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母水表箱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0355发布日期:2019-02-10 22:43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子母水表箱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子母水表箱盖。



背景技术:

复式水表是目前国内较为普遍使用的一种计量器具,其计量量程宽,是该类水表较为突出的特点。我们所说的子母水表,应当称之为复式水表或者组合式水表。也就是大口径水表和小口径水表合二为一的新式水表,其实,这类水表在我们国家早在40、50年代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使用了,当时是分离的两台水表进行同时计量。但随着各水司对水费回收或售水量的要求,国内各水表生产企业有都该类水表进行的新的发展和改造,将以往的两台水表合为一台水表其主要是由水平螺翼式大口径水表后面加装流量控制阀,旁通连接小口径旋翼式表组成。

当子母水表室外安装时,一般安装在水表井中,在冬季由于现有的水表箱盖无保温措施,易造成子母水表冻裂;同时现有的水表箱盖还存在强度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子母水表箱盖。

一种子母水表箱盖,包括井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圈由环板、井圈板组成,所述环板固定在井圈板底部的外侧,所述井圈板的中部设有与井盖相配合的台阶,所述井盖包括盖板、加强筋、内圈板、外圈板,所述外圈板固定在盖板外侧的下部,所述盖板中心处的下部固定有内圈板,所述内圈板和外圈板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所述加强筋的上部与盖板相连接,所述盖板、加强筋、内圈板上固定有爪钉,所述外圈板内的区域浇筑混合有钢纤维的混凝土,所述井盖插入到井圈板内,所述外圈板搭在所述台阶上,所述井圈板的内壁上固定有圆环形的托板,所述托板上放置有保温板。

优选地,所述保温板与内圈板之间设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环板上设有若干个船形通孔。

优选地,所述盖板、混凝土上设有连通的检修孔。

优选地,所述保温板上设有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子母水表安装在井圈下部的水表井中,当需要进行检修或其他需要打开井盖的操作时,用钩子插入检修孔中,拉起井盖,在打开保温板即可。通过设置混合有钢纤维的混凝土,使得井盖的强度大大增强,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安全性好的优点;通过设置保温板,增加保温性能,避免冬季子母水表被冻坏;通过设置加强筋和内圈板,能够进一步加强井盖的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子母水表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圈,2、外圈板,3、圆板,4、加强筋,5、内圈板,6、下支撑,7、爪钉,8、托板,9、检修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一种子母水表箱盖,包括井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圈由环板1、井圈板2组成,所述环板1固定在井圈板2底部的外侧,所述井圈板2的中部设有与井盖相配合的台阶,所述井盖包括盖板3、加强筋6、内圈板7、外圈板10,所述外圈板10固定在盖板3外侧的下部,所述盖板3中心处的下部固定有内圈板7,所述内圈板7和外圈板10之间通过加强筋6连接,所述加强筋6的上部与盖板3相连接,所述盖板3、加强筋6、内圈板7上固定有爪钉4,所述外圈板10内的区域浇筑混合有钢纤维的混凝土5,所述井盖插入到井圈板2内,所述外圈板10搭在所述台阶上,所述井圈板2的内壁上固定有圆环形的托板9,所述托板9上放置有保温板8。

所述保温板8与内圈板7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环板1上设有若干个船形通孔。

所述盖板3、混凝土5上设有连通的检修孔。

所述保温板8上设有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子母水表安装在井圈下部的水表井中,当需要进行检修或其他需要打开井盖的操作时,用钩子插入检修孔中,拉起井盖,在打开保温板8即可。通过设置混合有钢纤维的混凝土5,使得井盖的强度大大增强,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安全性好的优点;通过设置保温板8,增加保温性能,避免冬季子母水表被冻坏;通过设置加强筋6和内圈板7,能够进一步加强井盖的机械强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