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感应开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247发布日期:2019-02-10 23:06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雷达感应开关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雷达感应开关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该类开关面板晚上灯暗时没有背光或者有背光时也比较明亮,影响晚上起床时找不到开关的位置或者是比较明亮是又影响晚上睡觉,对光比较敏感的人特别难受。为了满足现行的需求,现在行业类都是把背光去掉,或者是增加一个指示灯,晚上灯暗是机会显得比较刺眼。

但是,目前市场上多数的开关面板功能性都比较单一,使用起来也非常不便,传统的开关面板不能智能化自动亮背光,而且现有的开关面板要不是没有背光,就是用荧光条做,时间一长就没有了光线,有些是增加指示灯,晚上关灯以后就显得比较刺眼,影响睡觉也不节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雷达感应开关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感应开关设备,解决在人体用手靠近面板5-15公分左右,雷达检测到信号就能自动亮起按键背光,触摸外壳也会亮起背光,引导用手去打开开关,当晚上关灯睡觉时背光会自动关闭,不会影响睡觉,特别是睡觉对光比较敏感的人,非常实用,同时也节约能源,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雷达感应开关设备,包括控制输出模块,所述控制输出模块内部上端镶嵌有控制处理线路板,所述控制处理线路板上端表面镶嵌有雷达检测器、CPU处理器和开关电源模块,所述控制输出模块上端设置有玻璃面框支架,所述玻璃面框支架内侧镶嵌有玻璃面框,所述玻璃面框上端设置有按键套,所述按键套内侧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上端表面镶嵌有LED背光。

进一步地,所述雷达检测器位于按键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CPU处理器、控制输出模块、雷达检测器和LED背光之间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源模块均与CPU处理器、控制输出模块和雷达检测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制作成本低且性能安全可靠,通过多普勒效应对经过的人体感应,快速响应来控制控制输出模块,达到自动开启LED背光的目的,实现楼宇智能化和物业管理现代化的功能,从而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

2、本实用新型解决在人体用手靠近面板5-15公分左右,雷达检测到信号就能自动亮起按键背光,触摸玻璃面框也会亮起背光,引导用手去打开开关,当晚上关灯睡觉时背光会自动关闭,不会影响睡觉,特别是睡觉对光比较敏感的人,非常实用,同时也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雷达感应开关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雷达感应开关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雷达感应开关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雷达感应开关设备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玻璃面框;2、玻璃面框支架;3、按键套;4、按键;5、控制处理线路板;6、雷达检测器;7、控制输出模块;8、CPU处理器;9、开关电源模块;10、LED背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雷达感应开关设备,包括控制输出模块7,所述控制输出模块7内部上端镶嵌有控制处理线路板5,所述控制处理线路板5上端表面镶嵌有雷达检测器6、CPU处理器8和开关电源模块9,所述控制输出模块7上端设置有玻璃面框支架2,所述玻璃面框支架2内侧镶嵌有玻璃面框1,所述玻璃面框1上端设置有按键套3,所述按键套3内侧设置有按键4,所述按键4上端表面镶嵌有LED背光10。

其中,所述雷达检测器6位于按键4正下方。

其中,所述CPU处理器8、控制输出模块7、雷达检测器6和LED背光10之间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开关电源模块9均与CPU处理器8、控制输出模块7和雷达检测器6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雷达感应开关设备,工作时,接通电源,将该开关带金属的部分连接到CPU处理器8,开关电源模块9能够连接外部交流电源并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为面板上的各工作部分供电,当该开关感应到人体靠近时或者触碰到玻璃面框1时,触发雷达检测器6再经过CPU处理器8计算处理数据,最后再由控制输出模块7点亮LED背光4,从而能引导用手去打开开关,当晚上关灯睡觉时LED背光4会自动关闭,不会影响睡觉,特别是睡觉对光比较敏感的人,非常实用,同时也节约能源,雷达检测器6的型号为HB100,CPU处理器8的型号为LQFP48,控制输出模块7的型号为1769-0B16,开关电源模块9的型号为HLK-5M0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