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7258发布日期:2019-01-13 17:5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



背景技术:

房屋装修污染较为严重,需要对室内的空气进行监测,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就是用于室内的空气质量监测,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室内的空气是否符合标准。

但是目前的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移动位置,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上的感应导向不是很好,小车发生碰撞不能及时的倒退,并且小车上的防撞效果不好,会导致小车破损,并且小车不能将室内的空气吸进设备内部,空气中有些物质难以被检测到,这样就不能很准确的监测室内的空气。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其结构包括监测主机、警示灯、维修门、移动轮,所述监测主机上端设有警示灯,所述维修门安装在监测主机前表面,所述移动轮安装在监测主机底端。

所述监测主机包括主机外壳、驱动机构、主传动机构、进气机构、监测机构、通电机构、碰撞导向机构、防撞机构,所述主机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末端与主传动机构下端相焊接并且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末端与移动轮位于同一圆并且心机械连接,所述主传动机构上端与进气机构末端活动连接,所述进气机构下端与监测机构上端相连接,所述监测机构中部固定安装在主传动机构中端并且活动连接,所述监测机构中部与通电机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通电机构上端与警示灯相焊接,所述碰撞导向机构首端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首端内部,所述碰撞导向机构末端与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防撞机构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内部末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马达、马达轴、轴座、驱动蜗杆、旋转齿轮、驱动齿轮、固定圆块、移动框架,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内部底面,所述驱动马达与马达轴机械连接,所述马达轴贯穿于轴座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轴座底面固定焊接于主机外壳内部底面,所述驱动蜗杆首端与马达轴末端相焊接并且机械连接,所述驱动蜗杆与旋转齿轮相啮合,所述旋转齿轮与移动轮位于同一圆心并且机械连接,所述驱动蜗杆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上设有固定圆块,所述固定圆块安装在移动框架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移动杆、移动轴、牵引板、移动盘、第一固定块、轴轨,所述移动杆下端与移动框架上表面相焊接并且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杆上端固定安装在移动轴上并且活动连接,所述移动轴安装在牵引板中部,所述牵引板上端固定安装有移动盘,所述移动盘中部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移动盘安装在轴轨上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块与进气机构首端相连接,所述牵引板中端与监测机构中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进气机构包括一字杆、固定旋转轴、第二固定块、滑块、固定滑板、连动杆、锯齿圆盘、螺旋杆、进气扇叶,所述一字杆首端内部安装有第一固定块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一字杆中端固定设有固定旋转轴,所述一字杆末端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固定块安装于滑块下端,所述滑块安装在固定滑板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滑块上端与连动杆下端固定安装,所述连动杆上端固定安装在锯齿圆盘上并且活动连接,所述锯齿圆盘与螺旋杆末端相啮合,所述螺旋杆首端焊接有进气扇叶并且机械连接,所述进气扇叶下端与监测机构上端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检测箱、检测器、拉杆、密封圈、滑轨、出气管、通磁圆块、旋转磁块、转动盘,所述检测箱上端与进气扇叶下端相连接,所述检测箱内部安装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与拉杆首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末端固定安装在牵引板中端并且活动连接,所述拉杆中部通过密封圈贯穿于检测箱内部中端,所述检测器下端安装在滑轨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检测箱内部,所述出气管上端与检测箱底部相连接,所述出气管下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主机外壳内部下端,所述通磁圆块与检测器电连接,所述通磁圆块安装在旋转磁块右端并且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磁块焊接于转动盘外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