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光声光谱法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9712发布日期:2019-05-03 19:1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光声光谱法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声光谱法检测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拆装的光声光谱法检测仪。



背景技术:

光声光谱技术是一种研究物质吸收光谱的新技术,是基于光声(PA)效应的一种光谱技术,早在1880年,Bell就通过通讯实验发现了光声效应并做了报道,但因理论与技术的限制此后半个多世纪光声效应的应用未能得到发展,直到激光的问世光声效应的应用才得以迅速发展,光声光谱技术作为光谱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传统光谱学不同的是该技术探测的不是光与组织相互作用后的光信号而是声信号,从而克服了传统光谱法在样品分析中存在的诸多困难,作为现代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光声光谱技术克服了组织散射特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为生物组织样品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灵敏度高、样品可不经预处理的无损有效检测方法,而一般的光声光谱技术中用到的光声光谱法检测仪,由于检测仪外侧的箱体限制和其内部固定结构复杂,当内部装置损坏时,很难将内部损坏的设备取出进行维修,而且普通的检测仪由于内部结构紧凑使得散热效果差,装置在工作时容易产生大量热量,影响装置正常工作等,所以急需一种新型的便于拆装的光声光谱法检测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光声光谱法检测仪,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的光声光谱技术中用到的光声光谱法检测仪,由于检测仪外侧的箱体限制和其内部固定结构复杂,当内部装置损坏时,很难将内部损坏的设备取出进行维修,而且普通的检测仪由于内部结构紧凑使得散热效果差,装置在工作时容易产生大量热量,影响装置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光声光谱法检测仪,包括检测仪本体、外箱体、安装块、减震垫、散热板、支撑隔离柱、固定底板、限位固定板、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弹性垫、转轴、转轮、固定球、外箱体底板、凹槽、缓冲海绵、减震板、固定减震弹簧、箱盖、固定扣和卡块,所述检测仪本体外侧安装有外箱体,所述外箱体与检测仪本体之间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下端安装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下端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下端安装有支撑隔离柱,所述支撑隔离柱下端通过焊接固定有固定球,所述固定球上端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下端安装有限位固定板,所述限位固定板内部均匀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一侧对应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一侧与第一固定孔之间的连接槽内部两侧均安装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一侧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两侧均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一侧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下端安装有外箱体底板,所述外箱体底板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检测仪本体一侧安装有缓冲海绵,所述缓冲海绵一侧安装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一侧连接有固定减震弹簧,所述固定减震弹簧一侧安装有箱盖,所述箱盖一侧安装有固定扣。

优选的,所述检测仪本体两侧和外箱体一侧均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和缓冲海绵内部均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隔离柱的长度大于固定底板的厚度和凹槽的深度的总和。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固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等于固定球的直径,所述第二固定孔的直径等于支撑隔离柱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位置与固定球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限位固定板,通过前后移动限位固定板,使其内部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与支撑隔离柱和固定球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固定底板从而便于取出监测仪本体进行维修更换,通过外箱体底板上的凹槽与固定球连接,便于进一步固定固定球,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再通过转轴和卡块作用,便于固定限位固定板,避免限位固定板来回移动影响装置正常工作。

2、设置有固定底板,通过其上端的减震垫作用,便于吸收检测仪本体对固定底板的震动压力,避免固定底板受压过大对检测仪造成损伤,通过其上端的散热板和支撑隔离柱将散热板和固定底板进行隔离,便于提高装置的散热能力。

3设置有缓冲海绵,通过其与减震板和固定减震弹簧连接,便于吸收装置与外界碰撞时产生的震动,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再通过缓冲海绵内部开设有散热孔,便于提高装置内部的散热能力,再通过固定减震弹簧的弹性作用,便于进一步固定外箱体内部检测仪本体,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底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限位固定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减震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检测仪本体;2、外箱体;3、安装块;4、减震垫;5、散热板;6、支撑隔离柱;7、固定底板;8、限位固定板;9、第一固定孔;10、第二固定孔;11、弹性垫;12、转轴;13、转轮;14、固定球;15、外箱体底板;16、凹槽;17、缓冲海绵;18、减震板;19、固定减震弹簧;20、箱盖;21、固定扣;2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光声光谱法检测仪,包括检测仪本体1、外箱体2、安装块3、减震垫4、散热板5、支撑隔离柱6、固定底板7、限位固定板8、第一固定孔9、第二固定孔10、弹性垫11、转轴12、转轮13、固定球14、外箱体底板15、凹槽16、缓冲海绵17、减震板18、固定减震弹簧19、箱盖20、固定扣21和卡块22,检测仪本体1外侧安装有外箱体2,为了便于携带拿取检测仪本体1和外箱体2,检测仪本体1两侧和外箱体2一侧均安装有把手,外箱体2与检测仪本体1之间安装有安装块3,安装块3下端安装有减震垫4,减震垫4下端安装有散热板5,散热板5下端安装有支撑隔离柱6,支撑隔离柱6下端通过焊接固定有固定球14,固定球14上端安装有固定底板7,固定底板7下端安装有限位固定板8,限位固定板8内部均匀开设有第一固定孔9,第一固定孔9一侧对应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0,为了便于安装固定底板7,第一固定孔9的直径大于第二固定孔10的直径,第一固定孔9的直径等于固定球14的直径,第二固定孔10的直径等于支撑隔离柱6的直径,第二固定孔10一侧与第一固定孔9之间的连接槽内部两侧均安装有弹性垫11,弹性垫11一侧安装有转轴12,转轴12两侧均安装有卡块22,卡块22一侧连接有转轮13,转轮13下端安装有外箱体底板15,外箱体底板15上端开设有凹槽16,为了便于将散热板5与固定底板7进行隔离,支撑隔离柱6的长度大于固定底板7的厚度和凹槽16的深度的总和,为了便于固定固定球14,凹槽16的位置与固定球14的安装位置相对应,检测仪本体1一侧安装有缓冲海绵17,为了提高装置的散热效果,散热板5和缓冲海绵17内部均开设有散热孔,缓冲海绵17一侧安装有减震板18,减震板18一侧连接有固定减震弹簧19,固定减震弹簧19一侧安装有箱盖20,箱盖20一侧安装有固定扣2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装置进行检测工作时,首先通过固定底板7上端的安装块3将检测仪本体1进行安装,接着通过检测仪本体1两端的把手将其放入外箱体2内部使得固定底板7下端,使得支撑隔离柱6和固定球14穿过限位固定板8内部的第一固定孔9与外箱体底板15上对应的凹槽16进连接,接着推动限位固定板8使得支撑隔离柱6进入第二固定孔10中,由于第二固定孔10的体积小于支撑隔离柱6下端的固定球14的体积从而将固定底板7进固定,利用第一固定孔9和第二固定孔10之间的弹性垫11作用,避免支撑隔离柱6来回移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然后通过转轴12转动转轮13使得卡块22转动进而固定限位固定板8,避免限位固定板8在运输时来回移动,当内部装置需要更换维修时,通过转轴12转动转轮13,使得卡块22转动松开,接着拉动限位固定板8使得支撑隔离柱6进入第一固定孔9中,然后通过检测仪本体1两端的把手将检测仪本体1取出进行维修,使用更加方便,当装置工作产生热量时,利用固定底板7上端的支撑隔离柱6将散热板5和固定底板7进行隔离,使得热量通过散热板5和固定底板7之间的缝隙进行疏散,便于提高装置的散热能力,当装置与外界发生碰撞时,通过外箱体2内部的减震板4和固定减震弹簧19作用,吸收装置与外界碰撞时产生的震动,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