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耳式体温计耳套自动弹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0480发布日期:2019-04-09 22:55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耳式体温计耳套自动弹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式体温计,特别涉及一种红外耳式体温计耳套自动弹脱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耳式体温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红外接受体温计,主要原理是使用红外线感应源,在不接触耳膜的情况下,接受耳膜温度所辐射出来的红外线信号,并转换成感应电压,测量感应电压,经过计算处理修正得出体温测量值。使用前需要将探头放入耳道中,为保证干净卫生,所以需要在测量探头位置套上一次性耳套。

耳套的装入和拆卸属于人机交互范畴,其拆卸难易程度直接影响人使用机器的体验度。现有市场上的一些退耳套装置,有的是直接通过杠杆原理将耳套强行从卡扣上拆卸,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使用者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把耳套弹出,而且,由于用力很大,耳套在弹出时惯性很大,很容易对旁边的人造成意外伤害;还有的是在体温计前部伸出一个手指来推出耳套,这种方式非常费劲,且对塑胶件的强度和加工精度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耳式体温计耳套自动弹脱装置,其具有的优点如下:第一是省力,只需要轻轻一按,就能弹出耳套;第二是使用者无需接触耳套,清洁卫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外耳式体温计耳套自动弹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弹脱装置包括按钮、耳套固定结构和耳套弹射结构,耳套固定结构和耳套弹射结构位于所述红外耳式体温计的外壳中;耳套固定结构包括卡扣支架、弹片以及设置在卡扣支架上的耳套卡扣,耳套卡扣用于钩住耳套,所述按钮与卡扣支架连接,卡扣支架设为两个圆弧组成的圆环,圆环可相对形变且圆弧两端向外侧位移,弹片位于卡扣支架的外侧;所述耳套弹射结构用于所述耳套脱离耳套卡扣后,弹射出所述耳套。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之间通过轴孔的方式连接,一个卡扣支架的端部设置轴,另一个卡扣支架的端部设置与所述轴对应的轴孔。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设为金属薄片状,弹片的一端位于所述卡扣支架的外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中。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中设有滑槽,所述卡扣支架发生相对形变后圆弧两端在所述滑槽内向外侧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耳套弹射结构包括弹性元件和弹块,二者置于所述外壳的圆柱盲孔中且弹块置于所述弹性元件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耳式体温计的探测头两侧设有方孔,所述耳套卡扣从方孔中突出,达到压紧耳套的目的;探测头底部开有均布圆孔;探测头的底部下方设有探测头卡扣,探测头通过上述探测头卡扣固定于所述外壳中。

进一步地,所述均布圆孔与圆柱盲孔对应匹配,均布圆孔直径小于圆柱盲孔的直径,所述耳套弹射结构从圆柱盲孔以及均布圆孔中发生弹射将耳套弹出。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弹脱装置,耳套装入更加省力,方便,固定可靠;耳套弹出方便,不需要人手动去碰触耳套,避免不卫生及交叉感染,只需要轻压按钮,就可以将耳套弹出,且不会因为弹簧力过大造成耳套弹出轨迹不可控制。

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目前市场上部分耳套弹出装置原有设计缺陷,去除耳套时大多比较费力,不易去除,对内部塑胶件磨损较大,降低了体温计的使用寿命等,让用户使用更加方便、省心,具有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耳式体温计的正面立体图;

图2为耳式体温计的背面立体图;

图3为耳式体温计的正面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耳式体温计耳套自动弹脱装置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耳式体温计耳套自动弹脱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耳式体温计耳套自动弹脱装置的探测头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耳式体温计耳套自动弹脱装置的左右卡扣支架细节图;

其中,1-体温计主体,11-下壳,111-圆柱盲孔,112-滑槽,12-上盖,13- 电池盖;2-液晶显示屏;31-开机按键,32-静音按键,33-按钮;4-探测头部,41-耳套,42-探测头,421-均布圆孔,422-探测头卡扣,423-方孔;5-耳套自动弹脱装置,51-耳套固定装置,511-左卡扣支架,512-右卡扣支架,513-左弹片, 514-右弹片,515-左耳套卡扣,516-右耳套卡扣,52-耳套弹射装置,521-弹性元件,522-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红外耳式体温计包括体温计主体1、液晶显示屏2、各种按键、探测头部4和耳套自动弹脱装置5;