转动盘与通电机构下端活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通电机构包括皮带、旋转盘、联动杆、通电转盘、通电磁盘、通电导线、导电板,所述旋转盘通过皮带与正下方的转动盘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盘通过联动杆与通电转盘活动连接,所述通电转盘安装在通电磁盘内部并且活动连接,所述通电磁盘通过通电导线与导电板电连接,所述导电板上端与警示灯下端想焊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碰撞导向机构包括橡胶垫、推杆、气压室、缓冲弹簧、受力杆、按钮、导向控制器、软导线,所述橡胶垫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主机外壳首端,所述橡胶垫与推杆首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末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气压室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推杆末端与缓冲弹簧首端想焊接,所述缓冲弹簧末端与受力杆首端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杆首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气压室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受力杆末端位于按钮左侧,所述按钮安装在导向控制器左端,所述导向控制器通过软导线与驱动马达电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撞机构包括固定座、减振弹簧、固定管套、连接杆、橡胶球、橡胶板,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末端内部,所述固定座一侧表面与减振弹簧首端相焊接,所述减振弹簧安装在固定管套内部,所述减振弹簧末端与连接杆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橡胶球固定连接,所述橡胶球外表面与橡胶板相贴合,所述橡胶板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末端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通过开启启动驱动马达使得马达轴转动,这时驱动蜗杆跟着转动,与驱动蜗杆相啮合的旋转齿轮旋转,带动了移动轮旋转,这时监测主机在室内移动,对室内空气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与驱动蜗杆相啮合的驱动齿轮旋转,使得驱动齿轮上的固定圆块带动了移动框架移动,这时移动杆跟着移动,使得移动轴右移,带动了牵引板中端右移,这时牵引板上端的移动盘在轴轨内部下降,通过第一固定块的固定,这时一字杆首端下降,通过一字杆中部的固定旋转轴的作用,这时一字杆末端上升,通过第二固定块的固定作用,使得滑块在固定滑板内部上升,带动连动杆运行,通过连动杆的联动功能使得锯齿圆盘旋转,与锯齿圆盘相啮合的螺旋杆开始转动,带动了进气扇叶进行旋转,将室内的空气排进检测箱内部,通过检测箱内部的检测器进行检测,通过牵引板中部带动拉杆移动,这时拉杆带动检测器在滑轨上进行移动,对检测箱内部的空气进行更加全方位的检测,如果检测器检测到异常情况,通过数据处理,通磁圆块通电,带动了旋转磁块旋转,这时转动盘跟着旋转,通过皮带的传动使得旋转盘旋转,通过联动杆的联动功能使得通电转盘旋转,使得通电磁盘通电,这时通过通电导线将电能传递给导电板,警示灯得电工作,提醒监测人员,空气质量有异常;当小车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监测主机车头碰撞的情况,碰撞到橡胶垫,使得推杆移动,在气压室内部运行,通过缓冲弹簧进行缓冲,同时受力杆移动,触碰到按钮,这时导向控制器开启,通过软导线控制驱动马达进行反转,将监测主机倒退出;防撞机构保护监测主机车尾,确保监测主机在碰撞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破损的情况。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进气机构将空气排进监测机构内部进行检测,确保空气中所含的物质都能被检测到,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通过监测机构可以移动,对空气检测更加全面,准确;监测主机在进行监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碰撞导向机构可以使得监测主机在车头发生碰撞的时候控制驱动机构反转,将监测主机倒出,确保监测主机正常移动,通过防撞机构保护监测主机车尾,防止监测主机在碰撞过程中发生破损的情况。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的防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监测主机-1、警示灯-2、维修门-3、移动轮-4、主机外壳-11、驱动机构-12、主传动机构-13、进气机构-14、监测机构-15、通电机构-16、碰撞导向机构-17、防撞机构-18、驱动马达-121、马达轴-122、轴座-123、驱动蜗杆-124、旋转齿轮-125、驱动齿轮-126、固定圆块-127、移动框架-128、移动杆-131、移动轴-132、牵引板-133、移动盘-134、第一固定块-135、轴轨-136、一字杆-141、固定旋转轴-142、第二固定块-143、滑块-144、固定滑板-145、连动杆-146、锯齿圆盘-147、螺旋杆-148、进气扇叶-149、检测箱-151、检测器-152、拉杆-153、密封圈-154、滑轨-155、出气管-156、通磁圆块-157、旋转磁块-158、转动盘-159、皮带-161、旋转盘-162、联动杆-163、通电转盘-164、通电磁盘-165、通电导线-166、导电板-167、橡胶垫-171、推杆-172、气压室-173、缓冲弹簧-174、受力杆-175、按钮-176、导向控制器-177、软导线-178、固定座-181、减振弹簧-182、固定管套-183、连接杆-184、橡胶球-185、橡胶板-18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其结构包括监测主机1、警示灯2、维修门3、移动轮4,所述监测主机1上端设有警示灯2,所述维修门3安装在监测主机1前表面,所述移动轮4安装在监测主机1底端。

