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有无传感器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5594发布日期:2019-02-01 19:2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锅有无传感器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锅有无传感器挡板结构。



背景技术:

锅有无传感器是一种用于燃气灶对其内部进行感应的传感器结构,其感应效果好,速度快,已得到广泛的使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锅有无传感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锅有无传感器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使用燃气灶烹饪食物易发生溢出流到灶具内部,其次,传感器与主体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长时间使用易脱落,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锅有无传感器挡板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锅有无传感器挡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锅有无传感器挡板结构,包括燃烧器安装板,所述燃烧器安装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感器固定板,所述传感器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感器固定件,所述传感器固定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锅有无传感器,所述锅有无传感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感连接块,所述燃烧器安装板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金属挡板,所述金属挡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孔板,所述燃烧器安装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透风口与传感器挡板,且传感器挡板位于透风口的一侧,所述传感器挡板的上端外表面设有防溢出结构。

优选的,所述锅有无传感器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传感器固定板及传感器固定件与燃烧器安装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挡板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螺钉与燃烧器安装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板的一侧外表面与金属挡板的一侧外表面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锅有无传感器与传感连接块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锅有无传感器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杆与传感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锅有无传感器挡板结构,通过设置的传感器挡板,能够在使用燃气灶烹饪食物发生溢出且流到灶具内部时,其传感器挡板能够让溢出物无法流到锅有无传感器的关键控制部位,从而保护了传感器可以一直正常工作,具有一定的有利影响。

传感器固定板与传感器固定件的设置,可以通过其相互连接稳固传感器与主体之间的连接,具有一定的有利影响。

整个锅有无传感器挡板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有无传感器挡板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有无传感器挡板结构侧面图。

图中:1、锅有无传感器;2、传感器固定件;3、金属挡板;4、螺钉;5、防溢出结构;6、传感器固定板;7、燃烧器安装板;8、安装孔板;9、传感器挡板;10、传感连接块;11、透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锅有无传感器挡板结构,包括燃烧器安装板7,燃烧器安装板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感器固定板6,传感器固定板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感器固定件2。

传感器固定件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锅有无传感器1。锅有无传感器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感连接块10。

燃烧器安装板7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金属挡板3,金属挡板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孔板8,燃烧器安装板7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透风口11与传感器挡板9,且传感器挡板9位于透风口11的一侧,传感器挡板9与燃烧器安装板7之间固定安装有螺钉4,传感器挡板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溢出结构5。

锅有无传感器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传感器固定板6及传感器固定件2与燃烧器安装板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稳固结构的连接性。

传感器挡板9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螺钉4与燃烧器安装板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稳固结构的连接性。

安装孔板8的一侧外表面与金属挡板3的一侧外表面焊接连接,稳固结构的连接性。

锅有无传感器1与传感连接块10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锅有无传感器1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杆与传感连接块10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便于锅有无传感器1的运作。

在安装时,首先检查锅有无传感器挡板结构是否完好无损,将锅有无传感器1用传感器固定板6及传感器固定件2固定到燃烧器安装板7上,将传感器挡板9用螺钉4固定在燃烧器安装板上7上。

在使用时,传感器挡板9能够在使用燃气灶烹饪食物发生溢出且流到灶具内部时,其传感器挡板9能够让溢出物无法流到锅有无传感器1的关键控制部位,从而保护了传感器可以一直正常工作,具有一定的有利影响。

传感器固定板6与传感器固定件2的设置,可以通过其相互连接稳固传感器与主体之间的连接,具有一定的有利影响。

其透风口11对内部进行通风,其防溢出结构5使得溢出物能够迅速向两边扩散,较为实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