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称重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8604发布日期:2019-03-30 08:2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称重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称重配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称重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配料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某些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在化工、建筑、制药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在冶金行业中,多种粉料的配料过程中,通常采取每种粉料单独称重,等所有粉料均称重完成后,再将其混合并利用搅拌器对其进行搅拌处理,这种配料过程,效率较低,称重不精确,容易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

很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各种物料的重量和比例,以满足生产的需要。现有的称重装置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料斗固定在秤台上。秤台是一个整体。调整好以后不能拆开或移动料斗。如果拆开或移动则需要重新调整。另一种是把料斗放在平台秤上。这种方式在需要移走料斗时需要先将料斗升起离开平台秤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筛选效果佳、便于移动的自动称重配料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称重配料装置,包括真空机、称重装置、支架、集料斗装置、移动装置和PLC控制器,所述真空机与称重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称重装置安装在支架上,所述集料斗装置安装在称重装置的下端部,所述移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支架的底端部,所述PLC控制器与称重装置、集料斗装置进行电连接。

可行的,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称料斗、吸料管和秤盘,所述吸料管对称安装在称料斗的两端部,所述吸料管上安装一第三电磁阀,所述秤盘安装在称料斗的下端部,所述称料斗下端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

可行的,所述集料斗装置包括集料斗本体、搅拌器、振动器和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固定安装在集料斗本体的内腔中,所述振动器固定安装在集料斗本体的下端部外侧,所述搅拌器安装在集料斗本体内端部,所述集料斗本体的下端部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下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可行的,所述导流筒为锥形结构、且直径较小的那一段朝下,所述导流筒底端部呈开口状,所述导流筒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可行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滚轮和刹车片,所述滚轮固定安装在支架的底端部,所述刹车片安装在滚轮的侧端部。

可行的,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进行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料斗本体内端部安装有导流筒,实现对配料的筛选分离,同时搭配搅拌器,实现对配料的搅拌;并且在支架的底端部安装移动装置,便于整体的搬运,大大节省了劳动力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看图1所示,一种自动称重配料装置,包括真空机1、称重装置2、支架3、集料斗装置4、移动装置5和PLC控制器,真空机1与称重装置2固定连接,称重装置2安装在支架3 上,集料斗装置4安装在称重装置2的下端部,移动装置5固定安装在支架3的底端部,PLC 控制器与称重装置2、集料斗装置4进行电连接。

称重装置2包括称料斗21、吸料管22和秤盘23,吸料管22对称安装在称料斗21的两端部,吸料管22上安装一第三电磁阀26,秤盘23安装在称料斗21的下端部,称料斗21下端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24,第一出料口24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25。

集料斗装置4包括集料斗本体41、搅拌器42、振动器43和导流筒44,导流筒44固定安装在集料斗本体41的内腔中,振动器43固定安装在集料斗本体41的下端部外侧,搅拌器 42安装在集料斗本体41内端部,集料斗本体41的下端部开设有第二出料口47,第二出料口 47下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46。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振动器43,实现对集料斗本体41 的振动,便于配料的下滑。

导流筒44为锥形结构、且直径较小的那一段朝下,导流筒44底端部呈开口状,导流筒 44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4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料斗本体41内端部安装有导流筒44,实现对配料的筛选分离,同时搭配搅拌器,实现对配料的搅拌。

移动装置5包括滚轮51和刹车片52,滚轮51固定安装在支架3的底端部,刹车片52 安装在滚轮51的侧端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3的底端部安装移动装置5,便于整体的搬运,大大节省了劳动力的损耗。

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25、第二电磁阀46和第三电磁阀26进行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PLC控制器进行第一电磁阀25、第二电磁阀46和第三电磁阀26的电控制,实现了第一电磁阀25、第二电磁阀46和第三电磁阀26的自动开关,从而实现了电磁阀的自动开关。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