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9934发布日期:2019-05-15 22:18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追踪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追踪器。



背景技术:

追踪器是用于给家里有老人使用的,能对携带的老人当前位置进行定位的装置,且现有的追踪器大多具有多种便携式联系老人亲属的按键,目的是方便老人能及时联系到亲属。但是这种方便按键的设置由于没有身份验证的装置,极容易导致被家里的小孩子在老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玩耍,不小心按到一些按键,给老人亲属带来烦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追踪器,旨在解决现有的追踪器没有身份验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追踪器,包括:外壳、追踪器本体、振动感应装置和虹膜识别装置;

所述追踪器本体包括依次层叠的三层,依次为电池层、隔板层和主板,所述电池层包括电池,所述主板与所述电池层电连接,由所述电池供电;

所述隔板层包括振动感应装置,所述振动感应装置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所述主板上包括扩音器,所述扩音器与所述振动感应装置电连接,并接收所述振动感应装置信号,发出声音;

所述追踪器本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中;

所述虹膜识别装置连接并设置于所述主板上,包括采集模块,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采集模块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突出所述外壳表面,采集用户虹膜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信号传输装置,所述信号传输装置连接并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由所述电池供电,所述信号传输装置电连接所述振动感应装置能接收所述振动感应装置的振动信号。

优选地,所述主板上还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电连接所述主板,用于获取所述追踪器位置定位。

优选地,还包括SOS呼救装置,所述SOS呼救装置电连接所述主板,所述SOS呼救装置包括呼救按钮,所述壳体上设有对应所述呼救按钮的按键孔。

优选地,所述电池层设置有第一定位件和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件,所述外壳内部对应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一紧固件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二紧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紧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紧固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层顶端和所述主板顶端的天线,所述天线电连接所述信号传输装置。

优选地,所述隔板层还包括声音感应装置,所述声音感应装置与所述信号传输装置电连接,所述信号传输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声音感应装置的声音信号。