所述监测主机1包括主机外壳11、驱动机构12、主传动机构13、进气机构14、监测机构15、通电机构16、碰撞导向机构17、防撞机构18,所述主机外壳11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12,所述驱动机构12末端与主传动机构13下端相焊接并且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12末端与移动轮4位于同一圆并且心机械连接,所述主传动机构13上端与进气机构14末端活动连接,所述进气机构14下端与监测机构15上端相连接,所述监测机构15中部固定安装在主传动机构13中端并且活动连接,所述监测机构15中部与通电机构16下端活动连接,所述通电机构16上端与警示灯2相焊接,所述碰撞导向机构17首端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11首端内部,所述碰撞导向机构17末端与驱动机构12电连接,所述防撞机构18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11内部末端,所述驱动机构12包括驱动马达121、马达轴122、轴座123、驱动蜗杆124、旋转齿轮125、驱动齿轮126、固定圆块127、移动框架128,所述驱动马达121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11内部底面,所述驱动马达121与马达轴122机械连接,所述马达轴122贯穿于轴座123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轴座123底面固定焊接于主机外壳11内部底面,所述驱动蜗杆124首端与马达轴122末端相焊接并且机械连接,所述驱动蜗杆124与旋转齿轮125相啮合,所述旋转齿轮125与移动轮4位于同一圆心并且机械连接,所述驱动蜗杆124与驱动齿轮126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126上设有固定圆块127,所述固定圆块127安装在移动框架128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主传动机构13包括移动杆131、移动轴132、牵引板133、移动盘134、第一固定块135、轴轨136,所述移动杆131下端与移动框架128上表面相焊接并且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杆131上端固定安装在移动轴132上并且活动连接,所述移动轴132安装在牵引板133中部,所述牵引板133上端固定安装有移动盘134,所述移动盘134中部设有第一固定块135,所述移动盘134安装在轴轨136上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块135与进气机构14首端相连接,所述牵引板133中端与监测机构15中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机构14包括一字杆141、固定旋转轴142、第二固定块143、滑块144、固定滑板145、连动杆146、锯齿圆盘147、螺旋杆148、进气扇叶149,所述一字杆141首端内部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35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一字杆141中端固定设有固定旋转轴142,所述一字杆141末端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143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固定块143安装于滑块144下端,所述滑块144安装在固定滑板145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滑块144上端与连动杆146下端固定安装,所述连动杆146上端固定安装在锯齿圆盘147上并且活动连接,所述锯齿圆盘147与螺旋杆148末端相啮合,所述螺旋杆148首端焊接有进气扇叶149并且机械连接,所述进气扇叶149下端与监测机构15上端相连接,所述监测机构15包括检测箱151、检测器152、拉杆153、密封圈154、滑轨155、出气管156、通磁圆块157、旋转磁块158、转动盘159,所述检测箱151上端与进气扇叶149下端相连接,所述检测箱151内部安装有检测器152,所述检测器152与拉杆153首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153末端固定安装在牵引板133中端并且活动连接,所述拉杆153中部通过密封圈154贯穿于检测箱151内部中端,所述检测器152下端安装在滑轨155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滑轨155固定安装在检测箱151内部,所述出气管156上端与检测箱151底部相连接,所述出气管156下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主机外壳11内部下端,所述通磁圆块157与检测器152电连接,所述通磁圆块157安装在旋转磁块158右端并且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磁块158焊接于转动盘159外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转动盘159与通电机构16下端活动连接,所述通电机构16包括皮带161、旋转盘162、联动杆163、通电转盘164、通电磁盘165、通电导线166、导电板167,所述旋转盘162通过皮带161与正