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绒测试仪用的快速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7357发布日期:2019-01-13 17:5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绒测试仪用的快速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钻绒测试仪用的快速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钻绒测试仪是用来测试布料防钻绒性能的好坏。其测试的主要通过布料内装满绒毛,在通过模拟穿上装有绒毛的羽绒服时在身上的摩擦过程,将装满绒毛的布料袋对折,接着在动力作用下,布料之间进行多次的摩擦,如果布料的防钻绒性能不佳,那么在布料被多次摩擦下,将会有较多的绒毛将会通过布料上的微孔中钻出。反之,布料的防钻绒性能较好,则布料在多次摩擦下,少量的绒毛或没有绒毛从布料上的微孔中钻出。

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钻绒测试仪包括机架91、转动电机(图未示)、转动盘931、连杆932、摇杆933、固定座92以及螺纹杆94,其中,转动盘931、连杆932和摇杆933过程曲柄摇杆机构并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盘932的转动下进行曲柄摇杆运动,而螺纹杆94竖直设置在固定座92和连杆932上。传统的钻绒测试仪为了防止摩擦时从布料内钻出的绒毛丢失而影响检测效果,因此将已经装有绒毛的布料放入到塑料袋7内,再将塑料袋7相对的两边分别穿过连杆932上的螺纹杆94以及固定座92上的螺纹杆94,接着压上压片95并锁上螺母96。完成塑料袋7的固定,再转动电机的带动下的连杆932进行运动并带动塑料袋7的一端移动,塑料袋7一端固定,一端移动,从而使得对折的布料之间产生彼此摩擦。而由于穿过螺纹杆94的塑料袋7会有破洞产生,在检测结束取出塑料袋7后,破洞的塑料袋7不可再次回收使用,并且易使得从布料内钻出的绒毛再通过破洞飞出使得检测结果不精准。此外,通过螺母96和螺纹杆94的配合来实现对塑料袋7固定的方式较为繁琐,降低了检测人员的检测效率。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绒测试用的快速定位装置,其对塑料袋的固定方便,且塑料袋不受损,并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钻绒测试仪用的快速定位装置,其中,包括机架、曲柄摇杆机构、固定座以及定位件,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竖直设在机架上,所述固定座与曲柄摇杆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定位件分别与固定座和曲柄摇杆机构配合以固定塑料袋;所述曲柄摇杆机构包括转动电机、转动盘、连杆以及摇杆,所述转动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盘的外周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摇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的另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上表面设有竖直设置的竖直凹槽,所述连杆上背向固定座的侧面设有水平设置的水平凹槽,所述固定座上表面设有竖直设置的竖直凹槽,所述固定座上背向连杆的侧面设有水平设置的水平凹槽,所述固定座和连杆均为金属材质;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条形磁铁、第二条形磁铁、第一定位磁块以及第二定位磁块,所述第一定位磁块竖直设在第一条形磁铁上且所述第一定位磁块与竖直凹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定位磁块竖直设在第二条形磁铁上且所述第二定位磁块与水平凹槽相匹配,所述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磁块上设有第一环形气圈和第一软管,所述第二定位磁块上设有第二环形气圈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环形气圈和第二环形气圈分别套设在第一定位磁块和第二定位磁块上,所述第一条形磁铁上第一通气管道,所述第一通气管道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气圈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与第二条形磁块转动抵接的一面并与第一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设有打气球,所述第二条形磁铁上设有第二通气管道,所述第二通气管道的一端与第二环形气圈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条形磁块转动抵接的一面并与第二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设有打气球。

进一步,分布在连杆上的竖直凹槽有两个,水平凹槽有两个,分布在固定座的竖直凹槽有两个,水平凹槽有两个,所述定位件有四个,每一定位件上的第一定位磁块和第二定位磁块分别用于与水平凹槽和竖直凹槽的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上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流向为从打气球流向第一环形气圈和第二环形气圈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钻绒测试仪用的快速定位装置,其对塑料袋的固定过程为:将塑料袋的一边放置在固定座上并延伸至固定座外,将塑料袋上相对的另一边放置在连杆上并延伸至连杆外,将延伸出固定座和连杆部分的塑料袋向下弯折并使得塑料袋盖住竖直凹槽和水平凹槽,接着通过将定位件放置在固定座和连杆上,通过定位件上的第一定位磁块和第二定位磁块分别插入至竖直凹槽和水平凹槽内,塑料袋和被挤入竖直凹槽和水平凹槽内并发生微变形。而通过第一条形磁铁、第二条形磁铁、第一定位磁块和第二定位磁块吸附在固定座和连杆上,使得塑料袋得到有效的固定,塑料袋被挤入到水平凹槽和竖直凹槽内使得塑料袋得到进一步的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得检测前对装有填充绒毛的布料的塑料袋进行固定的过程更加方便,快速。且不破坏塑料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的同时也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钻绒测试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钻绒测试仪固定塑料袋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件上的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发生弯折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件上的第一条形磁铁和第二条形磁铁未发生弯折的示意图。

图中:

机架-91;固定座-92;转动盘-931;

连杆-932;摇杆-933;螺纹杆-94;

压片-95;螺母-96;

定位件-1;第一条形磁铁-11;第二条形磁铁-12;

第一定位磁块-13;第二定位磁块-14;竖直凹槽-21;

水平凹槽-22;第一环形气圈-31;第一软管-32;

第一通气管道-33;第二环形气圈-41;第二软管-42;

第二通气管道-43;打气球-5;单向阀-6;塑料袋-7;

第一出气管-81;第一开关阀-82;

