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简易可滴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5747发布日期:2019-05-17 20:34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简易可滴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室简易可滴定装置。



背景技术:

滴定管是指在滴定操作中盛装滴定剂溶液的量器。滴定管是一种细长、内径大小均匀而具有刻度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有玻璃尖嘴,有25ml、50ml等不同的容积。

滴定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酸式滴定管,另一种是碱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的下端有玻璃活塞,可装入酸性或氧化性滴定液,不能装入碱性滴定液,因为碱性滴定液可使活塞与活塞套黏合,难于转动。

碱式滴定管用来盛放碱性溶液,它的下端连接一橡皮管,橡皮管内放有玻璃珠以控制溶液流出,橡皮管下端再接有一尖嘴玻璃管。凡是能与橡皮管起反应的溶液,如高锰酸钾、碘等溶液,都不能装入碱式滴定管中。

现有的滴定管在滴定的过程中,常常会需因为管内液体用尽而需重新补充液体,则需将滴定管取下补充液体后再次进行滴定操作,对于需要滴定量大的实验而言,需要重复多次补充液体,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实验室简易可滴定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实验室简易可滴定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上端开口密封连接一双孔橡胶塞,所述双孔橡胶塞的双孔分别密封连接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其中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伸入所述储液罐内且第一连接管伸入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伸入长度,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第一硅胶管连接滴定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一干燥管的一端,干燥管的另一端由一橡皮塞封住,所述橡皮塞上开设有至少为一个的开孔,所述干燥管内设置有干燥剂,所述滴定结构包括三个硅胶管、一乳胶管、玻璃管滴头和带有刻度的滴定管,其中三个硅胶管分别为第二硅胶管、第三硅胶管、第四硅胶管,三个硅胶管通过一T型三通相连通,第二硅胶管与所述第一硅胶管连通,第四硅胶管通过一T型三通与第五硅胶管和乳胶管相连通,所述第五硅胶管连接滴定管,所述乳胶管与所述玻璃管滴头相连接,所述第三硅胶管上设有第一止水夹,所述第四硅胶管上设有第二止水夹。

作为优选,还包括铁架台,所述铁架台上设有蝴蝶夹,所述蝴蝶夹夹持所述滴定管和第一硅胶管。

作为优选,所述储液罐和干燥管由一支架支撑一定高度,所述储液罐底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滴定管上的0刻度。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包括一对三角支架和木板,所述三角支架固定支撑所述木板,所述木板支撑所述储液罐和干燥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硅胶管通过连接四通连接三个滴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实验室简易可滴定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上端开口密封连接一双孔橡胶塞,所述双孔橡胶塞的双孔分别密封连接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其中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伸入所述储液罐内且第一连接管伸入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伸入长度,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第一硅胶管连接滴定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一干燥管的一端,干燥管的另一端由一橡皮塞封住,所述橡皮塞上开设有至少为一个的开孔,所述干燥管内设置有干燥剂,所述滴定结构包括三个硅胶管、一乳胶管、玻璃管滴头和带有刻度的滴定管,其中三个硅胶管分别为第二硅胶管、第三硅胶管、第四硅胶管,三个硅胶管通过一T型三通阀相连通,第二硅胶管与所述第一硅胶管连通,第四硅胶管通过一T型三通阀与第五硅胶管和乳胶管相连通,所述第五硅胶管连接滴定管,所述乳胶管与所述玻璃管滴头相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铁架台,所述铁架台上设有蝴蝶夹,所述蝴蝶夹夹持所述滴定管和第一硅胶管。

