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锈鉴定用加试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8517发布日期:2019-05-07 21:5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锈鉴定用加试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鉴定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锈鉴定用加试剂装置。



背景技术:

铁锈,氧化铁,别名三氧化二铁,溶于盐酸,为棕红色粉末。在工业生产金属制品时,有时候会产生红色物质,无法确定是铁锈还是属于红漆等红色物质,因此需要检测,否则会导致金属制品的销售受到影响。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携带多种检测试剂和反应容器去鉴定金属制品上的红色物质是否为铁锈,但是在反应容器使用之后,由于反应容器中残留着铁锈。因此,铁锈反应过后反应容器只能用一个丢一个。这样的反应方式会导致产生大量的废弃容器,不便于现代化提倡的绿色环保。因此,这个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鉴定铁锈时需要加试剂,如果携带较多瓶罐试剂容易造成试剂的撒漏且存在不便于携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携带的铁锈鉴定用加试剂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铁锈鉴定用加试剂装置,包括杯体、盖压板、第一积液罐、第二积液罐、第三积液罐,所述杯体内部设有两块固定块,通过两块所述固定块将内腔分隔为放置区和反应区,所述杯体的外部上方一侧设有第一扣合件,所述杯体外部上方另一侧设有第二扣合件;

所述放置区上放置所述第一积液罐、所述第二积液罐和所述第三积液罐,所述第二积液罐包括积液腔,所述积液腔竖直截面为“梯形”,所述积液腔的短边上设有出液口,所述积液腔的两侧均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贴近所述杯体内腔腔壁一侧设有软垫,所述支撑块支撑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盖压板上的塞头扣紧,所述第一积液罐和所述第三积液罐分别设在所述第二积液罐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积液罐和所述第三积液罐倒向扣合在所述支撑块上;

两根提拉杆穿过所述盖压板,两根所述提拉杆扣合在所述第一扣合件和所述第二扣合件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的规格一致,所述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安装在所述杯体外部,且扣合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的杯体、第一积液罐、第二积液罐、第三积液罐均由透明塑料材质制造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扣合件、第二扣合件和所述杯体为一体化加工制造而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积液罐内放置稀硫酸,所述第三积液罐内放置硫氰化钾,所述的积液腔内放置蒸馏水。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鉴定铁锈时需要加试剂,如果携带较多瓶罐试剂容易造成试剂的撒漏且存在不便于携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将多种用于检测铁锈的溶剂的溶剂瓶混合搭配安装,减少溶剂携带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积液罐和第三积液罐内部都设有用于检测的反应试剂,第二积液罐内部设有用于冲洗的蒸馏水,这样可以让杯体内的反应区反复的利用,减少一次性使用产生的污染;本实用新型可以让反应在杯体中进行,可以少带一个反应器皿,杯体内部的固定块和盖合板的塞头,用于固定第二积液罐的位置,防止第二积液罐内部的试剂流出,当第二积液罐固定后,其左右两侧的第一积液罐和第三积液罐也能更好的固定,便于整个杯体更好的携带,本实用新型在支撑块上靠近杯体内侧侧壁处设置软垫,防止上下移动第二积液罐时对杯体内壁刮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铁锈鉴定用加试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种使用方式的装配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第一扣合件;

图5为第二扣合件。

附图标记为:1-杯体,11-放置区,12-反应区,13-固定块,14-第一扣合件,15-第二扣合件,2-盖压板,21-提拉杆,22-塞头,3-第一积液罐,4-第二积液罐,41-支撑块,42-软垫,43-积液腔,44-出液口,5-第三积液罐。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铁锈鉴定用加试剂装置,包括杯体1、盖压板2、第一积液罐3、第二积液罐4、第三积液罐5,所述杯体1内部设有两块固定块13,通过两块所述固定块13将内腔分隔为放置区11和反应区12,所述杯体1的外部上方一侧设有第一扣合件14,所述杯体1外部上方另一侧设有第二扣合件15;所述放置区11上放置所述第一积液罐3、所述第二积液罐4和所述第三积液罐5,所述第二积液罐4包括积液腔43,所述积液腔43竖直截面为“梯形”,所述积液腔43的短边上设有出液口44,所述积液腔43的两侧均设有支撑块41,所述支撑块41贴近所述杯体1内腔腔壁一侧设有软垫42,所述支撑块41支撑在所述固定块13上,所述出液口44与所述盖压板2上的塞头22扣紧,所述第一积液罐3和所述第三积液罐5分别设在所述第二积液罐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积液罐3和所述第三积液罐5倒向扣合在所述支撑块41上;两根提拉杆21穿过所述盖压板2,两根所述提拉杆21扣合在所述第一扣合件14和所述第二扣合件15的下方。

为了更好的提高检测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所述第一积液罐3内放置稀硫酸,所述第三积液罐5内放置硫氰化钾,所述的积液腔43内放置蒸馏水;所述的杯体1、第一积液罐3、第二积液罐4、第三积液罐5均由透明塑料材质制造而成;所述的第一扣合件14、第二扣合件15和所述杯体1为一体化加工制造而成;为了解决携带时试剂泄露问题,所述的第一扣合件14和第二扣合件15的规格一致,所述第一扣合件14和第二扣合件15安装在所述杯体1外部,且扣合方向相反。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组装携带时,将第一积液罐3、第二积液罐4和第三积液罐5固定在杯体1内部,并通过杯体1的固定块支撑在杯体1内部的放置区11,第二积液罐4上方的出液口44通过盖压板2上方的塞头22塞紧,使得第二积液罐4在杯体中能被固定携带,此时第一积液罐3和第三积液罐5也能够被固定,盖压板2上的提拉杆21通过第一扣合件14和第二扣合件15扣合,防止试剂流出;

使用方式:如图2,携带时,在第一积液罐3和第三积液罐5的溶液倒入反应区12内反应,然后再将疑似铁锈的物质倒入反应区12中,如果反应过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透明变为血红色,则证明该金属表面附着有铁锈;如果溶液没有变化,说明该物品不是铁锈,金属制品合格,倒出反应溶液之后,将第二积液罐4的蒸馏水倒入清洗后,将水分倒出,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反复利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