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弹性体的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5843发布日期:2019-01-02 22:4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传感器弹性体的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感器弹性体的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传感器弹性体在经过激光清洗、贴芯片、焊线、涂胶后需要对弹性体进行电压测试,记录每个传感器弹性体的测试电压数值,然后将数值相同或相近的弹性体收集在一起,这个电压数值是关系到传感器弹性体是否合格的重要参数。测试的单位为微伏级别,测试精度要求高。

传统对上述传感器弹性体测试的方式是人工操作半自动测试机进行电压测试,测试好后在弹性体表面写下测试值,堆放在一堆,然后人工将一堆标好数值的弹性体进行一一分类。此种方式耗费大量人力,加工效率低,其测试值会因人工操作失误导致测试数据不准、数据误读、数据记录错误、分类错误等等,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即提高传感器弹性体的加工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传感器弹性体的测试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传感器弹性体的测试设备,其包括:

输送机,所述输送机驱使流水线上的产品位移;

预压装置,所述预压装置位于所述流水线的上游,且位于所述输送机的上方,所述预压装置上设有对所述产品进行预压激活弹力的第一压头;

多个测试机,所述多个测试机在所述流水线的流动方向上间隔排列且位于所述流水线的中游,每个所述测试机用于测试相应位置的所述产品的电压;

多个分选机,所述多个分选机在所述流水线的流动方向上间隔排列且位于所述流水线的下游,每个所述分选机根据所述产品的电压数据对所述产品进行分类;

激光打标机,所述激光打标机位于所述分选机和所述测试机之间,用于将所述产品的电压数据打标在所述产品上;

多个读卡器,所述多个读卡器布置在所述测试机、所述分选机和所述激光打标机所处位置对应的输送机上,所述读卡器用于读写所述产品的电压数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感器弹性体的测试设备,通过在流水线上设置输送机、预压装置、测试机、分选机、激光打标机及读卡器,预压装置对产品进行弹力激活,测试机自动测试产品的电压、读卡器实现产品的电压数据的读写,分选机根据电压数据对产品进行分类,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对传感器弹性体进行激活、测试电压、标刻数据、分类操作,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传感器弹性体的测试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输送机包括两链条机和多个放置所述产品的工装,所述两链条机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多个工装在所述链条机上传送,且所述链条机上设有阻挡气缸,以定位所述工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压头通过压头连接块连接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压头升降运动;所述第一压头连接块在所述第一压头的一侧设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用于对所述产品进行位置矫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压头连接块上连接有一捋线齿,所述捋线齿连接第一水平位移装置,所述第一水平位移装置驱动所述捋线齿水平移动以对所述产品的导线进行捋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预压装置还包括两楔形块和第二水平位移装置,所述两楔形块的倾斜面相互滑动连接,且位于上方的楔形块用于抵顶所述工装的底面,位于下方的楔形块连接所述第二水平位移装置,第二水平位移装置驱动位于下方的楔形块水平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激光打标机包括激光机和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具有升降板和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通过移动副连接所述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通过连接第二升降装置驱动其升降运动,所述移动板通过连接第三水平位移装置驱动其水平运动,且所述移动板的顶面用于抵顶所述工装的底面;所述激光机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分选机包括抓料装置及多个置放所述产品的容器,所述抓料装置具有X轴驱动组件、Y轴驱动组件、Z轴驱动组件及电磁铁夹具;所述Y轴驱动组件连接在X轴驱动组件的移动端上,在X轴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X轴移动;所述Z轴驱动组件连接在Y轴驱动组件的移动端上,在Y轴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Y轴移动;所述电磁铁夹具连接在Z轴驱动组件的移动端上,在Z轴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Z轴移动,以将所述产品从所述输送机搬运至相应的所述容器中进行分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该传感器弹性体的测试设备还包括一位于所述两链条机之间的接驳机,所述接驳机使所述工装在所述两链条机之间循环输送;所述接驳机包含线性导轨、皮带传动件及第四水平位移装置;所述皮带传动件的顶面用于接收所述工装,其底面滑接在所述线性导轨上,且连接所述第四水平位移装置,所述第四水平位移装置驱动所述皮带传动件在所述线性导轨上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工装包括框架、模具及IC卡,所述模具嵌接在所述框架内,用于置放所述产品,所述IC卡设置在所述框架底部,用于读写所述产品的数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测试机包括搬送机构、第五水平位移装置、绷线机构、刺线机构和触压机构;

