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或纤维管道管内压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6587发布日期:2019-04-05 21:1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塑胶或纤维管道管内压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内压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塑胶或纤维管道管内压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塑胶或纤维管对其耐压性要求就高,因此需要对其耐内压性进行检测。现有塑胶或纤维管的内压检测结构,其在施加较大压力时,容易产生变形泄露,无法满足测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检测安全可靠的塑胶或纤维管道管内压检测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塑胶或纤维管道管内压检测结构,包括试验管,所述试验管的一端连接有盲口封头,试验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接口封头,该接口封头的内侧设有与其连接成一体的金属板,该金属板的自由端延伸出接口封头并连接有接头管,该接头管用于与加压装置的加压口连接。

所述接头管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加压装置的加压口连接。

所述接头管的外壁上连接有压力表。

所述接口封头为锥台形,且接口封头的大头端与试验管连接。

所述盲口封头与试验管的连接处采用内侧热熔连接形成一体。

所述接口封头与试验管的连接处采用外侧热熔连接形成一体。

所述金属板为钢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在试验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盲口接头和接口封头,同时接口封头的内侧设有与其连接成一体的金属板,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接口封头的承压能力和密封性,从而防止泄露,进一步满足较高压力的耐内压测试。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效率高,易操作,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检测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试验管1(为塑胶或纤维管道),所述试验管1的一端连接有盲口封头2,试验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接口封头3,该接口封头3的内侧设有与其连接成一体的金属板4,该金属板4的自由端延伸出接口封头3并连接有接头管41,该接头管41用于与加压装置的加压口连接,其中,加压装置可以是加压泵。

所述接头管41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42,通过外螺纹42与加压装置的加压口连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具有操作简单,连接可靠的特点。

所述接头管41的外壁上连接有压力表5。压力表5可以实时显示检测过程中,试验管1内压的大小。

所述接口封头3为锥台形,且接口封头3的大头端与试验管1连接。该锥台形的接口封头3可以提高加压流体进入试验管1的流畅度。

所述接口封头3与试验管1的连接处采用外侧热熔连接形成一体,而盲口封头2与试验管1的连接处采用内侧热熔连接形成一体。上述连接结构,使得连接处的密封性好,而且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所述金属板4为钢板。钢板具有成本低、强度大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塑胶或纤维管道管内压检测结构的检测方法为:先将接头管41与加压装置的加压口连接,然后启动加压装置,加压装置往试验管1内持续泵入加压流体(可以是压缩空气),直到试验管1的管壁出现鼓起,记录此时试验管1内部的压力值即为试验管1所能承受的内压值。

本实用新型塑胶或纤维管道管内压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的步骤为:

1)从塑胶或纤维管的原材上裁切获得试验管1,且试验管1的长度大于试验管1的管径(优选的,试验管1的长度等于1.5倍试验管1的管径);

2)将盲口接头2与试验管1的一端通过内侧热熔连接形成一体;

3)先将接口封头3热熔抱接在金属板4外,然后将接口封头3与试验管1的另一端通过外侧热熔连接形成一体;

4)将接头管41与金属板4延伸出接口封头3的一端焊接连接形成一体。

其中,盲口封头2由一管件成型,该管件的一端连接于试验管1的一端上后,管件的另一端支撑于模具上并通过热熔缩口形成封闭端。上述方法不仅成本低,而且可以具有较高的密封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