作为优选,所述储液罐和干燥管由一支架支撑一定高度,所述储液罐底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滴定管上的0刻度。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包括一对三角支架和木板,所述三角支架固定支撑所述木板,所述木板支撑所述储液罐和干燥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硅胶管通过连接四通连接三个滴定结构。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经过合理地设计,设计出一整套的滴定装置,使用时,在滴定管内需要补充液体时,打开第一止水夹,将第三硅胶管连接一吸力装置,将储液罐内液体吸入至接近第一止水夹位置,关闭第一止水夹,随后打开第二止水夹,液体自第四硅胶管和第五硅胶管流入至滴定管内进行补充;又或是采用T型三通阀,先使得第二硅胶管和第三硅胶管连通,第三硅胶管连接一负压装置,将液体吸入至接近T型三通阀处后调节第二硅胶管和第四硅胶管连通,调节另一T型三通阀使得第四硅胶管和第五硅胶管相通,随后液体自会补充进入滴定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简易可滴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简易可滴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储液罐,2为双孔橡胶塞,3为第一连接管,4为第二连接管,5为第一硅胶管,6为干燥管,7为橡皮塞,8为干燥剂,9为乳胶管,10为玻璃管滴头,11为滴定管,12为第二硅胶管,13为第三硅胶管,14为第四硅胶管,15为T型三通,16为第五硅胶管,17为第一止水夹,18为第二止水夹,19为支架,20为三角支架,21为木板,22为连接四通,23为T型三通阀,24为铁架台,25为蝴蝶夹。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实验室简易可滴定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储液罐1,所述储液罐1上端开口密封连接一双孔橡胶塞2,所述双孔橡胶塞2的双孔分别密封连接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其中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均伸入所述储液罐1内且第一连接管3伸入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4伸入长度,所述第一连接管3通过第一硅胶管5连接滴定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4连接一干燥管6的一端,干燥管6的另一端由一橡皮塞7封住,所述橡皮塞7上开设有至少为一个的开孔,所述干燥管6内设置有干燥剂8,所述滴定结构包括三个硅胶管、一乳胶管9、玻璃管滴头10和带有刻度的滴定管11,其中三个硅胶管分别为第二硅胶管12、第三硅胶管13、第四硅胶管14,三个硅胶管通过一T型三通15相连通,第二硅胶管12与所述第一硅胶管13连通,第四硅胶管14通过一T型三通15与第五硅胶管16和乳胶管9相连通,所述第五硅胶管16连接滴定管11,所述乳胶管9与所述玻璃管滴头10相连接,所述第三硅胶管13上设有第一止水夹17,所述第四硅胶管14上设有第二止水夹18。还包括铁架台24,所述铁架台24上设有蝴蝶夹25,所述蝴蝶夹25夹持所述滴定管11和第一硅胶管12。所述储液罐1和干燥管6由一支架19支撑一定高度,所述储液罐1底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滴定管11上的0刻度。所述支架19包括一对三角支架20和木板21,所述三角支架10固定支撑所述木板21,所述木板21支撑所述储液罐1和干燥管6。所述第一硅胶管5通过连接四通22连接三个滴定结构。

本实施例当中储液罐1选择为10L玻璃罐,其里面存储有NaOH溶液,干燥管为玻璃干燥管,其橡皮塞处设置有脱脂棉,干燥剂选择生石灰(氧化钙),用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硅胶管都选择外径9.6mm内径6.4mm的硅胶管,蝴蝶夹选择铝制的蝴蝶夹,两个止水夹选择不锈钢弹簧止水夹,乳胶管选择外径7mm内径5mm的尺寸且其内设置有玻璃珠用于调节滴定速度,T型三通选择参数为6.4mm的T型塑料,四通选择塑料6.4mm边四通。本实施例是先关闭第二止水夹,打开第一止水夹,通过第三硅胶管连接负压装置利用压力差将NaOH溶液吸出,随后关闭第一止水夹,打开第二止水夹,NaOH溶液补充进入到滴定管。

实施例2:

一种实验室简易可滴定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储液罐1,所述储液罐1上端开口密封连接一双孔橡胶塞2,所述双孔橡胶塞2的双孔分别密封连接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其中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均伸入所述储液罐1内且第一连接管3伸入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管4伸入长度,所述第一连接管3通过第一硅胶管5连接滴定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4连接一干燥管6的一端,干燥管6的另一端由一橡皮塞7封住,所述橡皮塞7上开设有至少为一个的开孔,所述干燥管6内设置有干燥剂8,所述滴定结构包括三个硅胶管、一乳胶管9、玻璃管滴头10和带有刻度的滴定管11,其中三个硅胶管分别为第二硅胶管12、第三硅胶管13、第四硅胶管14,三个硅胶管通过一T型三通阀23相连通,第二硅胶管12与所述第一硅胶管13连通,第四硅胶管14通过一T型三通阀23与第五硅胶管16和乳胶管9相连通,所述第五硅胶管16连接滴定管11,所述乳胶管9与所述玻璃管滴头10相连接。还包括铁架台19,所述铁架台19上设有蝴蝶夹20,所述蝴蝶夹20夹持所述滴定管11和第一硅胶管12。所述储液罐1和干燥管6由一支架19支撑一定高度,所述储液罐1底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滴定管11上的0刻度。所述支架19包括一对三角支架20和木板21,所述三角支架10固定支撑所述木板21,所述木板21支撑所述储液罐1和干燥管6。所述第一硅胶管5通过连接四通22连接三个滴定结构。

本实施例当中储液罐1选择为10L玻璃罐,其里面存储有NaOH溶液,干燥管为玻璃干燥管,其橡皮塞处设置有脱脂棉,干燥剂选择生石灰(氧化钙),用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硅胶管都选择外径9.6mm内径6.4mm的硅胶管,蝴蝶夹选择铝制的蝴蝶夹,两个止水夹选择不锈钢弹簧止水夹,乳胶管选择外径7mm内径5mm的尺寸且其内设置有玻璃珠用于调节滴定速度,T型三通选择参数为6.4mm的T型塑料,四通选择塑料6.4mm边四通。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是利用三通阀门代替了两个止水夹来进行管道的通断,其原理也与实施例1是一致的。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