所述搬送机构包括可作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抓取夹具,所述抓取夹具抓取所述工装至位于所述绷线机构和所述触压机构下方的第五水平位移装置上,所述第五水平位移装置可移动所述工装至所述绷线机构或所述触压机构下方;

所述绷线机构包括可作升降运动的至少一弹性压头;所述刺线机构安装在所述绷线机构上,所述刺线机构包括与测试仪连接的刺针,刺针可随所述弹性压头作同步升降运动,所述弹性压头压住绷紧所述产品的导线的同时,所述刺针刺入所述产品的导线;

所述触压机构包括可作升降运动的第二压头,所述第五水平位移装置移动所述工装至所述触压机构下方,所述第二压头可触压所述产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搬送机构还包括第三升降装置和第六水平位移装置;所述抓取夹具安装在所述第三升降装置上,所述第三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第六水平位移装置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绷线机构包括第四升降装置,所述弹性压头安装在所述第四升降装置上;且所述弹性压头包括压杆、压簧和牙套,所述牙套固定在所述第四升降装置上,所述牙套中形成轴向穿孔,所述压杆套接在所述牙套中,所述压杆一端形成宽度大于孔径的触压部,所述压簧套接在形成触压部的所述压杆一端,所述压簧一端与触压部抵靠,压簧另一端与所述牙套抵靠,所述压杆另一端穿过穿孔与固定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刺线机构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固定在所述绷线机构上,所述刺针固定在所述安装件中,所述刺针设置为至少两列,每一列刺针设置为至少两根,刺针的一端设置连接所述测试仪的连接导线,刺针的另一端为可刺入所述产品导线的针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有刺针的针尖端部处于同一平面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每一列的刺针与相邻一列的刺针都错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刺针设置为三列,每一列刺针设置为三根,该三根刺针位于同一直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触压机构还包括第五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压头安装在所述第五升降装置上,所述第五升降装置可驱使所述第二压头触压所述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感器弹性体的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压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绷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刺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激光打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驳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弹性体2、链条机301、链条3011、链轮3012、阻挡气缸3013、工装302、框架3021、导线槽30211、模具3022、第一压头401、压头连接块402、第一升降装置403、第一固定板404、第一导柱405、限位头406、捋线齿座407、捋线齿408、第一水平位移装置409、第一楔形块410、第二楔形块411、第二水平位移装置412、第二固定板413、滑槽414、定位销415、搬送机构501、抓取夹具5011、第一支板50111、电磁铁50112、第三升降装置5012、第六水平位移装置5013、第五水平位移装置502、第一移动板5021、驱动件5022、绷线机构503、第四升降装置5031、弹性压头5032、压杆50321、压簧50322、牙套50323、限位结构5033、刺线机构504、安装件5041、刺针5042、触压机构505、第五升降装置5051、第二压头5052、气缸连接板5053、限位器5054、配重结构5055、读卡器6、激光机701、定位装置702、升降板7021、第二移动板7022、第二升降装置7023、第三水平位移装置7024、抓料装置801、X轴驱动组件8011、Y轴驱动组件8012、Z轴驱动组件8013、电磁铁夹具8014、容器802、线性导轨901、皮带传动件902、第四水平位移装置9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感器弹性体的测试设备,其主要解决的是现有的传感器弹性体测试的方式耗费大量人力,加工效率低,其测试值会因人工操作失误导致测试数据不准、数据误读、数据记录错误、分类错误等等,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测试设备采用的方案是通过在流水线上设置输送机、预压装置、测试机、分选机、激光打标机及读卡器,预压装置对产品进行弹力激活,测试机自动测试产品的电压、读卡器实现产品的电压数据的读写,分选机根据电压数据对产品进行分类,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对传感器弹性体进行激活、测试电压、标刻数据、分类操作,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1-12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感器弹性体的测试设备,用于自动化完成传感器弹性体的预压激活、压力测试、标刻数据、合格品判断、分类的流水线操作;该测试设备包括机架1、弹性体2、输送机、预压装置、五台测试机、激光打标机、多个读卡器、三台分选机及接驳机。

