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3588发布日期:2019-04-29 12:3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



背景技术:

彩钢瓦,又称彩色压型瓦,是采用彩色涂层钢板,经辊压冷弯成各种波型的压型板。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特种建筑、大跨度钢结构房屋的屋面、墙面以及内外墙装饰等。

夹芯板,由两层成型金属面板(或其他材料面板)和直接在面板中间发泡、熟化成型的高分子隔热内芯组成,便于安装、轻质、高效。填充系统使用的也是闭泡分子结构,可以杜绝水汽的凝结。

隔热性能是彩钢瓦和夹心板的一个重要属性,现有当中缺乏对板材的隔热性能的检测设备,因此,能以测出彩钢瓦和夹心板的隔热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能够所述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能够方便地测出板材的隔热性能,以及能够比对不同板材的隔热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包括架体、加热器、温度探测器和显示屏;

所述架体包括底板、立柱、顶罩、左卡件、中卡件、右卡件、前连接柱、后连接柱、左承板、中承板和右承板;

所述底板为矩形板;

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其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四个端角;

所述左卡件的数量至少为二,其从前至后呈直线分布于所述底板的顶面的左侧;

所述中卡件的数量至少为二,其从前至后呈直线分布于所述底板的顶面的中部;

所述右卡件的数量至少为二,其从前至后呈直线分布于所述底板的顶面的右侧;

所述后连接柱竖直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面的后方;

所述顶罩的底部边沿分别固定于所述立柱和后连接柱的顶部;

所述前连接柱的顶部固定于所述顶罩的前方;

在所述前连接柱和后连接柱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中卡件的正上方;

所述左承板水平固定于位于左侧的两根立柱的中部;

所述右承板水平固定于位于右侧的两根立柱的中部;

所述右承板的分别水平固定于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

所述左承板、中承板和右承板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所述加热器分为左加热器和右加热器,所述左加热器和右加热器均安装于所述顶罩,所述左加热器和右加热器被隔板隔开;

所述温度探测器分为左温度探测器和右温度探测器,所述左温度探测器和右温度探测器分别设置于底板的顶面的左侧和右侧;

所述显示屏分为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所述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前方的左侧和右侧;

所述左温度探测器与所述左显示屏电连接;

所述右温度探测器与所述右显示屏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左卡件和右卡件为L字型的,所述中卡件为凹字型的。

进一步,所述加热器为红外加热灯泡。

进一步,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为带有刹车装置的,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其分别安装与所述底板的底部的四个端角处。

进一步,还包括把手,其分别铰接于所述顶罩的左外壁和右外壁。

进一步,所述把手的表面包裹有绝热材料。

进一步,还包括压板机构,所述压板机构的数量为三;

三个所述压板机构从左至右呈直线排列于所述底板的顶部;

三个压板机构分别位于左承板的下方、中承板的下方和右承板的下方;

所述压板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

进一步,所述压板机构还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缓冲板为软性材料制成的。

进一步,所述软性材料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能够所述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能够方便地测出板材的隔热性能,以及能够比对不同板材的隔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架体1、底板11、立柱12、顶罩13、左卡件14、中卡件15、右卡件16、前连接柱171、后连接柱172、隔板173、左压条承板181、中压条承板182、右压条承板183、左加热器21、右加热器22、左温度探测器31、右温度探测器32、左显示屏41、右显示屏42、万向轮5、把手6、压板机构7、驱动机构71、支撑板72、缓冲板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一种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包括架体1、加热器、温度探测器和显示屏;

所述架体1包括底板11、立柱12、顶罩13、左卡件14、中卡件15、右卡件16、前连接柱171、后连接柱172、左承板181、中承板182和右承板183;

所述底板11为矩形板;

所述立柱12的数量为四,其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11的四个端角;

所述左卡件14的数量至少为二,其从前至后呈直线分布于所述底板11的顶面的左侧;

所述中卡件15的数量至少为二,其从前至后呈直线分布于所述底板11的顶面的中部;

所述右卡件16的数量至少为二,其从前至后呈直线分布于所述底板11的顶面的右侧;

所述后连接柱172竖直设置于所述底板11的顶面的后方;

所述顶罩13的底部边沿分别固定于所述立柱12和后连接柱172的顶部;

所述前连接柱171的顶部固定于所述顶罩13的前方;

在所述前连接柱171和后连接柱172之间设置有隔板173,所述隔板173位于所述中卡件15的正上方;

所述左承板181水平固定于位于左侧的两根立柱12的中部;

所述右承板182水平固定于位于右侧的两根立柱12的中部;

所述右承板183的分别水平固定于所述隔板173的左右两侧;

