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门行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9891发布日期:2019-02-01 20:0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闸门行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闸门行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单吊点闸门主要通过单缸进行启闭控制,为避免闸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通常需要对闸门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现有的监控设备主要通过在控制柜上开孔,再通过螺钉将监控仪表固定在控制柜上,但是,在控制柜上开孔后,会破坏控制柜的完整性,导致控制柜的防护等级降低,电磁兼容性变差,且监控仪表使用的线路较长,需要进行接线等操作,维修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闸门行程检测装置,能够避免破坏控制柜的完整性,保持控制柜的防护等级和电磁兼容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闸门行程检测装置,包括行程检测器,还包括控制分析器,所述行程检测器与控制分析器电连接,所述行程检测器用于实时检测闸门的运行位置;

所述控制分析器包括壳体、底板和面板,所述壳体通过底板固定在控制柜的内部,所述底板通过电气导轨与控制柜相连接;

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源、CPU、继电器,所述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器,若干状态指示键和若干控制键,所述CPU、继电器和显示器均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继电器、显示器、控制键、状态指示键均与CPU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若干输出端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24路输出端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六个状态指示键和三个控制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与底板通过卡槽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板和电气导轨通过自复位拨栓卡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状态指示键选用发光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闸门行程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底板和面板,壳体通过底板固定在控制柜的内部,底板通过电气导轨与控制柜相连接,不需要在控制柜中开孔,能够保持控制柜的完整性,进而保持控制柜的防护等级和电磁兼容性。

(2)本实用新型中的闸门行程检测装置,显示器选用五个数码管进行显示,显示分辨率更高;通过状态指示键指示确定状态:全关、全开、预置等,能够快速清楚的对闸门的状态进行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闸门行程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闸门行程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中:1-控制分析器,2-壳体,3-底板,4-面板,5-CPU,6-继电器,7-显示器,8-状态指示键,9-控制键,10-输出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闸门行程检测装置,包括行程检测器和控制分析器1,行程检测器与控制分析器1电连接,行程检测器用于实时检测闸门的运行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分析器1进行处理、显示和控制。

控制分析器1包括壳体2、底板3和面板4,壳体2通过底板3固定在控制柜的内部,底板3通过电气导轨与控制柜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2与底板3通过卡槽连接,底板3和电气导轨通过自复位拨栓卡紧,电气导轨的长度为35mm,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电气导轨的长度;壳体2选用长度为73.5mm、宽度为72mm、高度为62.2mm的立方体。

壳体2上设置有若干输出端子10,本实施例中,壳体2上设置的输出端子10最多为24路,各端子10之间的间距为5.08mm。

参见图3所示,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电源、CPU5、继电器6,面板4上设置有显示器7,若干状态指示键8和若干控制键9,CPU5、继电器6和显示器7均与电源相连接,继电器6和显示器7、控制键9、状态指示键8均与CPU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器7选用长度为39mm、宽度为12mm的矩形框,其内部设置有五位数码管,面板4上设置有六个状态指示键8和三个控制键9,状态指示键8选用发光二极管,用于指示确定状态:全关、全开、预置等;控制键9的功能和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控制键9的功能为“设置”、“加一”、“确认”,通过不同的组合完成菜单的选择及内容设置,对导轨式行程检测装置的具体参数进行设定。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