结合图2,所述输送机贯穿整条流水线,其包括两链条机301和多个用于装夹弹性体2的工装302。为了使该测试设备各工序的装置合理化排布,两链条机301采用四条倍速链条机两两拼接而成,且相向的两倍速链条机相互平行设置。各倍速链条机上均设有两链条3011和链轮3012协作,使放置在倍速链条机上的工装302随着链条3011传送。另外,各倍速链条机的两链条3011之间设有多个阻挡气缸3013,阻挡气缸3013可伸出活塞杆阻挡工装302继续传送,以对工装302定位在所需位置处。

结合图9,对于工装302,其包括框架3021、模具3022及IC卡(图未示),模具3022嵌接在框架3021的凹槽内,模具3022用于置放弹性体2,且该模具3022可兼容三种不同形状的弹性体2。所述IC卡设置在框架3021底部,IC卡用于读写弹性体2经所述测试机测得的数据。然后,框架3021上还设有导线槽30211,导线槽30211的数量与弹性体2匹配,导线槽30211用于装设弹性体2上的导线。

结合图3和图4,为方便后道的测试机对弹性体2进行电压测试,该测试设备设有用于激活弹性体2的弹力的预压装置。所述预压装置位于所述流水线的上游,且位于所述输送机的上方,即第一条倍速链条机A的上方。所述预压装置上设有对弹性体2进行预压激活弹力的第一压头401;第一压头401通过压头连接块402连接第一升降装置403,第一升降装置403驱动第一压头401升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装置403采用气缸结构。具体的为,第一升降装置403安装在第一固定板404上,其通过第一导柱405连接压头连接块402,压头连接块402的底面排列有第一压头401;第一升降装置403驱动第一导柱405升降运动以带动第一压头401升降运动。为了矫正弹性体2的位置,压头连接块402在第一压头401的一侧设有限位头406,限位头406跟随着压头连接块402升降运动,可对弹性体2进行位置矫正。另外,压头连接块402上还通过一捋线齿座407连接有一捋线齿408,捋线齿408连接第一水平位移装置409,通过第一水平位移装置409驱动捋线齿408水平移动以将弹性体2的导线捋进工装302的导线槽30211内,避免导线干扰弹性体2后道的测试,第一水平位移装置409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气缸结构。

为了使工装302定位在所述预压装置处;所述预压装置还包括第一楔形块410、第二楔形块411和第二水平位移装置412,第一楔形块410和第二楔形块411的倾斜面相互滑动连接,且位于上方的第一楔形块410用于抵顶工装302的底面,位于下方的第二楔形块411连接第二水平位移装置412,第二水平位移装置412驱动位于下方的第二楔形块411水平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水平位移装置412采用气缸结构。具体的为,第一固定板404的下方通过支撑柱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13,第二固定板413上设有一滑槽414,第二楔形块411的底面滑动连接在滑槽414上,且第二楔形块411的一端部连接第二水平位移装置412;第二楔形块411的顶部设有滑轨,第一楔形块410的底面滑接在第二楔形块411的滑轨上,且第一楔形块410的顶面设有定位销415,定位销415可与工装302底面的孔配合定位工装302。该预压装置的工作过程为;第一倍速链条机将带弹性体2的工装302传送至预压装置处,使工装302定位在定位销415上,然后,第二水平位移装置412驱动第二楔形块411移动,此时,第二楔形块411带动第一楔形块410移动,使其上升。第一楔形块410在上升过程中,带动工装302上升,使工装302脱离第一倍速链条机,以定位工装302。接着,第一升降装置403驱动第一压头401压弹性体2,以激活弹性体2的弹力。最后,第一水平位移装置409驱动捋线齿408将弹性体2上的导线捋进工装302内的导线槽内,完成弹性体的预压工作。接着,第二水平位移装置412驱动第二楔形块411,使第一楔形块410下降,工装302落在第一倍速链条机上,继续传送至下道工序。

