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测量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6472发布日期:2019-07-06 11:41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测量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复合测量耙。



背景技术:

在飞行试验中,进气道出口/发动机进口处温度、压力参数为评定发动机性能提供了重要信息,而测量耙作为测试辅助设备,安装于待测处,以获取相关试验参数,通过测量进而评估流场品质。

根据大尺寸进气道测量的需要,通常要求在周向等角度成“米”字布置8支测量耙,耙体除了要求所占流道阻塞比≤6%外,在测量耙的重量、测试参数的复合上要求也越来越多。

目前选用的钢+橡胶复合材料的测量耙,单支耙重量约为3.5Kg,测试点主要为稳态总压、动态总压、稳态温度等参数。这种耙虽然较全金属耙重量降低了53.3%,随着复合材料在发动机进气道处的使用,采用钢加橡胶复合材料的测量耙存在自身重量较大,且测点存在可更换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测量耙,用以解决现有采用钢加橡胶复合材料的测量耙存在自身重量较大,且测点可更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测量耙,包括: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的耙主体,预埋件和插头件;

所述预埋件设置在所述耙主体的内部,所述插头件设置在所述耙体的尾端;

所述预埋件远离所述耙主体的一端设置测点群,分别与所述测点群联通走线管的贯穿所述预埋件延伸至所述耙主体内与所述插头件对接;其中,所述测点群用于测试气流的瞬态温度和气流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件包括总压伸出管,航空插头和快插接头;

所述预埋件远离所述耙主体的一端设置总压测点,动压测点和温度测点,分别与所述动压测点和所述温度测点联通的走线管贯穿所述预埋件延伸至所述耙体内并与所述航空插头对接;与所述总压测点联通的金属管贯穿所述预埋件延伸至所述耙体内与通过所述总压伸出管与所述快插接头对接;所述温度测点用于测量气体的瞬态温度,所述总压测点和所述动压测点用于测量气体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走线管包括两个,且每个走线管分别用于设置所述动压测点和所述温度测点的传感器走线。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管与所述预埋件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总压伸出管的材质为聚氨酯。

进一步地,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设置在所述插头件远离所述耙体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测量耙,包括: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的耙主体,预埋件和插头件;所述预埋件设置在所述耙主体的内部,所述插头件设置在所述耙体的尾端;所述预埋件远离所述耙主体的一端设置测点群,分别与所述测点群联通走线管的贯穿所述预埋件延伸至所述耙主体内与所述插头件对接;其中,所述测点群用于测试气流的瞬态温度和气流压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测量耙,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耙主体材料,与钢+橡胶复合材料测量耙相比,整体强度更好,重量降低了约63%;进一步地,将插头件与预埋件的对接管引入到耙主体内,从而提高了测量耙的使用、安装效率,再者,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方便携带测量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耙受感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耙尾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耙的各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耙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测量耙主要包括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的耙主体1,预埋件7和插头件。

具体地,预埋件7设置在耙主体1的顶端部分,相应地,插头件设置在耙主体1的尾端部分。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埋件7为金属件,在预埋件7远离耙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测点群,在预埋件7内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测点群联通的走线管,且走线管贯穿预埋件7延伸至耙主体1内与插头件对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插头件与预埋件7的对接管引入到耙主体1内,从而可以测试到气流的瞬态温度和气流压力。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的设置结构,可以提高测量耙的使用率,安装效率。进一步地,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方便携带测量耙,避免多次携带其他测量件。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耙受感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耙尾部结构示意图。在实际应用中,预埋件7上设置的测点群的数量可以包括有多个,每测点群包括的每个测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测量件以及与测量件连接的数据线。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点群包括有总压测点4,动压测点5和温度测点6。如图1和图3所示,插头件包括总压伸出管8,航空插头3和快插接头9。

具体地,在预埋件7里面设置有与动压测点5和温度测点6联通的走线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走线管先贯穿了预埋件7延伸至耙主体1内,再者,延伸至耙主体1的走线管也贯穿了耙主体1直至耙主体1的尾端。进一步地,分别与动压测点5和温度测点6连接的传感器线缆通过上述走线管与设置在耙主体1尾端的航空插头3对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点群还包括有总压测点4,与总压测点4联通的金属管与走线管一样,也贯穿了预埋件7延伸至耙主体1,同时,延伸至耙主体1的金属管也贯穿了耙主体1直至耙主体1的尾端。需要说明的是,金属管与预埋件7是焊接在一起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头件包括的总压伸出管8的一端与金属管对接,另一端与快插接头9连接。为了方便总压伸管与金属管对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总压伸管为聚氨酯管。

如图1所示,当将预埋件7与插头件在耙主体1上对接完成后,在插头件上还设置有材质为防锈铝的封盖。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测试耙测试时,温度测点6用于测量气流的瞬态温度,总压测点4和动压测点5用于测量气压的压力;当航空插头3,总压伸出管8与预埋件7上的测试设备对应接头连接之后,则可以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耙的各个截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降低测量耙对流道气流阻力,耙主体1上的A-A断面、B-B断面处均为翼型设计;为了能够与耙主体1的进气道预留孔配和,C-C断面为长圆形凸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测量耙,包括: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的耙主体,预埋件和插头件;所述预埋件设置在所述耙主体的内部,所述插头件设置在所述耙体的尾端;所述预埋件远离所述耙主体的一端设置测点群,分别与所述测点群联通走线管的贯穿所述预埋件延伸至所述耙主体内与所述插头件对接;其中,所述测点群安装的测压、测温传感器为可维修的,用于测试气流的瞬态温度和气流压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测量耙,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耙主体材料,与钢+橡胶复合材料测量耙相比,整体强度更好,重量降低了约63%;进一步地,将插头件与预埋件的对接管引入到耙主体内,从而提高了测量耙的使用、安装效率,提高了温度测点、动态压力测点的可维修性,再者,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方便携带测量耙。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