优选地,还包括挂耳,所述挂耳设置于所述主板上。

优选地,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池层的侧边,连接所述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追踪器,通过设置有虹膜识别装置,实现在使用追踪器时能够做到身份验证,防止误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追踪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追踪器追踪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追踪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层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4,本实用提供的一种追踪器,包括:外壳011、追踪器本体,追踪器本体包括:振动感应装置和虹膜识别装置;追踪器本体包括依次层叠的三层,依次为电池层3、隔板层2和主板1,电池层3包括电池和固定电池的电池架,主板1与电池层3电连接,由电池供电;隔板层2包括振动感应装置,振动感应装置与主板1电连接;主板1上包括扩音器5,扩音器5受控于主板1能接收电信号,发出声音;追踪器本体设置于外壳011中;虹膜识别装置连接并设置于主板1上,包括采集模块,外壳0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采集模块穿过第一通孔突出外壳011表面,采集用户虹膜信息。本实施例中,电池层3的电池分别与主板1和隔板层2上的振动感应装置电连接,向振动感应装置和主板1供电。追踪器本体为三层设置,隔板层2将电池层3和主板1分开,隔板层2与电池层3和主板1的接触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薄薄的一层缓冲层,振动感应装置设置于隔板层2上,追踪器本体的三层设置以及缓冲层的设置,使追踪器具有一定的减震能力,可以防止用户在日常使用时轻微的振动就会触发振动感应装置的感应。振动感应装置与主板1电连接,在追踪器掉到地上或用户不小心摔倒时,振动感应装置会感受到振动并产生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给主板1,主板1接收到电信号以后,向扩音器5发出控制信号,扩音器5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发出声音,通过设置有振动感应装置,一方面在追踪器掉到地上后,能够及时提醒用户,避免用户没发现。另一方面,假如是用户摔倒了,可以提示路人,过来帮忙,扶起用户。在追踪器本体上还设置有虹膜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和识别模块,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本实施例中,采集模块为广角摄像头,使用户不需要太靠近追踪器就能采集到用户的虹膜信息,减少使用时的麻烦,在外壳0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广角摄像头设置在主板1上,广角摄像头的镜头穿过第一通孔,突出外壳011的表面,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预先在识别模块中录入用户的虹膜信息,在开启追踪器时,追踪器的虹膜识别装置将识别当前使用的用户是否为录入虹膜信息的用户,如果不是,识别模块将会向主板1发出识别错误的电信号,主板1将关闭所有与其电连接的装置,使追踪器的所有功能无法使用,通过设置有虹膜识别装置,避免了其他人尤其是小孩子偷偷玩耍时,碰触到追踪器上的按钮,产生不必要的误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追踪器还包括信号传输装置7,信号传输装置7连接并设置于主板1上由电池供电,信号传输装置7电连接振动感应装置能接收振动感应装置的振动信号。本实施例中,信号传输装置7包括SIM卡槽,能插入SIM卡,主板1通过信号传输装置7将插入SIM卡槽的SIM卡识别以后能与其他人进行通讯连接,并能与其他智能终端绑定,将追踪器的信息向绑定智能终端传输信号。例如,用户是老人,老人的子女将手机绑定老人的追踪器,在老人摔倒时,追踪器收到振动,振动感应装置感受到振动产生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到主板1中,主板1接收到电信号以后分别向扩音器5和信号传输装置7发出控制信号,扩音器5接收到控制信号后会发出声音向周围的人求救,信号传输装置7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向与老人的子女绑定的手机发送求救信号,使老人的子女能第一时间知道老人摔倒了,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及时的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板1上还设置有定位装置4,定位装置4与主板1电连接,用于将追踪器位置定位。追踪器还包括SOS呼救装置6,SOS呼救装置6电连接主板1,SOS呼救装置6包括呼救按钮,壳体上设有对应呼救按钮的按键孔。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4可以是GPS定位或北斗定位等能够定位的系统。定位装置4能够将用户当前的位置定位,在追踪器绑定的智能终端需要获取用户的位置时,通过信号传输装置7发送控制命令到主板1上,主板1接收到控制命令后向定位装置4发出定位当前位置的控制信号,定位装置4定位用户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并将当前位置信息发送给主板1,主板1接收到位置信息后再由信号传输装置7将位置信息发送到智能终端。例如,在老人的子女收到信号传输装置7发来的求救信号时,需要知道老人在哪里,向追踪器发出定位命令,主板1控制定位装置4将老人当前位置定位,并通过信号传输装置7发送给老人的子女。同样的,当老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按动SOS呼救装置6的呼救按钮产生电信号,主板1接收到电信号后产生控制信号向扩音器5和信号传输装置7发送,扩音器5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发出求救声音,吸引他人的注意,请求帮助;信号传输装置7接收到控制信号以后向老人的子女的手机上发出求救信号,使老人的子女第一时间获知到。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层3设置有第一定位件11和主板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件,外壳011内部对应第一定位件11和第二定位件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第一定位件11与第一紧固件卡扣连接,第二定位件与第二紧卡扣连接,外壳011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紧固件设置于第一壳体上,第二紧固件设置于第二壳体上,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卡扣在追踪器本体时,第一紧固件与第一定位件紧密扣合在一起,第二紧固件与第二定位件紧密扣合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1设置有多个,分别设置在电池层3的外沿,第一壳体内部对应设置有第一紧固件,在第一壳体包覆电池层3时,第一紧固件与第一定位件11紧固扣合,将电池层3固定在第一壳体上,同时第一壳体外沿突出电池层3一段,同样的第二壳体将主板1包覆时,也会突出主板1一段,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突出的壳体部分能扣合在一起,实现将整个追踪器本体包覆。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电池层3顶端和主板1顶端的天线8,天线8电连接信号传输装置7,天线8由铜制成,厚度为0.4-0.6mm。本实施例中,天线8厚度为0.5mm,天线8由铜制造而成,具有优秀的信号接收能力。现有的追踪器为了便于携带,一般外形较为迷你,大小约有成人手掌1/3,厚度为10mm左右。片状天线8主体厚度为0.5mm便于铺设在追踪器本体电池层3顶端表面,不会影响追踪器的结构设计,使得追踪器不会显得臃肿。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挂耳10,挂耳10设置于主板1上。还包括充电装置9,充电装置9设置有电池层3的侧边,连接电池。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挂耳10穿过第二通孔,露出追踪器外侧,挂耳10开设有挂孔,用户可以用穿过挂孔的绳子将追踪器挂在脖子上。充电装置9用于给电池层3的电池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隔板层还包括声音感应装置,声音感应装置与信号传输装置7电连接,信号传输装置7用于接收声音感应装置的声音信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追踪器,通过设置有虹膜识别装置,实现在使用追踪器时能够做到身份验证,防止误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