结合图5,五台测试机在所述流水线的流动方向上间隔排列且位于所述流水线的中游,即第二条倍速链条机B和第三条倍速链条机C之间,每台测试机的两侧分布有第二条倍速链条机B和第三条倍速链条机C,每台测试机用于接收第二条倍速链条机B上的工装302,对工装302上弹性体2进行测试,测试完后,将工装302移送至第三条倍速链条机C,倍速链条机的布置可整体减少占用空间,提高加工效率。

所述测试机包括搬送机构501、第五水平位移装置502、绷线机构503、刺线机构504和触压机构505。

搬送机构501一方面将第二条倍速链条机B上的工装302搬至第五水平位移装置502上,另一方面将第五水平位移装置502上测完数值的工装302搬至第三条倍速链条机C上。该搬送机构501包括可作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抓取夹具5011、第三升降装置5012和第六水平位移装置5013。抓取夹具包括第一支板50111和可磁吸的电磁铁50112,电磁铁50112设置在第一支板50111的下方,用于磁吸搬运工装302;第一支板50111安装在第三升降装置5012上,第三升降装置5012采用气缸结构,通过气缸驱动第一支板50111带动电磁铁50112做升降运动。然后,第三升降装置5012连接第五水平位移装置502,第五水平位移装置502也采用气缸结构,通过气缸驱动第三升降装置5012水平移动;进而使抓取夹具5011可将第二条倍速链条机B上的工装302搬至第五水平位移装置502上,再将第五水平位移装置502上测完数值的工装302搬至第三条倍速链条机C上。

结合图8,第五水平位移装置502包括第一移动板5021和驱动件5022,第一移动板5021与测试机的机架1底板上的滑槽配合,驱动件5022为电机驱动同步带传动结构,第一移动板5021通过同步带压紧块连接同步带,以通过电机驱动第一移动板5021水平移动,使得第一移动板5021带动工装302移动,进而使得触压机构506和刺线机构504可对工装302上不同位置的弹性体2进行预压和测试。

结合图6, 绷线机构503包括第四升降装置5031和两弹性压头5032;两弹性压头5032间隔安装在第四升降装置5031上,通过第四升降装置5031驱动其做升降运动,使弹性压头5032压住绷紧弹性体2的导线。第四升降装置503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气缸结构,气缸的缸体通过支板安装在测试机的机架1上;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支板连接两弹性压头5032。另外,气缸的缸体上还设有限位结构5033,限位结构5033用来限制气缸行程。然后,弹性压头5032包括压杆50321、压簧50322和牙套50323,牙套50323固定在第四升降装置5031上,牙套50323中形成轴向穿孔,压杆50321套接在牙套50323中,压杆50321一端形成宽度大于孔径的触压部,压簧50322套接在形成触压部的压杆50321一端,压簧50322一端与触压部抵靠,压簧50322另一端与牙套50323抵靠,压杆50321另一端穿过穿孔与气缸支板连接。由于放入在工装302中的弹性体2的导线在工装302导线槽内处于自由状态,第四升降装置5031带动弹性压头5032向下运动,弹性压头5032的触压部在工装302的绷线区域对弹性体2的导线进行压绷直处理。