下方的转动盘159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盘162通过联动杆163与通电转盘164活动连接,所述通电转盘164安装在通电磁盘165内部并且活动连接,所述通电磁盘165通过通电导线166与导电板167电连接,所述导电板167上端与警示灯2下端想焊接,所述碰撞导向机构17包括橡胶垫171、推杆172、气压室173、缓冲弹簧174、受力杆175、按钮176、导向控制器177、软导线178,所述橡胶垫171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主机外壳11首端,所述橡胶垫171与推杆172首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172末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气压室173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推杆172末端与缓冲弹簧174首端想焊接,所述缓冲弹簧174末端与受力杆175首端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杆175首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气压室173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受力杆175末端位于按钮176左侧,所述按钮176安装在导向控制器177左端,所述导向控制器177通过软导线178与驱动马达121电连接,所述防撞机构18包括固定座181、减振弹簧182、固定管套183、连接杆184、橡胶球185、橡胶板186,所述固定座181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11末端内部,所述固定座181一侧表面与减振弹簧182首端相焊接,所述减振弹簧182安装在固定管套183内部,所述减振弹簧182末端与连接杆184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84与橡胶球185固定连接,所述橡胶球185外表面与橡胶板186相贴合,所述橡胶板186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11末端表面。

通过开启启动驱动马达121使得马达轴122转动,这时驱动蜗杆124跟着转动,与驱动蜗杆124相啮合的旋转齿轮125旋转,带动了移动轮4旋转,这时监测主机1在室内移动,对室内空气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与驱动蜗杆124相啮合的驱动齿轮126旋转,使得驱动齿轮126上的固定圆块127带动了移动框架128移动,这时移动杆131跟着移动,使得移动轴132右移,带动了牵引板133中端右移,这时牵引板133上端的移动盘134在轴轨136内部下降,通过第一固定块135的固定,这时一字杆141首端下降,通过一字杆141中部的固定旋转轴142的作用,这时一字杆141末端上升,通过第二固定块143的固定作用,使得滑块144在固定滑板145内部上升,带动连动杆146运行,通过连动杆146的联动功能使得锯齿圆盘147旋转,与锯齿圆盘147相啮合的螺旋杆148开始转动,带动了进气扇叶149进行旋转,将室内的空气排进检测箱151内部,通过检测箱151内部的检测器152进行检测,通过牵引板133中部带动拉杆153移动,这时拉杆153带动检测器152在滑轨155上进行移动,对检测箱151内部的空气进行更加全方位的检测,如果检测器152检测到异常情况,通过数据处理,通磁圆块157通电,带动了旋转磁块158旋转,这时转动盘159跟着旋转,通过皮带161的传动使得旋转盘162旋转,通过联动杆163的联动功能使得通电转盘164旋转,使得通电磁盘165通电,这时通过通电导线166将电能传递给导电板167,警示灯2得电工作,提醒监测人员,空气质量有异常;当小车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监测主机1车头碰撞的情况,碰撞到橡胶垫171,使得推杆172移动,在气压室173内部运行,通过缓冲弹簧174进行缓冲,同时受力杆175移动,触碰到按钮176,这时导向控制器177开启,通过软导线178控制驱动马达121进行反转,将监测主机1倒退出;防撞机构18保护监测主机1车尾,确保监测主机1在碰撞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破损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振弹簧是常用的弹性原件,广应用于各种振动设备,具有稳定性好、噪音低、隔振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减振弹簧有压缩弹簧,橡胶弹簧,复合弹簧,空气囊弹簧等等。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移动位置,室内智能环境监测小车上的感应导向不是很好,小车发生碰撞不能及时的倒退,并且小车上的防撞效果不好,会导致小车破损,并且小车不能将室内的空气吸进设备内部,空气中有些物质难以被检测到,这样就不能很准确的监测室内的空气,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驱动机构12、主传动机构13、进气机构14、监测机构15、通电机构16、碰撞导向机构17、防撞机构18,通过进气机构14将空气排进监测机构15内部进行检测,确保空气中所含的物质都能被检测到,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通过监测机构15可以移动,对空气检测更加全面,准确;监测主机1在进行监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碰撞导向机构17可以使得监测主机1在车头发生碰撞的时候控制驱动机构12反转,将监测主机1倒出,确保监测主机1正常移动,通过防撞机构18保护监测主机1车尾,防止监测主机1在碰撞过程中发生破损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