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1639发布日期:2019-04-29 12:2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超声波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声波流量计。



背景技术:

超声波流量计主要由主机和超声波传感器组成,当超声波束在液体中传播时,液体的流动将使传播时间产生微小变化,其传播时间的变化正比于液体的流速。零流量时,两个传感器发射和接收声波所需的时间完全相同(唯一可实际测量零流量的技术),液体流动时,逆流方向的声波传输时间大于顺流方向的声波传输时间。超声波传感器的安装方式可以是外夹式、插入式、管段式等。

其中,外夹式传感器的安装方式有V法和Z法,其中,Z法是保证两个传感器在同一轴面上;而V法是保证两个传感器在同一水平线上。而目前对外夹式传感器的固定方式一般为钢带固定或者钢丝绳固定,此两种方式安装的传感器位置是人为确定的,容易出现偏差。后期调整传感器的安装方法时,需要拆下整个钢带或者钢丝绳,进行位置调整,费时费力。而且两个传感器之间的距离需人为手动用尺子进行测量,也容易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调整传感器位置,位置调整准确性高的超声波流量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波流量计,包括两个传感器,两个套箍结构,连接两个传感器的主机;所述两个套箍结构套设于待测管道外,并分别压紧两个传感器于待测管道外;所述套箍结构包括环体,连接于环体外壁两侧的环形侧边,设于两环形侧边之间、供传感器放入并沿环体周向滑动的环形槽;其中一环形侧边上对立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传感器一侧设有可穿出任一固定孔的固定柱,传感器的另一侧压紧弹性件于另一个环形侧边上;传感器底面设有朝向环体的探头,所述环体靠近固定孔处设有供探头穿出贴紧待测管道外壁的检测口;传感器顶部设有穿出环形槽的推边。调节时,可向另一个环形侧边移动传感器,弹性件收缩,可沿环形槽移动传感器,进而调整传感器的位置;位置调节后,可将凭借弹性件的恢复力,使固定柱插入固定孔,实现当前位置的固定,位置调整准确性高;实现传感器在Z法或者V法时位置转换,保证位置转换后的牢固性和准确性;探头和检测口,保证传感器的正常使用;推边可方便移动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环体具有一缺口,所述环体的两端朝向缺口处设有固定板,还包括一穿过两个固定板连接环体两端的连接轴。该设置可方便环体的拆装,而且能适应不同尺寸的待测管道的安装,适用范围广,安装牢固、稳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根穿设于两个套箍结构的距离检测杆,该距离检测杆上设有刻度;距离检测杆穿出其中一套箍结构设有防脱头,距离检测杆穿出另一套箍结构连接防脱套;所述两个套箍结构的环形侧边上均设有供距离检测杆穿出的通孔。使用时,可通过距离检测杆测出两个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进而方便控制两个传感器的距离;所述防脱头和防脱套可保证距离检测杆位置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同时还能限制两个套箍结构的周向旋转,进一步保证两个套箍结构的相对位置,提高传感器位置安装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距离检测杆和通孔的横截面均呈矩形;所述两个套箍结构的环形侧边上均设有加长凸边,所述通孔设于加长凸边上。所述结构可限制距离检测杆的周向旋转,进而观察刻度;所述加长凸边可不占用环形侧边,进而不影响传感器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为橡胶柱,橡胶柱外围设有可卡于固定孔处的卡槽。该设置可保证橡胶柱位置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传感器位置的调整,且保证位置调整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箍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传感器1、固定柱11;主机2;套箍结构3、环体31、缺口、31a、固定板31b;环形侧边32、固定孔32a;环形槽33、推边34、连接轴35,通孔36、加长凸边37;距离检测杆4、刻度41、防脱头42;防脱套43;弹性件5;主机6;检测口7;待测管道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超声波流量计,包括两个传感器1、两个套箍结构3及主机。所述两个传感器1分别为上流传感器和下流传感器,且该上流传感器和下流传感器均为超声波流量计。所述主机2连接两个传感器1。所述两个套箍结构3均套设于待测管道100外,而且两个套箍结构3分别压紧两个传感器1于待测管道100外。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套箍结构3包括环体31、两个环形侧边32及环形槽33。所述环形侧边32连接于环体31外壁两侧,且两个环形侧边32均沿环体31周向延伸成环形。所述环形槽33设于两环形侧边32之间,环形槽33供传感器1放入并沿环体31周向滑动。该环形槽33可以是现有的普通滑槽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一环形侧边上对立设有两个固定孔32a,即其中一个固定孔32a设于该环形侧边顶部,另外一个固定孔32a设于该环形侧边底部;当然其对立的方向还可根据需要设置。

所述传感器1一侧设有固定柱11,该固定柱11可穿出任意一个固定孔32a。所述传感器1的另一侧压紧弹性件5于另一个环形侧边上。该弹性件5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如海绵、棉等,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5优选为弹簧。为了保证固定柱11与固定孔32a安装的牢固性,于是,所述固定柱11为橡胶柱,橡胶柱外围设有卡槽11a,卡槽11a可卡于固定孔32a处。

所述传感器1底面设有探头,该探头朝向环体31,所述环体31靠近固定孔32a处设有检测口7,该检测口7供探头穿出贴紧待测管道100外壁。即当传感器1的固定柱11穿出固定孔32a后,该传感器1的探头刚好对准检测口7,并穿过检测口7贴紧待测管道100外壁。为了方便滑动传感器1,于是传感器1的顶部设有推边34,该推边34穿出环形槽33,该推边34供人握持并移动传感器1。

所述环体31具有一缺口31a,进而环体31在缺口31a处形成两端。所述环体31的两端朝向缺口31a处设有固定板31b,两个固定板31b平行设置,还包括一连接轴35,该连接轴35穿过两个固定板31b连接环体31两端。所述连接轴35可以是螺栓、螺杆等零件。

为了方便测量两个传感器1的间距,于是本实用新型还加设了一根距离检测杆4,该距离检测杆4穿设于两个套箍结构3上,该距离检测杆4上设有刻度41。距离检测杆4穿出其中一个套箍结构3设有防脱头42,距离检测杆4穿出另一套箍结构3连接防脱套43。所述防脱套43优选为橡胶套,进而能弹性夹紧于距离检测杆4外。所述两个套箍结构3的环形侧边上均设有通孔36,该通孔36供距离检测杆4穿出并移动。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距离检测杆4旋转,于是所述距离检测杆4和通孔36的横截面均呈矩形。该距离检测杆4还可限制两个套箍结构3的周向旋转,进而保证两个套箍结构3的周向位置的准确性。所述两个套箍结构3的环形侧边上均设有加长凸边37,所述通孔36设于加长凸边37上。避免距离检测杆4阻碍了传感器1的移动。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