结合图7,刺线机构504安装在绷线机构503上,且位于两弹性压头5032之间;刺线机构504包括安装件5041和与测试仪连接的刺针5042,安装件5041固定在绷线机构503上,刺针5042固定在安装件5041中;刺针5042可随弹性压头5032作同步升降运动,弹性压头5032压住绷紧弹性体2的导线的同时,刺针5042刺入弹性体2的导线;另外,刺针5042设置为三列,每一列刺针5042设置为三根,三根刺针5042位于同一直线上;刺针5042的一端设置连接所述测试仪的连接导线,刺针5042的另一端为可刺入弹性体2的导线的针尖。所有刺针5042的针尖端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每一列的刺针5042与相邻一列的刺针5042都错开设置。刺针5042的排布方式使刺针5042刺入导线内既不伤害导线体里面的铜丝又能刺入位置精准、测出数据不波动,产生的电阻小且电阻稳定(0.01欧姆,几乎不影响电压数值),刺线机构504可重复利用,寿命达20万次。

结合图8,触压机构505包括第五升降装置5051和第二压头5052,第一移动板5021移动工装302至第二压头5052下方,第二压头5052可触压弹性体。具体的为,第五升降装置5051采用气缸结构,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测试机的机架1的顶板上,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气缸连接板5053,气缸连接板5053的顶面连接限位器5054,限位器5054可限制气缸的行程;气缸连接板5053的底面通过导柱连接配重结构5055,配重结构为配重块框架承接一配重块,配重结构5055起配重作用,使第二压头5052触压弹性体2;然后第二压头5052安装在配重块框架的顶板上;配重块框架跨越测试机的底板。

另外,第三条倍速链条机C上对应的每台测试机处均安装有一读卡器6。读卡器6用于读写工装302上的IC卡数据。

测试机的工作过程为:工装302在第二条倍速链条机B上移动到各个压力测试机待移动区域后被阻挡气缸3013阻挡,搬送机构501将工装302搬送到第一移动板5021上。第一移动板5021在电机带动下移动到弹性压头5032下方,绷线机构的弹性压头5032将弹性体2的导线绷直,刺线机构504刺入导线,同时第二压头5052压弹性体2,刺线机构504测试是否导通,如果不导通弹性压头5032会再压一次,依然不导通将不继续进一步测试。刺线的同时也对线序是否正确进行判断,如果线序不对,软件根据现有线序进行软件部分调整,使之适应现在线序。弹性压头5032压完弹性体2后,精密测试仪上的数值一般不回零,为了保证所有弹性体2都是在零的基础上测试,软件会对精密测试仪进行至零处理。至零后弹性压头5032再一次压弹性体2后回位,第四升降装置5031回位,测试数据会被PLC记录,显示器上会显示当前测试数据。第一移动板5021带动工装302移动到下个位置,下一个弹性体2按上述测试,直到四个弹性体2都被测试完成。搬送机构501会将工装302搬送到第三条倍速链条机C上。PLC将刚才测得的四组数据传给第三条倍速链条机C上的读卡器6,读卡器6写入工装302下方的IC卡里。

结合图10,所述激光打标机包括激光机701和定位装置702。定位装置702具有升降板7021和第二移动板7022,第二移动板7022通过移动副连接升降板7021,升降板7021通过连接第二升降装置7023驱动其升降运动,第二升降装置7023采用气缸结构。第二移动板7022通过连接第三水平位移装置7024驱动其水平运动,且第二移动板7022的顶面用于抵顶工装302的底面;激光机701位于第二移动板7022的上方。压力和电压测试后的工装302移动到激光达标位置,阻挡气缸3013将工装302阻挡住,然后第二升降装置7023将工装302升起一定高度,接着,第三水平位移装置7024将工装302移动到指定位置,激光机701对弹性体2进行数值达标。数值由读卡器6通过对工装302下方的IC卡进行读取数值,再由激光机701打在弹性体2上。第一个弹性体2打好后,第二移动板7022移动一定距离,打第二个弹性体,直到四个弹性体都打完后,升降板7021下降,阻挡气缸3013下降,工装302继续移动至第四条倍速链条机D上。