所述左承板181、中承板182和右承板183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所述加热器分为左加热器21和右加热器22,所述左加热器21和右加热器22均安装于所述顶罩13,所述左加热器21和右加热器22被隔板173隔开;

所述温度探测器分为左温度探测器31和右温度探测器32,所述左温度探测器31和右温度探测器32分别设置于底板11的顶面的左侧和右侧;

所述显示屏分为左显示屏41和右显示屏42,所述左显示屏41和右显示屏42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11的前方的左侧和右侧;

所述左温度探测器31与所述左显示屏41电连接;

所述右温度探测器32与所述右显示屏42电连接。

例如,所需要检测隔热性能的是拱形的板材,只需要将拱形的板材放置在底板11的顶部,再通过左卡件14、中卡件15和右卡件16的配合,便可以将拱形的板材卡稳在底板11的顶部,然后再开启加热器而,将加热器加热2至所需的温度,把温度探测器贴在待测的板材的底部,再读出显示屏的数值,便能够快速地测出待测板材的隔热性能,例如待测的板材可以的彩钢瓦。

所述加热器分为左加热器21和右加热器22,所述温度探测器分为左温度探测器31和右温度探测器32,所述显示屏分为左显示屏41和右显示屏42,这样的话,能够一次性检测两种不同的拱形板材的隔热性能,能够作出直观的对比,所述左加热器21和右加热器22被隔板173隔开,避免左加热器21和右加热器22在加热时能够独立工作。

如果所需检测隔热性能的是平板,只需要把平板放置在左承板181与中承板182的顶部之间,或者放置在右承板183与中承板182的顶部之间,左承板181、中承板182和右承板183均起到承托待测平板的作用,然后再开启加热器而,将加热器加热2至所需的温度,把温度探测器贴在待测的平板的底部,再读出显示屏的数值,便能够快速地测出待测平板的隔热性能,令所述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能够方便地测出不同形状的板材的隔热性能,以及能够比对不同板材的隔热性能。

进一步,所述左卡件14和右卡件16为L字型的,所述中卡件15为凹字型的。

进一步,所述加热器为红外加热灯泡。

能够迅速加热至所需的温度。

进一步,还包括万向轮5,所述万向轮5为带有刹车装置的,所述万向轮5的数量为四,其分别安装与所述底板11的底部的四个端角处。

设置万向轮5,方便移动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当需要防止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跑动时,打开万向轮5的刹车装置即可,例如在进行检测隔热性能时,可以打开刹车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把手6,其分别铰接于所述顶罩13的左外壁和右外壁。

通过把手6方便提拉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在图1中,由于视图的角度问题,只显示出左外壁的把手6。

进一步,所述把手6的表面包裹有绝热材料。

由于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经常处于高温的工作状态,因此,在所述把手6的表面包裹有绝热材料,避免提拉把手6时会烫伤手,起到保护作用,例如绝热材料可以是岩棉。

进一步,还包括压板机构7,所述压板机构7的数量为三;

三个所述压板机构7从左至右呈直线排列于所述底板11的顶部;

三个压板机构7分别位于左承板181的下方、中承板182的下方和右承板183的下方;

所述压板机构7包括驱动机构71和支撑板72;

所述支撑板72安装于所述驱动机构71的驱动端。

在图1中,由于视图的角度问题,位于右承板183的下方所能看到的压板机构7的结构是最完整的。

如果所需检测隔热性能的是板材较厚,不方便放置在左承板181、中承板182和右承板183的顶部,那么,可以把厚的板材放置在压板机构7的支撑板72的上方,然后再通过驱动机构71驱动支撑板72在竖直方向上升降,以将厚的板材压紧在左承板181、中承板182和右承板183的下方,此时,左承板181、中承板182和右承板183起到压紧作用,然后再开启加热器而,将加热器加热2至所需的温度,把温度探测器贴在待测的平板的底部,再读出显示屏的数值,便能够快速地测出待测平板的隔热性能,令所述板材隔热性能检测器能够方便地测出较厚的板材的隔热性能。例如待测的厚的板材可以是夹芯板。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71为气缸。

进一步,所述压板机构7还包括缓冲板73,所述缓冲板73固定于所述支撑板72的顶部,所述缓冲板73为软性材料制成的。

在所述支撑板72的顶部固定缓冲板73,这样的话,当所需检测隔热性能的是板材较厚,支撑板72将厚的板材压紧至左承板181、中承板182和右承板183的下方时,与板材底部接触的是缓冲板73,所述缓冲板73为软性材料制成的,可以是橡胶制成的,一方面能够把板材压得更紧,另一方面也不会损坏板材。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