第二出气管-83;第二开关阀-8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3-7所示,一种钻绒测试仪用的快速定位装置,其中,包括机架91、曲柄摇杆机构、固定座92以及定位件1,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竖直设在机架91上,所述固定座92与曲柄摇杆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定位件1分别与固定座92和曲柄摇杆机构配合以固定塑料袋7;

所述曲柄摇杆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图未示)、转动盘931、连杆932以及摇杆933,所述转动电机带动转动盘931转动,所述连杆93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盘931的外周上,所述连杆932的另一端与摇杆93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933的另一端与机架931转动连接,所述连杆932的上表面设有竖直设置的竖直凹槽21,所述连杆932上背向固定座92的侧面设有水平设置的水平凹槽22,所述固定座92上表面设有竖直设置的竖直凹槽21,所述固定座92上背向连杆932的侧面设有水平设置的水平凹槽22。

所述固定座92和连杆932均为金属材质,所述定位件1包括第一条形磁铁11、第二条形磁铁12、第一定位磁块13以及第二定位磁块14,所述第一定位磁块13竖直设在第一条形磁铁11上且所述第一定位磁块13与竖直凹槽21相匹配,所述第二定位磁块14竖直设在第二条形磁铁12上且所述第二定位磁块14与水平凹槽22相匹配,所述第一条形磁铁11和第二条形磁铁12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需要对塑料袋7进行固定时,先把塑料袋7对折,使得装在塑料袋7内的布料袋也发生对折,对折的布料袋相对的面发生摩擦,摩擦过程中布料袋内的绒丝将会从布料的微孔中钻出。而在将塑料袋7对折后,再将塑料袋7的一边放置在固定座上并延伸至固定座外,再将塑料袋7上与固定座相对的另一边放置在连杆上并延伸至连杆外,再将延伸出固定座和连杆部分的塑料袋7和布料袋向下弯折并使得塑料袋7盖住竖直凹槽21和水平凹槽22,接着通过将定位件1放置在固定座和连杆上,通过定位件1上的第一定位磁块13和第二定位磁块14分别插入至竖直凹槽21和水平凹槽22内,塑料袋7和布料袋均被挤入竖直凹槽21和水平凹槽22内并发生微变形。而通过第一条形磁铁11、第二条形磁铁12、第一定位磁块13和第二定位磁块14吸附在固定座和连杆上,使得塑料袋7得到有效的固定,塑料袋7和布料袋均被挤入到水平凹槽22和竖直凹槽21内使得塑料袋7得到进一步的固定。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检测时的检测效率,还方便了塑料袋7和布料袋的固定,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磁块13上设有第一环形气圈31和第一软管32,所述第二定位磁块14上设有第二环形气圈41和第二软管42,所述第一环形气圈31和第二环形气圈41分别套设在第一定位磁块13和第二定位磁块14上,所述第一条形磁铁11上第一通气管道33,所述第一通气管道33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气圈31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道33的另一端延伸至与第二条形磁块转动抵接的一面并与第一软管3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软管32的另一端设有打气球5,所述第二条形磁铁12上设有第二通气管道43,所述第二通气管道43的一端与第二环形气圈41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道43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条形磁铁11转动抵接的一面并与第二软管4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软管42的另一端设有打气球5。所述第一环形气圈31上设有第一出气管81,所述第一出气管81的一端穿过第一条形磁铁11与第一环形气圈31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8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开关阀82。所述第二环形气圈41上设有第一出气管83,所述第一出气管83的一端穿过第二条形磁铁11与第二环形气圈41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8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关阀84。

这样,在将第一定位磁块13和第二定位磁块14插入到竖直凹槽21和水平凹槽22后,为了进一步保证塑料袋7的固定,因此通过打气球5对第一环形气圈31和第二环形气圈41打气,使得第一环形气圈31和第二环形气圈41膨胀,增加了塑料袋7的被抵顶力,进而使得塑料袋7被牢牢固定。而在需要取下定位件1时,打开第一开关阀82和第二开关阀84,使得第一环形气圈31和第二环形气圈41内的空气流出,再拔出第一定位磁块13和第二定位磁块14,取下定位件1。

并且,通过第一软管32和第二软管42的设置使得当第一条形磁铁11和第二条形磁铁12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条形磁铁11和第二条形磁铁12将夹住第一软管32和第二软管42,使得打气球5的气不进入到第一环形气圈31和第二环形气圈41内,从而保证了第一定位磁块13和第二定位磁块14顺利的进入到竖直凹槽21和水平凹槽22内。并且,也使得打气球5对第一环形气圈31和第二环形气圈41的打气需要在第一条形磁铁11和第二条形磁铁12发生弯折后,而这样将有利于操作的正确规范,从而提高检测效率。而且这也同时避免了因先对第一环形气圈31和第二环形气圈41打气后,而使得第一定位磁块13和第二定位磁块14无法插入到竖直凹槽21和水平凹槽22内。

优选的,为了避免因第一条形磁铁11和第二条形磁铁12与固定座92或连杆932的吸附力过大而导致检测人员不方便取出的情况的发生,于是,分布在连杆932上的竖直凹槽21有两个,水平凹槽22有两个,分布在固定座92的竖直凹槽21有两个,水平凹槽22有两个,所述定位件1有四个,每一定位件1上的第一定位磁块13和第二定位磁块14分别用于与水平凹槽22和竖直凹槽21的配合。分别通过对四个定位件1的上的第一定位磁块13和第二定位磁块14的取出,减轻了检测人员取下定位件1所需的力,方便了检测人员的检测操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管32和第二软管42上均设有单向阀6,所述单向阀6的流向为从打气球5流向第一环形气圈31和第二环形气圈41内,通过设置单向阀6避免了进入到第一环形气圈31和第二环形气圈41内的空气再次流入到打气球5内,保证了定位件1对塑料袋7的固定作用。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