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4821发布日期:2019-06-19 02:1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是在电力网中起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配电网路庞大复杂、分支多、设备数量多,因此,为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和长期运行,需要对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即配电网实时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测。

现有的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终端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检测终端需要长期持续运行,因此,运行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从而导致检测终端常常工作于高温状态,降低了检测终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系统,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安装电线夹(2);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各安装左支撑夹臂(3)和右支撑夹臂(4);所述左支撑夹臂(3)和所述右支撑夹臂(4)分别用于夹到电线上;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竖向分隔板(5),所述竖向分隔板(5)将所述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两个腔室,分别为主腔室(6)和冷却腔室(7);所述冷却腔室(7)中安装储水箱(8)、水泵(9)、第1蛇形水管(10)以及散热风扇(11);所述主腔室(6)的至少一个内壁安装第2蛇形水管(12);所述储水箱(8)的出水端通过所述水泵(9)与所述第1蛇形水管(10)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1蛇形水管(10)的出水端与所述第2蛇形水管(12)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2蛇形水管(12)的出水端连接到所述储水箱(8)的进水端;并且,所述冷却腔室(7)的侧壁安装所述散热风扇(11);所述冷却腔室(7)的侧壁具有散热孔(13),所述冷却腔室(7)的侧壁的外部安装过滤网(14);所述主腔室(6)为密闭腔室,所述主腔室(6)的内部安装用于进行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的PCB电路板(15)。

优选的,所述电线夹(2)包括左夹头(2.1)和右夹头(2.2);所述左夹头(2.1)和所述右夹头(2.2)扣合连接固定后,在中心形成电线安装通孔,所述电线安装通孔的孔内设置弹性垫圈(2.3)。

优选的,所述PCB电路板(15)集成安装有单片机、A相电流互感器、B相电流互感器、C相电流互感器、A相电压互感器、B相电压互感器、C相电压互感器、气象检测器、A/D采样电路、信号隔离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有源滤波电路、无线信号收发器和供电电源;所述A相电流互感器、所述B相电流互感器、所述C相电流互感器、所述A相电压互感器、所述B相电压互感器和所述C相电压互感器的输出端均连接到所述A/D采样电路的输入端;所述A/D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A/D采样电路、所述信号隔离电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和所述有源滤波电路后,连接到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气象检测器、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和所述供电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水冷方式对检测系统的电子器件进行降温,不仅降温效率高,保证电子器件的长期、持续使用;而且,可有效杜绝外部灰尘与电子器件接触,保证了电子器件工作环境,从而全面延长检测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系统,采用水冷方式对检测系统的电子器件进行降温,不仅降温效率高,保证电子器件的长期、持续使用;而且,可有效杜绝外部灰尘与电子器件接触,保证了电子器件工作环境,从而全面延长检测系统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1,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安装电线夹2;电线夹2包括左夹头2.1和右夹头2.2;左夹头2.1和右夹头2.2扣合连接固定后,在中心形成电线安装通孔,电线安装通孔的孔内设置弹性垫圈2.3。因此,通过电线夹2可将整个检测系统悬挂于电线上,另外,由于设置弹性垫圈,可防止由于夹持作用而对电线造成损坏。

壳体1的左右两侧各安装左支撑夹臂3和右支撑夹臂4;左支撑夹臂3和右支撑夹臂4分别用于夹到电线上;由于本申请提供的检测系统,采用水冷散热,重量较大,因此,为提高检测系统悬挂于电线上的强度,额外设置左右支撑夹臂,从而分散电线夹承受的载荷。

壳体1的内部设置竖向分隔板5,竖向分隔板5将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两个腔室,分别为主腔室6和冷却腔室7;冷却腔室7中安装储水箱8、水泵9、第1蛇形水管10以及散热风扇11;主腔室6的至少一个内壁安装第2蛇形水管12,在图1中,共有三个内壁安装第2蛇形水管;储水箱8的出水端通过水泵9与第1蛇形水管10的进水端连通;第1蛇形水管10的出水端与第2蛇形水管12的进水端连通;第2蛇形水管12的出水端连接到储水箱8的进水端;并且,冷却腔室7的侧壁安装散热风扇11;冷却腔室7的侧壁具有散热孔13,冷却腔室7的侧壁的外部安装过滤网14;主腔室6为密闭腔室,主腔室6的内部安装用于进行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的PCB电路板15。

其工作原理为:水泵将水箱中的水冷液首先输送到第1蛇形水管10,由于第1蛇形水管10所有腔室安装有散热风扇,并且,第1蛇形水管的表面积较大,因此,散热风扇可有效对第1蛇形水管内水冷液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冷液流入到主腔室中的第2蛇形水管,而由于第2蛇形水管布置于PCB电路板周围,因此,通过第2蛇形水管中的水冷液有效对PCB电路板产生的热量进行降温;然后,发生热交换后的第2蛇形水管中的液体又流入储水箱中,再通过储水箱进入水泵,由此形成一个散热循环。

上述结构的创新包括以下几点:

1)冷却腔室中的水管采用表面积非常高的蛇形管,因此,散热风扇可有效对第1蛇形水管中的液体进行降温;主腔室中的水管采用表面积非常高的蛇形管,因此,水冷液在第2蛇形水管中流速较慢,从而实现对PCB电路板的有效降温,降温效果显著;

(2)主腔室为封闭结构,外界灰尘不会进入到主腔室中,从而保证了PCB电路板工作环境的无尘性;

(3)散热风扇布置在独立于主腔室的冷却腔室,并通过过滤网与外界连通,因此,外界空气经过过滤才进入到冷却腔室内部,防止大杂物进入到冷却腔室内部,保证了冷却腔室的洁净生。

PCB电路板主要实现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功能,本申请对PCB电路板的具体结构组成并不限制,作为进一步解释,下面介绍一种具体的PCB电路板结构组成:

参考图2,PCB电路板15集成安装有单片机、A相电流互感器、B相电流互感器、C相电流互感器、A相电压互感器、B相电压互感器、C相电压互感器、气象检测器、A/D采样电路、信号隔离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有源滤波电路、无线信号收发器和供电电源;A相电流互感器、B相电流互感器、C相电流互感器、A相电压互感器、B相电压互感器和C相电压互感器的输出端均连接到A/D采样电路的输入端;A/D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依次通过A/D采样电路、信号隔离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和有源滤波电路后,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端;单片机分别与气象检测器、无线信号收发器和供电电源连接。

其原理为:通过ABC三相电流互感器和ABC三相电压互感器,检测配电网线路的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值,并依次通过信号隔离、信号放大和滤波后,传输到单片机;同时,气象检测器采集供电线路的气象参数,包括:温度值、湿度值、风力风向值、雨量值,并传输到单片机;也可以进一步安装摄像头和火焰探测器,扩大检测范围;各检测信息传输到单片机后,单片机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发送给服务器,实现远程的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

实际应用中,单片机采用低功耗的STM32系列的单片机芯片。;无线信号收发器采用采用捷博科技W2型号的无线模块或型号为HLK-3M01的无线模块。信号放大电路采用型号为LM358D的有源放大器。信号隔离电路采用型号为6N137的隔离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网指标结构信息识别检测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水冷方式对检测系统的电子器件进行降温,不仅降温效率高,保证电子器件的长期、持续使用;而且,可有效杜绝外部灰尘与电子器件接触,保证了电子器件工作环境,从而全面延长检测系统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