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7238发布日期:2019-05-11 00:2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GIS交接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连接件和出线终端等组成,这些部件全部封闭在金属接地的外壳中,在其内部充有一定压力的SF6绝缘气体。

GIS安装后需要现场进行交接试验,主要包括对GIS的一次电缆进行交接试验,即为对一次电缆进行工频耐压试验。

目前,交接试验装置主要为出线套管结构,该出线套管结构主要用于对对室内的一次电缆进行交接试验。GIS中用于放置一次电缆的电缆连接壳体与房间内墙体的距离需要满足绝缘距离要求,通常电缆连接壳体与墙体之间留有预设距离,例如留有1500mm的巡视通道。由于还需要对一次电缆进行交接试验,出线套管结构的外径通常大于电缆连接壳体的外径,则墙体较易干涉出线套管结构,导致电缆连接壳体与墙体之间的距离较大。

另外,一次电缆进行交接试验时,对交接试验装置和建筑物之间的绝缘距离要求较严格。现有的出线套管结构为直管结构,使得交接试验装置的高度较大,则该交接试验装置只能适用空间较大的环境,无法适用空间较小的环境,导致交接试验装置的使用局限性较大。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以避免受到墙体的干涉,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减小电缆连接壳体与墙体之间的距离,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以避免受到墙体的干涉,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减小电缆连接壳体与墙体之间的距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包括:

试验套管,试验筒,外伸于所述试验筒且用于与一次电缆连接的连接导体,用于放置所述一次电缆的电缆连接壳体;

其中,所述试验筒的一端与所述试验套管固定相连,所述试验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缆连接壳体相连;所述试验筒为弯筒,且在所述电缆连接壳体的周向上所述试验筒的弯折筒段的朝向可调。

优选地,所述试验筒与所述电缆连接壳体可拆卸地固定相连,所述试验筒在所述电缆连接壳体上的安装位沿所述电缆连接壳体的周向可调。

优选地,所述试验筒与所述电缆连接壳体通过配合使用的上法兰和下法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下法兰均设置有多个沿其周向分布的连接孔;

所述上法兰与所述试验筒固定相连,所述下法兰与所述电缆连接壳体固定相连,所述上法兰与所述下法兰可拆卸地固定相连。

优选地,沿所述电缆连接壳体的轴向,所述试验筒与所述电缆连接壳体相对固定;且所述试验筒绕所述电缆连接壳体的轴向可转动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试验筒包括固定相连且连通的第一直筒段和第二直筒段,且所述第一直筒段和所述第二直筒段相对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直筒段与所述试验套管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直筒段与所述电缆连接壳体相连,所述第一直筒段为所述试验筒的弯折筒段。

优选地,所述第二直筒段设置有手孔以及安装于所述手孔处的手孔盖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筒段和所述第二直筒段通过焊接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筒段的轴线和所述第二直筒段的轴线的夹角为30-60°。

优选地,所述试验筒为铝壳体,所述连接导体为铝件,所述试验套管为硅橡胶套管。

优选地,所述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在电缆连接壳体上的屏蔽件,所述屏蔽件和所述试验套管用于设置在所述一次电缆的同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通过将试验筒设计为弯筒,且在电缆连接壳体周向上试验筒的弯折筒段的朝向可调,则通过调节弯折筒段的朝向,能够使弯折筒段以及试验套管朝向远离墙体的方向,从而避免了墙体干涉弯折筒段以及试验套管,能够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减小电缆连接壳体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即便于满足电缆连接壳体与墙体之间的不同绝缘距离的要求,特别是最小绝缘距离的要求。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通过将试验筒设计为弯筒,与现有试验筒为直筒相比,有效减小了试验筒的高度,即减小了整个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的高度,从而减小了使用环境的空间大小对上述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的限制,进而减小了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的使用局限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GIS的部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套管21,试验筒22,外伸于试验筒22且用于与一次电缆18连接的连接导体23,用于放置一次电缆18的电缆连接壳体16。

上述试验筒22的一端与试验套管21固定相连,试验筒22的另一端与电缆连接壳体16相连;试验筒22为弯筒,且在电缆连接壳体16周向上试验筒22的弯折筒段的朝向可调。

上述连接导体23的一端与试验套管21内的触头和屏蔽罩连接,具体地,上述连接导体23的一端与ZF1-252GIS专用电连接梅花触头、屏蔽罩连接。上述连接导体23的另一端用于与一次电缆18连接。上述试验筒22用于与电缆连接壳体16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通过将试验筒22设计为弯筒,且在电缆连接壳体16周向上试验筒22的弯折筒段的朝向可调,则通过调节弯折筒段的朝向,能够使弯折筒段以及试验套管21朝向远离墙体31的方向,如图3所示,从而避免了墙体31干涉弯折筒段以及试验套管21,能够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减小电缆连接壳体与墙体31之间的距离,即便于满足电缆连接壳体16与墙体31之间的不同绝缘距离的要求,特别是最小绝缘距离的要求。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通过将试验筒22设计为弯筒,与现有试验筒为直筒相比,有效减小了试验筒22的高度,即减小了整个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的高度,从而减小了使用环境的空间大小对上述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的限制,进而减小了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的使用局限性。