其中体温计主体1由塑胶件零件装配而成,其包含下壳11、上盖12、电池盖 13等塑胶零件;其中下壳11头部设有两个或者四个圆柱盲孔111;下壳11头部内侧开有两个滑槽112,左卡扣支架511和右卡扣支架512的两端可置于滑槽112上可以左右移动。

探测头部4包括耳套41和探测头42,耳套41套设在探测头42上;探测头42的两侧开有对称的两个方孔423;探测头42底部开有两个或者四个均布圆孔421;探测头42的底部下方设有3个或者4个探测头卡扣422,探测头42上通过上述探测头卡扣422固定于体温计主体1中的下壳11上。

耳套自动弹脱装置5置于体温计主体1中的下壳11上,其包含耳套固定装置51 和耳套弹射装置52;

耳套固定装置51置于体温计主体1中的下壳11上,其包含左卡扣支架511、右卡扣支架512、左弹片513、右弹片514、左耳套卡扣515和右耳套卡扣516,其中,左卡扣支架511与右卡扣支架512分别设为圆弧状,左卡扣支架511与右卡扣支架 512通过轴孔方式连接,具体的是,通过左卡扣支架511端部的轴与右卡扣支架512 端部的孔相配合连接,连接后形成一个圆环,再整体置于体温计主体1中的下壳 11中限位。左耳套卡扣515和右耳套卡扣516分别设置在左卡扣支架511与右卡扣支架512上,左耳套卡扣515和右耳套卡扣516从探测头42两侧的方孔423中突出,已达到压紧耳套41的功能。

左弹片513和右弹片514的一端均固定于体温计主体1中的下壳11上,另一端与左卡扣支架511与右卡扣支架512的外侧接触,具体的是,左弹片513和右弹片514的一端分别位于左卡扣支架511与右卡扣支架512的外侧,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柱盲孔111外侧。左弹片513和右弹片514设为金属薄片状,具有弹性。

耳套弹射装置52置于体温计主体1中的下壳11上,其包含弹性元件521和弹块 522,具体的是,弹性元件521置于体温计主体1中的下壳11上的圆柱盲孔111中,弹块522置于体温计主体1中的下壳11上的圆柱盲孔111中且置于弹性元件521上方。

探测头42的均布圆孔421与下壳11头部的圆柱盲孔111数目一致,且二者对应匹配,均布圆孔421直径小于圆柱盲孔111的直径,这样耳套弹射装置52就可以从圆柱盲孔111以及均布圆孔421中发生弹射将耳套41弹出。

耳套处于被压紧或弹脱状态的过程如下:

当耳套41通过按压固定在探测头42上时,左卡扣支架511和右卡扣支架512 处于弹出复位状态,左耳套卡扣515和右耳套卡扣516从方孔423中伸出并卡住耳套41边缘,实现固定耳套41的功能,此时,弹块522处于被耳套41边缘按压状态,弹性元件521也处于压缩状态。

当耳套41需要弹出时,轻压按钮33,按钮33与耳套固定装置51相连接,按钮 33推动右卡扣支架512,右卡扣支架512向圆环中心变形,从而右耳套卡扣516缩入探测头42的方孔422中,处于缩入状态。同时右卡扣支架512两端沿下壳11的滑槽112向两侧位移,此时通过轴孔的连接带动左卡扣支架511两端也向两侧位移,左卡扣支架511中间向向圆环中心变形,从而左耳套卡扣515也缩入探测头42中,处于缩入状态。此时,弹片513和右弹片514处于被按压状态,耳套41固定在探测头42的状态解除。此时,耳套弹射装置52中的弹性元件521处于弹起状态,带动弹块522向上弹起,将耳套41弹出,脱离探测头42,实现耳套41的自动弹脱功能。

耳套41弹出后,松开按钮33,左卡扣支架511和右卡扣支架512在左弹片513,右弹片514作用下恢复弹出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