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上变压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8457发布日期:2019-05-24 20:4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柱上变压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柱上变压器工作台。



背景技术:

柱上变压器工作台是城镇电力设备中常用的配套设施,用于在高空承载变压器等相关组件。现有的柱上变压器工作台往往采用固定的结构,即工作人员在需要对于变压器等设备进行维修或维护时,仅能沿预设的检测平台登上以进行相关工作。然而,由于变压器组以及相关设备可能故障的位置不同,工作人员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时常遇到需处理的位置与检测平台之间的位置不匹配的现象。上述问题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台上进行工作的操作效率以及操作中的安全性均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柱上变压器工作台,其可解决相关技术中检测平台的位置相对固定,导致检测过程中的效率以及安全性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柱上变压器工作台,其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用于安装变压器组,所述固定平台的侧端部设置有呈环形分布的调节槽体,所述固定平台包括位于所述调节槽体上侧的安装部分,位于所述调节槽体下侧的支撑部分以及位于所述调节槽体内部的调节部分,其中,所述调节槽体内部设置有采用环形结构的调节端板;所述调节部分的侧端部之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调节端板的内壁之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调节部分与所述调节端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相互啮合实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第一齿轮中的每一个第一轮齿均沿顺时针方向进行倾斜延伸,所述第二齿轮中的每一个第二轮齿均沿逆时针方向进行倾斜延伸;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通过连接杆件连接至所述调节端板之上,所述连接杆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调节端板之上的第一杆件,以及连接至所述检测平台之上的第二杆件,其中,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杆件的侧端部之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端体,所述第二杆件的侧端部之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端体,所述第一安装端体之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安装端体之上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部设置有安装螺杆,所述安装螺杆用于在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螺孔位于相同的轴向位置时,对所述第一安装端体与所述第二安装端体进行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轮齿包括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轮齿延伸方向的第一端面,以及背离所述第一轮齿延伸方向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轮齿的第二端面之上设置有多个采用弧形结构的定位凹槽;所述第二轮齿之中,与所述第一轮齿的第二端面的相对端面之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端体,所述多个定位端体与所述多个定位凹槽彼此一一对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定位端体与定位凹槽的设置以使得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啮合的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

可选地,所述检测平台之上设置有支撑杆件,所述支撑杆件包括有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通过转轴连接至所述检测平台的底端面之上,所述第二端部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端体,所述支撑端体之上设置有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内部设置有支撑螺杆;所述固定平台的所述支撑部分的侧端面之上设置有成环形延伸的支撑槽体,所述支撑槽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螺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检测平台可得以辅助支撑,进而改善检测平台本身的稳定性。

上述柱上变压器工作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将固定平台置于柱上实现对于变压器组的安装。当工作人员需要上柱对于变压器组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在达到对应高度位置时,驱使检测平台连同连接杆件与调节端板相对于调节装置的调节部分进行转动,由于调节端板与调节部分之间通过倾斜的橡胶齿轮进行啮合连接,故在外力作用下易于根据操作者的操控达到目标角度,而在达到目标角度后受齿轮啮合影响,调节端板与调节部分之间亦可趋于稳定。

当操作者将检测平台调节至对应角度位置时,即可使得检测平台连同第二杆件相对于第一杆件进行旋转,以使得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处于相同的水平位置。工作人员在上述情况下即可通过安装螺杆将第一安装端体与第二安装端体进行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位置的固定。此时,检测平台即可在需要的角度位置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柱上变压器工作台,其可在柱上变压器工作台中的变压器需要进行检测时,方便工作人员先行根据需要进行检测的位置调节检测平台的角度,并在调节后确保检测平台处于稳定状态下再进行检测处理,进而使得工作人员进行维修的效率以及安全系数均得以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上变压器工作台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部分与调节端板连接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杆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固定平台、101—固定部分、102—支撑部分、103—调节部分、2—变压器组、3—调节槽体、4—调节端板、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检测平台、8—连接杆件、801—第一杆件、802—第二杆件、9—第一安装端体、10—第二安装端体、11—第一螺孔、12—第二螺孔、13—安装螺杆、14—第一端面、15—第二端面、16—定位凹槽、17—定位端体、18—支撑杆件、1801—第一端部、1802—第二端部、19—支撑端体、20—连接螺孔、21—连接螺杆、22—支撑槽体、23—支撑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柱上变压器工作台,如图1所示,所述柱上变压器工作台包括:

