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试验弹性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4266发布日期:2019-05-11 00:18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模态试验弹性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态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态试验弹性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等试验件的模态试验中需要模拟自由-自由状态,因此需要对试验件进行弹性支持且使试验件的弹性模态频率大于试验件刚体模态频率的3倍。现有的模态试验支持系统主要是空气弹簧,这个不适合小型结构的模态试验。中国专利ZL201320544452.7公开一种悬挂式车辆模态测试试验台,此试验台的弹性系统用的是弹簧,考虑到弹簧需要专门设计,因此也会带来不便;中国专利ZL201410620410.6公开一种组装可调式零部件自由模态试验架,该试验架对于较大较重的试验件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模态试验弹性悬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模态试验弹性悬挂装置,包括左立柱、右立柱、横梁、左丝杆、右丝杆及结构相同的左橡皮绳组与右橡皮绳组,左立柱、右立柱与横梁连接组成龙门架,左丝杆一端安装在横梁上,左丝杆另一端与左橡皮绳组连接,右丝杆一端安装在横梁上,右丝杆另一端与右橡皮绳组连接;左橡皮绳组中,橡皮绳分别安装在两个线盘组上,每个线盘组中,集束杆上套装有吊环和用于安装橡皮绳的线盘。

在本实用新型中,横梁上设置有多组左橡皮绳组与右橡皮绳组。

在本实用新型中,左丝杆通过左调节螺母安装在横梁上,右丝杆通过右调节螺母安装在横梁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左丝杆通过左连接器与左橡皮绳组连接,右丝杆通过右连接器与右橡皮绳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左橡皮绳组中设置有多根橡皮绳,且每根橡皮绳的自身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安装处采用细铁丝捆扎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个线盘组中设置有多个线盘。

在本实用新型中,吊环设置在集束杆中部,由螺母将线盘固定在集束杆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前,首先安装龙门架,而后根据试验件的重量、重心的位置及吊挂点离重心的距离,计算出每一个吊挂点需要橡皮绳的最少数目,然后将橡皮绳和线盘安装至集束杆上组成左橡皮绳组与右橡皮绳组,再将左橡皮绳组与右橡皮绳组安装在横梁上,最后根据实际激励所需要的高度,通过旋转左丝杆与右丝杆上的调节螺母调节丝杆高度以此来调节试验件高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试验件的重量安装所需最少数量的橡皮绳,以尽量使试验的刚体频率降到最低从而提高模态的测试质量;实际使用中可将不需要的橡皮绳拆下,以减少弹性系统的质量和刚度,橡皮绳的长短可根据需要进行绑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左橡皮绳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左橡皮绳组分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线盘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线盘组分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5的模态试验弹性悬挂装置,包括左立柱1、右立柱2、横梁3、固定螺栓4、左丝杆5、右丝杆6、左调节螺母7、右调节螺母8、左连接器9、右连接器10、左橡皮绳组11及右橡皮绳组12,左橡皮绳组包括线盘组13与橡皮绳14,线盘组包括吊环15、集束杆16、线盘17及螺母18,其中,左立柱1、右立柱2与横梁3通过螺栓4连接组成龙门架,左丝杆5一端通过左调节螺母7安装在横梁3上,左丝杆5另一端与左连接器9一端连接,左连接器9另一端与左橡皮绳组11连接,右丝杆6一端通过右调节螺母8安装在横梁3上,右丝杆6另一端与右连接器10一端连接,右连接器10另一端与右橡皮绳组12连接;

左橡皮绳组11与右橡皮绳组12结构相同,左橡皮绳组11中,多根橡皮绳14分别安装在两个线盘组13上,且每根橡皮绳14的自身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安装处采用细铁丝捆扎牢固;

线盘组13中,集束杆16上套装有吊环15和多个用于安装橡皮绳14的线盘17,且吊环15设置在集束杆16中部,由螺母18将线盘17固定在集束杆16上。

在本实施例中,左橡皮绳组11中设置的两个吊环15,一个用于与左连接器9连接,另一个用于与试验件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前,首先安装龙门架,而后根据试验件的重量、重心的位置及吊挂点离重心的距离,计算出每一个吊挂点需要橡皮绳14的最少数目,然后将橡皮绳14和线盘13安装至集束杆16上组成左橡皮绳组11与右橡皮绳组12,再将左橡皮绳组11与右橡皮绳组12安装在横梁3上,最后根据实际激励所需要的高度,通过旋转左丝杆5与右丝杆6上的调节螺母调节丝杆高度以此来调节试验件高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