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打点定位的线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7301发布日期:2019-05-03 18:58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打点定位的线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打点定位的线锤。



背景技术:

普通吊线锤无法打点,尤其是在二次结构上下楼层外墙引线,全站仪定位架设过程中只能斜向看线锤的底部尖点对应到地面上的点,这样定位只能做到粗略定位,不能一步到位准确定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线锤底部尖点发出射线,实现线锤能够定点快速准确的能够打点定位的线锤。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能够打点定位的线锤,包括线锤实体和发光组件,所述线锤实体中心设置有线锤空腔,所述线锤空腔延伸至所述线锤实体下端部,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线锤空腔内,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开关、电池和红外线发射源,所述红外线发射源设置在所述线锤空腔下端,所述红外线发射源竖直向下发射红外光,所述开关、电池和红外线发射源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电池和红外线发射源的工作原理以及彼此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线锤内部设置发光组件,从线锤尖部向下发出红外射线,实现线锤能够快速准确高效的定点,提高了施工质量以及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线锤实体由上实体和下实体组成,所述线锤空腔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实体和下实体内的上空腔部和下空腔部,所述上实体和下实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开关为按钮开关,所述开关、电池和红外线发射源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线锤空腔内。所述开关底端与所述下空腔部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所述开关上端设置在所述上空腔部内。所述开关底端与所述下空腔部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所述开关上端设置在所述上空腔部内。

使用本优选的有益效果:所述发光组件均匀设置在所述所述线锤空腔内,最大程度的保持线锤的中心,所述线锤实体设置为两部分方便安装、更换电池和实现开关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稳定弹簧,所述稳定弹簧设置在所述开关和所述电池之间。

使用本优选的有益效果:所述稳定弹簧能够保证所述电池电性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开关按钮按下导通时整体露出所述下空腔部的部分的高度,与所述上空腔部的高度相同。

使用本优选的有益效果:通过拧紧和松开所述上实体和下实体能够实现所述所述开关的通路与断路。

优选地,所述线锤实体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线锤空腔下方的尖部堵头,所述尖部堵头由透明固体材料制成。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尖部堵头由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

使用本优选的有益效果:所述尖部堵头将所述线锤空腔下方封堵起来,能够对所述发光组件起到防尘的作用。

所述线锤实体上端面中心还设置有吊耳。

安装时,将所述上实体和下实体分开,依次放入所述红外线发射源、电池、稳定弹簧和开关,并且将所述红外线发射源、电池、和开关通过导线连接,将开关拧紧,将所述上实体和下实体螺纹连接。

使用时,将所述上实体和下实体拧紧,所述开关导通,所述红外线发射源经所述尖部堵头处发出红外射线,将所述线锤吊线稳定后,红外射线指到的点即为定位点,做好标记完成定位。完成定位后将所述上实体和下实体拧松,所述开关断路。

本实用新型将普通线锤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通过丝扣拧紧实现上下部分的连接,在线锤下部内置红外线发射装置,从线锤底部尖点发出射线,实现线锤能够定点快速准确。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 A-A向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线锤实体;11、线锤空腔;12、上实体;13、下实体;14、上空腔部;15、下空腔部;16、尖部堵头;2、发光组件;21、开关;22、电池;23、红外线发射源;24、稳定弹簧;3、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打点定位的线锤,包括线锤实体1和发光组件2,线锤实体1中心设置有线锤空腔11,线锤空腔11延伸至线锤实体1下端部,发光组件2设置在线锤空腔11内,发光组件2包括开关21、电池22和红外线发射源23,红外线发射源23设置在线锤空腔11下端,红外线发射源23竖直向下发射红外光,开关21、电池22和红外线发射源23之间电性连接。

线锤实体1由上实体12和下实体13组成,线锤空腔11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实体12和下实体13内的上空腔部14和下空腔部15,上实体12和下实体1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开关21为按钮开关,开关21、电池22和红外线发射源23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线锤空腔11内。开关21底端与下空腔部15的上端螺纹连接,开关21上端设置在上空腔部14内。开关21底端与下空腔部15的上端螺纹连接,开关21上端设置在上空腔部14内。

发光组件2均匀设置在线锤空腔11内,最大程度的保持线锤的中心,线锤实体1设置为两部分方便安装、更换电池22和实现开关21的通断。

发光组件2还包括稳定弹簧24,稳定弹簧24设置在开关21和电池22之间。

稳定弹簧24能够保证电池22电性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开关21按钮按下导通时整体露出下空腔部15的部分的高度,与上空腔部14的高度相同。

通过拧紧和松开上实体12和下实体13能够实现开关21的通路与断路。

线锤实体1还包括固定设置在线锤空腔11下方的尖部堵头16,尖部堵头16由透明固体材料制成。进一步尖部堵头16由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

尖部堵头16将线锤空腔11下方封堵起来,能够对发光组件2起到防尘的作用。

线锤实体1上端面中心还设置有吊耳3。

安装时,将上实体12和下实体13分开,依次放入红外线发射源23、电池22、稳定弹簧24和开关21,并且将红外线发射源23、电池22、和开关通过导线连接,将开关21拧紧,将上实体12和下实体13螺纹连接。

使用时,将上实体12和下实体13拧紧,开关21导通,红外线发射源23经尖部堵头16处发出红外射线,将线锤吊线稳定后,红外射线指到的点即为定位点,做好标记完成定位。完成定位后将上实体12和下实体13拧松,开关21断路。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