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0728发布日期:2019-05-24 20:5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常见的驱动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发动机的进气口与大气环境连通,而不同地区的大气环境不尽相同,大气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发动机性能,因此,需要在大气环境和发动机的进气口之间设置进气调节装置,用以改善进入发动机进气口的进气温度和湿度。

该进气调节装置也被应用于发动机的台架实验中,将大气环境转换成发动机工作环境相应状态的进气环境,尤其是对温度和湿度的调节,用以监测和评估发动机性能。现有技术中,进气调节装置对大气依次进行预热、温度调节和湿度调节,湿度调节只能加湿,无法进行除湿,湿度的可调节范围小;无法满足严苛的发动机测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湿度调节范围小的问题,以实现在不同的进气环境下进行发动机性能试验。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进气调节装置,包括:

预处理器,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和外界大气连通,空腔储有热水,热水用于对进入空腔内的空气加热和加湿;

第一换热器,其包括第一换热侧和第一介质侧,第一换热侧的入口端与排气口连接,第一介质侧循环有冷媒介;

除雾器,其入口端与第一换热侧的出口端连通,除雾器用于对流过其的空气除雾;

第二换热器,其包括第二换热侧和第二介质侧,第二换热侧的入口端与除雾器的出口端连通,第二换热侧的出口端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第二介质侧循环有热媒介。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电动阀,第一电动阀设置在与第一介质侧连通的循环管路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电动阀,第二电动阀设置在与第二介质侧连通的循环管路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温湿度测量元件,温湿度测量元件安装于第二换热侧的出口端和发动机的进气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温湿度测量元件、第一电动阀以及第二电动阀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位于空腔内,壳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热水从进水口流入,进水口与喷淋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喷淋装置的安装位置高于进气口的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一端插入热水中。

进一步地,进气管插入热水中的一端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除雾器除湿,使得对外界大气的调节既能加湿,又能除湿,扩大了湿度的调节范围,湿度调控更加灵活,通过预处理器和除雾器的配合,可以快速将进气湿度调整至所需数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进气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预处理器;2-第一换热器;3-除雾器;4-第二换热器;5-测量元件;6-第一电动阀;7-第二电动阀;

11-进气口;12-排气口;13-进水口;14-出水口;61-第一入口;62-第一出口;71-第二入口;72-第二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进气调节装置,该进气调节装置包括预处理器1、第一换热器2、除雾器3和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2用于对流过其的空气进行湿度调节,除雾器3用于对流过其的空气除雾,第二换热器4用于对流过其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预处理器1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空腔储有热水,热水用于对进入空腔内的空气加热和加湿,壳体上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进气口11和外界大气连通。第一换热器2包括第一换热侧和第一介质侧,第一换热侧的入口端与排气口12连接,第一介质侧循环有冷媒介;除雾器3的入口端与第一换热侧的出口端连通。第二换热器4包括第二换热侧和第二介质侧,第二换热侧的入口端与除雾器3的出口端连通,第二换热侧的出口端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第二介质侧循环有热媒介。该进气调节装置使得对外界大气的调节既能加湿,又能除湿,扩大了湿度的调节范围,温度调控更灵活,通过预处理器1和除雾器3的配合,可以快速将进气湿度调整至所需数值。

进一步地,该进气调节装置还包括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位于壳体的内部空腔内,且设置在壳体上,壳体上设有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与外界热水水源连通,并通过水泵驱动热水循环,进水口13与喷淋装置连通。热水从进水口13流入,从喷淋装置中喷洒在壳体的内部空腔内,增大了进入该内部空腔的空气与热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将空气加热加湿呈热饱和状态,为后续的湿度调节和温度调节做准备。具体地,喷淋装置的安装位置高于进气口11的位置,使得进入该内部空腔的空气均能够与热水接触。

进一步地,该进气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动阀6,第一电动阀6设置在与第一介质侧连通的循环管路上。热饱和空气通过第一介质侧进入第一换热器2中,在冷媒介的作用下冷却,热饱和空气冷凝雾化,形成雾沫气体,通过第一电动阀6调节冷媒介的流量,可以改变热饱和空气中水蒸气冷凝的比例,从而达到调节湿度的目的。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冷媒介的温度来调节冷凝雾化的程度,这种调节方式会有一定的延迟性。本实施例中,冷媒介为冷冻水。

具体地,沿冷媒介的流动方向,与第一介质侧连通的循环管路的进口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二支路流入第一介质侧。定义从第一介质侧流出的为第一流出支路,第一电动阀6有两个第一入口61和一个第一出口62,两个第一入口61分别与第一支路和第一流出支路相连通,从两个第一入口61流入的冷媒介均从第一出口62流出。这就保证了在冷媒介的总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调节第二支路的流量时,第一支路能让剩余的冷媒介从第一出口61流出,而不必在每次调节湿度时,均需要实时调整冷媒介的总流量。

除雾器3的内部设置波形板,当雾沫气体以一定的速度通过除雾器3时,由于重力作用,会与除雾器3内部的波形板碰撞,并附着在波形板的表面上。除雾器3内部的波形板表面上的雾沫,经过扩散和重力的作用会逐步聚集,当重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从除雾器3内部的波形板上分离下来。

进一步地,该进气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电动阀7,第二电动阀7设置在与第二介质侧连通的循环管路上,能够调节热媒介的流量。被除雾器3除湿的空气通过第二介质侧进入第二换热器4中,在热媒介的作用下加热,通过第二电动阀7调节热媒介的流量,可以改变进入第二换热器4的空气的温度,从而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热媒介的温度来调节进入第二换热器4的空气的温度,但是,这种调节方式会有一定的延迟性。本实施例中,热媒介为热水。

具体地,沿热媒介的流动方向,与第二介质侧连通的循环管路的进口分为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四支路流入第二介质侧。定义从第二介质侧流出的为第二流出支路,第二电动阀7有两个第二入口71和一个第二出口72,两个第二入口71分别与第三支路和第二流出支路相连通,从两个第二入口71流入的热媒介均从第二出口72流出。这就保证了在热媒介的总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调节第四支路的流量时,第三支路能让剩余的热媒介从第二出口72流出,而不必在每次调节温度时,均需要实时调整热媒介的总流量。

进一步地,该进气调节装置还包括温湿度测量元件5和控制器,温湿度测量元件5位于第二换热侧的出口端和发动机的进气口之间,用于实时测量进入发动机的进气口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数据。控制器分别与温湿度测量元件5、第一电动阀6以及第二电动阀7电连接。在控制器预先设定湿度预设值和温度预设值,当温湿度测量元件5的湿度测量数据达到湿度预设值时,控制器会给第一电动阀6发送指令,使第一电动阀6调节冷媒介的流量,进而调节湿度。同理,当温湿度测量元件5的温度测量数据达到温度预设值时,控制器会给第二电动阀7发送指令,使第二电动阀7调节热媒介的流量,进而调节温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进气调节装置,该进气调节装置与实施例一的进气调节装置基本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该预处理器1内部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一端插入热水,且插入热水的一端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气孔,方便进入进气管的空气进入热水中。外界大气经由进气口进入进气管,进而进入热水中,与热水混合后,提高了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再经由出气口流入第一换热器2中。此种进气调节装置通过进气管替代喷淋装置,其好处在于,让进入壳体内部空腔的空气从热水中涌出,从而实现加热加湿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当然,对于利用热水将进入壳体内部空腔的空气加热加湿的装置,可以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在此不作限定,只要是能实现加热加湿的功能即可。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方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方式,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