固定平台1,所述固定平台1用于安装变压器组2,所述固定平台1的侧端部设置有呈环形分布的调节槽体3,所述固定平台1包括位于所述调节槽体3上侧的安装部分101,位于所述调节槽体3下侧的支撑部分102以及位于所述调节槽体3内部的调节部分103,其中,所述调节槽体3内部设置有采用环形结构的调节端板4;

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部分103的侧端部之上设置有第一齿轮5,所述调节端板4的内壁之上设置有第二齿轮6,所述调节部分103与所述调节端板4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齿轮5与所述第二齿轮6的相互啮合实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齿轮5与所述第二齿轮6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第一齿轮5中的每一个第一轮齿均沿顺时针方向进行倾斜延伸,所述第二齿轮6中的每一个第二轮齿均沿逆时针方向进行倾斜延伸;

检测平台7,所述检测平台7通过连接杆件8连接至所述调节端板之上,所述连接杆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调节端板之上的第一杆件801,以及连接至所述检测平台之上的第二杆件802,其中,所述第一杆件801与所述第二杆件802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杆件801的侧端部之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端体9,所述第二杆件802的侧端部之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端体10,所述第一安装端体9之上设置有第一螺孔11,所述第二安装端体10之上设置有第二螺孔12,所述第一螺孔11内部设置有安装螺杆13,所述安装螺杆13用于在所述第一螺孔11与所述第二螺孔12位于相同的轴向位置时,对所述第一安装端体9与所述第二安装端体10进行连接。

上述柱上变压器工作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将固定平台置于柱上实现对于变压器组的安装。当工作人员需要上柱对于变压器组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在达到对应高度位置时,驱使检测平台连同连接杆件与调节端板相对于调节装置的调节部分进行转动,由于调节端板与调节部分之间通过倾斜的橡胶齿轮进行啮合连接,故在外力作用下易于根据操作者的操控达到目标角度,而在达到目标角度后受齿轮啮合影响,调节端板与调节部分之间亦可趋于稳定。

当操作者将检测平台调节至对应角度位置时,即可使得检测平台连同第二杆件相对于第一杆件进行旋转,以使得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处于相同的水平位置。工作人员在上述情况下即可通过安装螺杆将第一安装端体与第二安装端体进行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位置的固定。此时,检测平台即可在需要的角度位置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柱上变压器工作台,其可在柱上变压器工作台中的变压器需要进行检测时,方便工作人员先行根据需要进行检测的位置调节检测平台的角度,并在调节后确保检测平台处于稳定状态下再进行检测处理,进而使得工作人员进行维修的效率以及安全系数均得以改善。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轮齿包括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轮齿延伸方向的第一端面14,以及背离所述第一轮齿延伸方向的第二端面15,所述第一轮齿的第二端面15之上设置有多个采用弧形结构的定位凹槽16;所述第二轮齿之中,与所述第一轮齿的第二端面15的相对端面之上设置有多个定位端体17,所述多个定位端体17与所述多个定位凹槽16彼此一一对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定位端体与定位凹槽的设置以使得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啮合的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检测平台7之上设置有支撑杆件18,所述支撑杆件18包括有第一端部1801与第二端部1802,其中,所述第一端部1801通过转轴连接至所述检测平台7的底端面之上,所述第二端部1802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端体19,所述支撑端体19之上设置有连接螺孔20,所述连接螺孔20内部设置有支撑螺杆21;所述固定平台的所述支撑部分103的侧端面之上设置有成环形延伸的支撑槽体22,所述支撑槽体2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螺孔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检测平台可得以辅助支撑,进而改善检测平台本身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