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式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9262发布日期:2019-03-30 08:30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伸缩式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式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温度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自然界中的一切过程无不与温度密切相关。伸缩式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应用最广的一类传感器。伸缩式温度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其他的传感器。

伸缩式温度传感器是利用物质各种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把温度转换为电量的传感器,伸缩式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照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传感器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尤其是伸缩式温度传感器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生活等领域。

现有的伸缩式温度传感器的外壳和感应头连为一体,外壳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伸长和收缩,使用不方便,严重影响检测工作的效率与测试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伸缩式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缩和伸长使用,使用寿命长,可以准确方便的测出被测物体的温度,检测精度高,且提高了检测的工作效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伸缩式温度传感器,包括壳体、伸缩绝缘管、接线端子、引线、伸缩杆、压力弹簧以及热敏原件,所述的伸缩绝缘管设置在壳体的前端,所述的接线端子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的伸缩杆设置在伸缩绝缘管内,所述的压力弹簧与伸缩杆相连接并设置在壳体与伸缩绝缘管之间的连接处位置,所述的引线的一端与接线端子相连接并穿过压力弹簧缠绕设置在伸缩杆的外周上,所述的引线的另一端与热敏原件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有六角螺母和插头组成,所述的插头设置在六角螺母的后端,所述的六角螺母的前端与伸缩绝缘管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接线端子设置在插头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插头内还填充有填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热敏原件采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伸缩杆采用不锈钢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缩和伸长使用,使用寿命长,可以准确方便的测出被测物体的温度,检测精度高,且提高了检测的工作效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伸缩式温度传感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壳体,2、伸缩绝缘管,3、接线端子,4、引线,5、伸缩杆,6、压力弹簧,7、热敏原件, 11、六角螺母,12、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伸缩式温度传感器,包括壳体1、伸缩绝缘管2、接线端子3、引线4、伸缩杆5、压力弹簧6以及热敏原件7,所述的伸缩绝缘管2设置在壳体1的前端,所述的接线端子3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所述的伸缩杆5设置在伸缩绝缘管2内,所述的压力弹簧6与伸缩杆5相连接并设置在壳体1与伸缩绝缘管2之间的连接处位置,所述的引线4的一端与接线端子3相连接并穿过压力弹簧6缠绕设置在伸缩杆5的外周上,所述的引线4的另一端与热敏原件7相连接。

上述中,所述的壳体1有六角螺母11和插头12组成,所述的插头12设置在六角螺母11的后端,所述的六角螺母11的前端与伸缩绝缘管2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线端子3设置在插头12内。其中,所述的插头12内还填充有填料,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热敏原件7采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的伸缩杆5采用不锈钢伸缩杆,由伸缩杆5带动伸缩绝缘管2一起伸缩,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缩和伸长使用,提高了检测的工作效率和检测精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缩和伸长使用,使用寿命长,可以准确方便的测出被测物体的温度,检测精度高,且提高了检测的工作效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