的密封性提供双重保障,只需在组装时在间隙处装上密封块,电泳完成后取出密封块即可,且设置在外侧不会因摩擦而对玻璃板内部造成损伤,也不会影响装置内部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玻璃板为矩形板,所述第二玻璃板为凹型板,所述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的竖直长度相等。制胶时将第二玻璃板置于电泳架内第一玻璃板的内侧,便于直接进行电泳。

进一步的,所述胶梳的两端梳齿处设有定位块。定位块可以避免胶梳插入时产生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的上端顶角均为圆角。圆角的设置使操作时不易割伤手,而下端顶角不设置成圆角是为了避免漏液。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四个定位条,所述定位条用于将电泳架定位。定位条可以将电泳架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防漏的原位制胶装置,对齐准确,避免漏液和反复拆装,减少重复制胶的次数,能提高制胶效率。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橡胶封条,能够进一步避免漏胶。

3、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与两块玻璃板底部缝隙的过盈配合,可以有效地阻止胶液从两块玻璃板底部的缝隙流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漏的原位制胶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玻璃板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玻璃板的正视图;

图中:1、底座;2、夹紧装置;3、电泳架;4、夹胶框;5、胶垫;6、第一玻璃板;7、第二玻璃板;8、胶梳;9、凹槽;10、凸起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防漏的原位制胶装置,包括制胶器、电泳架3、制胶板、夹胶框4、胶垫5和胶梳8;所述制胶器包括底座1和夹紧装置2,所述夹紧装置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胶垫5和电泳架3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制胶板和夹胶框4竖直夹紧放置在电泳架内,所述夹紧装置2用于将制胶板夹紧;所述制胶板包括第一玻璃板6和第二玻璃板7,所述第一玻璃板6与第二玻璃板7相对面的两边内侧设有两个凹槽9,所述第二玻璃板7上设有与所述两个凹槽9分别对应的两个凸起条10,所述第一玻璃板6、第二玻璃板7和胶垫5通过凸起条10和凹槽9的结合形成上端开口、五面封闭的结构;所述胶梳插在所述第一玻璃板6和第二玻璃板7之间。所述制胶器、电泳架3和夹胶框4均采用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DYCZ-24DN型迷你双垂直电泳仪的配件。

所述胶垫5上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胶垫5为一体式结构。密封条与两块玻璃板底部缝隙的过盈配合,可以有效地阻止胶液从两块玻璃板底部的缝隙流出来。

所述凸起条10与所述凹槽9的接触面上设有橡胶封条。橡胶封条既可加强装置的密封性,又可减少摩擦时对玻璃板造成的损伤。

所述第一玻璃板6为矩形板,所述第二玻璃板7为凹型板,所述第一玻璃板6与第二玻璃板7的竖直长度相等。制胶时将第二玻璃板7置于电泳架内第一玻璃板6的内侧,便于直接进行电泳。

所述胶梳8的两端梳齿处设有定位块。定位块可以避免胶梳8插入时产生倾斜。

所述第一玻璃板6和第二玻璃板7的上端顶角均为圆角。圆角的设置使操作时不易割伤手,而下端顶角不设置成圆角是为了避免漏液。

所述底座1上设有四个定位条,所述定位条用于将电泳架3定位。定位条可以将电泳架3定位。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胶垫5和电泳架3放置在制胶器的底座1上,然后将第一玻璃板6和第二玻璃板7组装好,放置在电泳架3的中间内侧,夹胶框4的斜边沿电泳架3的斜边滑动至将制胶板的位置固定并夹紧,用夹紧装置再次夹紧制胶板,以避免漏液,制胶并插入胶梳8,制胶完成后,拔出胶梳8,松开夹紧装置,将电泳架连同制胶板和夹胶框4一同转移至电泳槽内进行电泳,电泳完成后,将装置拆除,取出凝胶进行下一步实验。常规制胶装置中,玻璃板之间通过封条的紧密接触而形成密封装置,玻璃板长期使用后,封条由于经常拆装和清洗会有破损,造成漏液,而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凸起条10长期使用后会在外表面形成破损,而外表面的破损会位于凹槽9内,不影响装置整体的密封性,可以延长玻璃板的使用寿命,此外,凸起条10和凹槽9的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定位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了因未对齐而造成的漏液。

实施例2

一种防漏的原位制胶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玻璃板6和第二玻璃板7之间的凸起条10外侧设有可拆卸密封块。由于第一玻璃板6和第二玻璃板7之间的边缘处留有间隙,加设可拆卸密封块能够对装置的密封性提供双重保障,只需在组装时在间隙处装上密封块,电泳完成后取出密封块即可,且设置在外侧不会因摩擦而对玻璃板内部造成损伤,也不会影响装置内部的密封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