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栅栏式红外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9658发布日期:2019-04-02 23:42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栅栏式红外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报警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栅栏式红外探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诸如电力检修和施工、发电站、危险品存放处等对安全需求很高的场所,仅依靠人力进行安全防护工作显得越来越吃力,由此,具有自动防护、报警等功能红外探测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上述各个领域,实现了良好的安全防护效果。

目前市面上的红外探测器种类繁多,但普遍存在体积较大、重量重,组装、搬运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费成本较大,且由于这些红外探测器大多设置在户外,而户外使用的红外探测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例如阳光或其他光源,必须把这些光源都过滤掉,使其不受其他光源照射的影响,现有的产品在排除外界光源过滤上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观简洁、轻便,便于组装和搬运,且可以有效过滤干扰光源的栅栏式红外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栅栏式红外探测器,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多个红外发射端或红外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由底座和面罩围合而成的立柱,所述底座为两侧向内折弯的条形件,所述多个红外发射端或红外接收端固定于底座上,所述面罩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透光窗,所述多个红外发射端或红外接收端可通过透光窗向外部发送或接收信号,所述面罩表面还设有遮光板,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支撑座,所述壳体顶部设有顶盖。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两侧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用于定位面罩并与面罩侧壁相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上相邻两个透光窗之间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用于穿射第一螺栓,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位于底座折弯内侧,所述固定条两端与底座内侧壁相抵,所述固定条上设有供第一螺栓穿射的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栓穿射所述固定条。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条两端还穿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通过底座上的螺纹孔与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两侧还设有防护板。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窗沿面罩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透光窗中心点之间相隔10-30cm。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窗位置对应的底座上均设有红外发射端或红外接收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栅栏式红外探测器,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可拆卸地安装,方便使用,轻便的结构使其各部分便于运输,立柱式的壳体配合透光窗及遮光板使其达到良好的过滤干扰光源的效果,壳体两侧设置防护板,提升户外使用的防破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栅栏式红外探测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栅栏式红外探测器的部分组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固定条,131、螺纹孔,2、面罩,21、透光窗,22、第三凹槽,23、开孔,3、红外发射端或红外接收端,4、遮光板,5、支撑座,6、顶盖,7、防护板,8、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凸出贡献,可以理解的,下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不应该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栅栏式红外探测器,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多个红外发射端或红外接收端,壳体是由底座1和面罩2围合而成的立柱,底座1为两侧向内折弯的条形件,多个红外发射端或红外接收端3固定于底座1上,面罩2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透光窗21,多个红外发射端或红外接收端3可通过透光窗21向外部发送或接收信号,面罩2表面还设有遮光板4,壳体底部设有支撑座5,壳体顶部设有顶盖6,为了解决现有红外探测器体积大、重量大,组装、搬运不方便的问题,本实施所述底座1、面罩2、支撑座5、顶盖6均为金属型材,其强度高且易于制作,为了控制成本可选用铁质,也可采用铝合金、不锈钢等其他材料。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组装,底座1和面罩2采用插接式,底座1两侧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用于定位面罩2并与面罩2侧壁相配合的第一凹槽11,面罩2为门字形型材,其两侧壁插入第一凹槽11后与底座1紧密接触,防止晃动。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面罩2与底座1脱离,采用螺栓分别穿射面罩2和底座1上的固定条13将面罩2与底座1相互锁紧,具体地,面罩2上相邻两个透光窗21之间设有开孔23,开孔23用于穿射第一螺栓8,底座1上还设有固定条13,固定条13位于底座1折弯内侧,固定条13两端与底座1内侧壁相抵,固定条13上设有供第一螺栓8穿射的螺纹孔131,第一螺栓8穿射固定条13,固定条13两端还穿设有第二螺栓9,第二螺栓9通过底座1上的螺纹孔与底座1固定连接。通过以上设置,将第一螺栓8向下拧紧时,第一螺栓8转动带动固定条13上升,由于固定条13两端设有第二螺栓9,使其在上升一定程度后限位,从而将底座1与面罩2相互锁紧。

进一步地,底座1两侧向内的折弯也可以作为对固定条限位使用,此时第二螺栓9仅用于防止固定条13两端晃动。

进一步地,为了加强壳体防护效果,壳体两侧还设有防护板7,具体地,底座1上第一凹槽11外侧还设有第二凹槽12,面罩2两侧设有与第二凹槽12相对的第三凹槽22,第二凹槽12与第三凹槽22相互配合将防护板7稳固卡接在壳体两侧,防护板可采用铁质等其他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透光窗21沿面罩2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透光窗21中心点之间相隔10-30cm。

进一步地,透光窗21位置对应的底座1上均设有红外发射端或红外接收端3。

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可拆卸地安装,方便使用,轻便的结构使其各部分便于运输,立柱式的壳体配合透光窗及遮光板使其达到良好的过滤干扰光源的效果,壳体两侧设置防护板,提升户外使用的防破坏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