结合图11,三台分选机在所述流水线的流动方向上间隔排列且位于所述流水线的下游,每个分选机根据每个弹性体2的电压数据对每个弹性体2进行分类。该分选机包括抓料装置801及多个置放弹性体2的容器802。抓料装置801具有X轴驱动组件8011、Y轴驱动组件8012、Z轴驱动组件8013及电磁铁夹具8014;X轴驱动组件8011和Y轴驱动组件8012均采用直线导轨组,Y轴驱动组件8012的导轨连接在X轴驱动组件8011的移动端上,在X轴驱动组件8011的驱动下沿X轴移动。Z轴驱动组件8013采用气缸结构,气缸的缸体连接在Y轴驱动组件8012的移动端上,在Y轴驱动组件8012的驱动下沿Y轴移动。电磁铁夹具8014连接在Z轴驱动组件8013的移动端上,即气缸的活塞杆上,在Z轴驱动组件8013的驱动下沿Z轴移动,以将弹性体从第四条倍速链条机D搬运至相应的容器802中进行分类。一台分选机有六种容器802,每种容器802代表不同数值范围。容器802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与下层中间通过隔板隔住,下层带底,上层不带底。下层容器802未满料时,隔板拉开,弹性体2掉入到下层容器内,下层一旦满料,隔板推进去。工人把下层容器802收走,上层容器802依然可以接料。空的下层容器802放进来后,隔板又可以拉开,物料掉入下层容器802内。该分选机是通过第四条倍速链条机D上的读卡器6对工装302下方的IC卡进行读取数据后,判断每种弹性体2应该属于哪个容器802。通过抓料装置801把弹性体2抓取到不同容器802内,以完成分类工序。

结合图12,该传感器弹性体的测试设备还包括一位于第一条倍速链条机A和第四条倍速链条机D之间的接驳机,接驳机使分选后的空工装在链条机之间循环输送。所述接驳机包含线性导轨901、皮带传动件902及第四水平位移装置903;皮带传动件902的顶面用于接收空工装302,其底面滑接在线性导轨901上,且连接第四水平位移装置903;皮带传动件903由电机、同步轮、同步带、平皮带、惰轮组成,电机带动皮带传动,将空工装302从第四条倍速链条机D,在摩擦力作用下移动到皮带上。第四水平位移装置903采用气缸结构,气缸驱动皮带传动件903在线性导轨901上滑动,以将空工装302运输至第一条倍速链条机A上。

该测试设备的整体运动过程为:空工装302在第一条倍速链条机A上运动,工人在上料区域将带导线的弹性体2摆在工装302上。工装302经过预压装置后,弹性体2被预先压一次。工装302移动到测试机进行压力和电压测试,搬送机构501把第二条倍速链条机B上的工装302搬送到测试机上,同时将已测好的工装302搬送到第三条倍速链条机C上。测试机对弹性体2进行测试。已测好的工装302经过第三倍速链条机上的读卡器6写入测试数据。工装302移动到激光打标机处,阻挡气缸3013阻止工装3013前进。此处读卡器6先读取每个弹性体2测试值,传输给激光机701,定位装置702先将工装302升起,激光机701对弹性体2进行一一打标数值,打好后,工装302下降到第三条倍速链上,阻挡气缸3013下降,工装302移动到分选装置处。分选装置处的读卡器6读取弹性体2测试数据后抓料装置801同时抓取四个弹性体2,分别投入到对应范围的容器802内,空工装302移动到第四条倍速链条机D与接驳机交界位置时,读卡器6对每个空工装302上的IC数据进行抹除,方便循环利用。接驳机将空工装302搬送到第一条倍速链条机A上,工人再将弹性体2放入空工装302上,循环上述步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