例如,上述试验套管21和试验筒22所形成的整体的宽度、高度和外径为:2665mm*2748mm*600mm,满足252GIS的户内厂房的最低高度不小于标准7500mm且任何电缆连接结构布置方式的一次电缆交接试验。

当然,也可适当地调整上述试验套管21和试验筒22所形成的整体的尺寸,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适用于单相电缆,即上述一次电缆18为单相电缆。

在电缆连接壳体16周向上试验筒22的弯折筒段的朝向可调,存在多种实现方式。优选地,试验筒22与电缆连接壳体16可拆卸地固定相连,试验筒22在电缆连接壳体16上的安装位沿电缆连接壳体16的周向可调。

进一步地,试验筒22与电缆连接壳体16通过配合使用的上法兰和下法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其中,上法兰和下法兰均设置有多个沿其周向分布的连接孔。

具体地,上法兰与试验筒22固定相连,下法兰与电缆连接壳体16固定相连,上法兰与下法兰通过螺纹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相连。上述连接孔用于安装螺纹连接件。

当然,也可选择试验筒22与电缆连接壳体16通过其他结构实现可拆卸地固定相连,例如卡接等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上述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中,还可通过其他结构实现在电缆连接壳体16周向上试验筒22的弯折筒段的朝向可调。具体地,沿电缆连接壳体16的轴向,试验筒22与电缆连接壳体16相对固定;且试验筒22绕电缆连接壳体16的轴向可转动地设置。上述试验筒22为弯筒,为了简化结构,上述试验筒22包括固定相连且连通的第一直筒段221和第二直筒段222,且第一直筒段221和第二直筒段222相对倾斜设置。第一直筒段221与试验套管21固定相连,第二直筒段222与电缆连接壳体16相连,第一直筒段221为试验筒22的弯折筒段。

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交接试验需求的通流能力下,确保GIS的绝缘件不受直流电流的冲击,且整个交接试验装置没有绝缘性能元件。由于第一直筒段221和第二直筒段222相对倾斜设置,则连接导体23的布置与试验筒22保持一致。

上述第一直筒段221和第二直筒段222可直接对接相连,也可通过弯管相连,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现有GIS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次电缆18的一次电缆接头17设有电缆屏蔽罩15,且一次电缆接头17通过第一连接导体14与第二连接导体12可拆卸地连接,电缆连接壳体16外罩于一次电缆接头17上,采用支撑体19支撑电缆连接壳体16,电缆连接壳体16的侧板设有气隔绝缘子11,电缆连接壳体16的顶端设有手孔,于该手孔处设有手孔法兰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中的电缆连接壳体16即为GIS中的电缆连接壳体16。

需要对一次电缆18进行交接试验时,拆除第一连接导体14和一次电缆接头17的连接,拆除第二连接导体12,实现断开一次电缆18与GIS中的其他部件的连接。还需要拆除手孔法兰13,在电缆连接壳体16的顶端架设试验筒22和试验套管21,连接一次电缆18的一次电缆接头17和连接导体23,连接试验筒22和电缆连接壳体16即可。

为了便于试验,上述第一直筒段221与试验套管21相连的一端高于第二直筒段222的顶端。此时,整个第一直筒段221位于整个第二直筒段222的顶端。

优选地,上述第二直筒段222设置有手孔以及安装于手孔处的手孔盖板24。这样,方便了试验筒22的安装,也方便了整个交接试验装置的安装。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直筒段221与试验套管21相连的端口和手孔分别位于第二直筒段222的轴线两侧。这样,方便从手孔处调整试验筒22,从而方便了安装。

上述试验筒22可为一体式结构,即一体成型;也可为分体式结构,为了便于连接和安装,上述第一直筒段221和第二直筒段222通过焊接固定相连。当然,也可选择上述第一直筒段221和第二直筒段222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固定相连,例如法兰等,并不局限于此。

上述第一直筒段221和第二直筒段222相对倾斜设置,对于二者的夹角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优选地,上述第一直筒段221的轴线和第二直筒段222的轴线的夹角为30-60°。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直筒段221的轴线和第二直筒段222的轴线的夹角为45°。当然,也可选择上述夹角为其他数值,并不局限于此。

一次电缆18的交接试验中,电压较高但是电流不大,连接导体23可适当变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上述试验筒22为铝壳体,连接导体23为铝件,试验套管21为硅橡胶套管。

进一步地,试验筒22采用5052-H112铝板焊接而成,确保可耐受0.4MPa的额定工作压力。连接导体23采用6063-T6铝管及铝棒焊接而成,承载交接试验历时60min的直流高压电流。

当然,也可选择上述试验筒22、连接导体23和试验套管21为其他材料,并不局限于此。

优选地,上述一次电缆交接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在电缆连接壳体16上的屏蔽件25,屏蔽件25和试验套管21用于设置在一次电缆18的同侧。这样,避免了试验套管21和一次电缆18的相互影响,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屏蔽件25安装在气隔绝缘子11上。对于屏蔽件25的具体结构和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