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8376发布日期:2019-03-05 18:2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板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面板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在TFT、LTPS、AM-OLED等多种显示面板的制程中,需要对显示面板进行光学检测,如检查面板是否存在色不均(mura)、亮暗点等缺陷。

光学检测是液晶行业对玻璃基板等基板类原料及半成品的常用的检测手段。一般采用光学检测仪器对被检测基板拍照,得到被检测基板的灰度图像,然后通过对该灰度图像进行分析,判定被检测基板是否存在坏点以及坏点的准确位置。

光学检测包含很多的测试项目,其中部分项目需要光学检测仪器与基板成一定角度检测(-90°~﹢90°),以模拟人看电视/手机的环境。目前,为了使光学检测仪器与基板成一定角度,通常是由人工将基板进行倾斜。人工操作的方式费时费力,检测效率较低,且存在检测误差。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面板翻转机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面板翻转机构,能够自动地翻转面板,使面板与光学检测仪器成所需的角度,以便光学检测仪器精确地对面板进行检测。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板翻转机构,包括支撑座、面板移载平台、压头组件、对位组件及第二动力机构,其中,

所述面板移载平台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且所述面板移载平台上设有能够转动的支撑平台,所述面板移载平台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压头组件设置在所述面板移载平台的所述第一端上并靠近所述支撑平台;

所述对位组件设置在所述面板移载平台上并靠近所述压头组件;

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并与所述面板移载平台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面板移载平台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连线为轴相对所述支撑座翻转-90°~+90°。

进一步的,所述压头组件包括与所述面板移载平台连接的第一安装板、能够沿所述第一安装板Y向移动的第二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压头安装板、能够沿所述压头安装板Z向移动的压头;所述所述对位组件包括在X向上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的两个相机。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移载平台上设有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X向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Y向滑动连接的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的转盘,所述支撑平台安装在所述转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翻转机构还包括多组分别监测所述支撑平台X向移动行程、所述支撑平台Y向移动行程、所述支撑平台转动角度、所述压头Z向移动行程、所述相机X向移动行程的感应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开关及与所述感应开关配合的感应片。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移载平台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支撑座两端的轴承座连接,所述面板移载平台能够绕所述转轴相对所述支撑座翻转-90°~+90°。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翻转机构还包括第一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与所述支撑座连接并驱动所述支撑座沿Y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平行的所述面板移载平台,每个所述面板移载平台上均设有所述支撑平台、所述压头组件和所述对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一减速机、通过蜗轮蜗杆与所述第一减速机连接的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与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所述面板移载平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区域,用于多种待测面板的吸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支撑平台能够转动且能够沿X向和Y向移动,以便校正支撑平台的位置,并将支撑平台设置在能够翻转的面板移载平台上,待压头与支撑平台上的面板压接完成点屏后,面板移载平台即可带动支撑平台上面板翻转所需角度,进行光学检测,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面板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面板翻转机构中的面板移载平台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面板翻转机构中的支撑平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面板翻转机构中的压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面板翻转机构中的对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支撑座,111-轴承座,120-面板移载平台,121-支撑平台,122-第一连接板,123-第二连接板,124-第三连接板,125-转盘,126-转轴,127-第一端,128-第二端,130-压头组件,131-压头安装板,132-压头,133-第一安装板,134-第二安装板,140-对位组件,141-相机,150-第一动力机构,160-第二动力机构,161-电机,162-第一减速机,163-蜗轮蜗杆,164-第二减速机,171-感应开关,172-感应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翻转机构包括支撑座110、面板移载平台120、压头组件130、对位组件140、第一动力机构150及第二动力机构160。其中,面板移载平台120与支撑座110转动连接,且面板移载平台120上设有能够转动并沿其X向和Y向移动的支撑平台121,面板移载平台12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27和第二端128;压头组件130设置在面板移载平台120上并靠近支撑平台121的端部,压头组件130包括压头安装板131及能够沿压头安装板131Z向移动的压头132;对位组件140设置在面板移载平台120上并靠近压头组件130,包括在X向上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的两个相机141;第一动力机构150与支撑座110连接并驱动支撑座110沿Y向移动;第二动力机构160设置在支撑座110上并与面板移载平台12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面板移载平台120以第一端127和第二端128的连线为轴相对支撑座110翻转-90°~+90°。

支撑平台121在承接面板之前,支撑平台121沿Y向后退,承接到面板后,支撑座110沿Y向移动,使面板进入相机141视野范围,校正支撑平台121的位置后,支撑平台121沿Y向移动到压头132下方,压头132沿Z向下降与面板压接,完成面板的点屏工作,开始其它光学测试项目。

正常情况下,面板在支撑平台121上对位完成后,压头132直接下降压接完成点屏的动作,但是一般情况下,面板的BM区都比较小,所以对位相机141会挡到面板的AA区。为了避免相机141的遮挡,本实用新型的压头组件130还包括与面板移载平台120连接的第一安装板133、能够沿第一安装板133Y向移动的第二安装板134,第二安装板134与压头安装板131连接。通过使压头132Y向移动,当面板对位完成后,支撑平台121和压头132一起退出来压接点屏,避开了相机141的遮挡。

为了使支撑平台121能够相对面板移载平台120转动以及能够沿面板移载平台120X向和Y向移动,本实用新型在面板移载平台120上设有第一连接板122、与第一连接板122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板123、与第二连接板123滑动连接的第三连接板124、与第三连接板124连接的转盘125,支撑平台121安装在转盘125上,且第二连接板123相对第一连接板122滑动的方向与第三连接板124相对第二连接板123滑动的方向相垂直。

当然,为了精确校正支撑平台121、控制压头132以及相机141,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翻转机构还包括多组分别监测支撑平台121X向移动行程、支撑平台121Y向移动行程、支撑平台121转动角度、压头132Z向及Y向移动行程、相机141X向移动行程的感应组件,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开关171及与感应开关171配合的感应片172。各感应开关171与各感应片172的安装位置根据所要监测的部件决定。

为了使面板移载平台120能够相对支撑座110翻转所需角度,本实用新型在面板移载平台120的第一端127和第二端128均连接有转轴126,两个转轴126分别与支撑座110两端的轴承座111连接,面板移载平台120能够绕转轴126相对支撑座110翻转-90°~+90°。

具体的,第一动力机构150为直线模组,直线模组驱动精度高且易安装。

为了进一步提高面板的检测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110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平行的面板移载平台120,每个面板移载平台120上均设有支撑平台121、压头组件130和对位组件140。如此,可同时翻转两个面板,同时对两个面板进行检测。

为了同时翻转两个面板,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动力机构160包括电机161、与电机161传动连接的第一减速机162、通过蜗轮蜗杆163与第一减速机162连接的第二减速机164,第一减速机162与第二减速机164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面板移载平台120连接。只需一个电机161即可带动两个面板移载平台120翻转,节省了成本。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翻转机构通过使支撑平台121能够转动且能够沿X向和Y向移动,以便校正支撑平台121的位置,并将支撑平台121设置在能够翻转的面板移载平台120上,待压头132与支撑平台121上的面板压接完成点屏后,面板移载平台120即可带动支撑平台121上面板翻转所需角度,进行光学检测,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较高。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