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粉检测的马蹄形消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2497发布日期:2019-08-21 01:31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粉检测的马蹄形消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粉检测的马蹄形消磁器。



背景技术:

锻造厂生产过程中,由于产生工件剩磁的原因较多,不同于通常磁化工件时所形成的剩磁,方向及其不一致性,这类工件的退磁难度一般较大。需退磁工件形状复杂,工件吊运常采用强磁体起吊,这一系列的过程工件上均会形成剩磁,且剩磁部位不定,剩磁磁畴方向凌乱。这类工件的退磁难度系数较大,由于剩磁磁畴方向的不确定性,一般对此类工件的退磁,在退磁时需要先对工件局部区域进行退磁,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强行反向充磁并逐步换向衰减,这样可得到较好的退磁效果。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对比试块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磁粉检测的马蹄形消磁器。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磁粉检测的马蹄形消磁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粉检测的马蹄形消磁器,包括第一探头、第二探头、手柄和联接器,所述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均为空心探头,所述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分别设置在所述手柄的两端,所述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消磁线圈和第二消磁线圈,所述第一消磁线圈的一端和第二消磁线圈一端通过所述联接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磁线圈的一端和第二消磁线圈均为周向消磁线圈。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所述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内,所述第一消磁线圈的一端和第二消磁线圈分别套在所述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联接器为铝排。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均为圆筒形探头。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磁线圈的下端和第二消磁线圈的下端通过所述联接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磁线圈和第二消磁线圈的绕线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形成磁场回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磁粉检测的马蹄形消磁器通过与各类型磁粉探伤检测设备连接,可放入锻件的任意位置,可方便地实现工件的表面及近表面的消磁,满足锻件局部表面剩磁场大的消磁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马蹄形消磁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马蹄形消磁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马蹄形消磁器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是举实施例配合附图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组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磁粉检测的马蹄形消磁器,包括第一探头11、第二探头12、手柄2和联接器3,第一探头11和第二探头12均为空心探头,第一探头11和第二探头12分别设置在手柄2的两端,第一探头11和第二探头12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消磁线圈15和第二消磁线圈16,第一消磁线圈15的一端和第二消磁线圈16一端通过联接器3连接。

优选的,第一消磁线圈15的一端和第二消磁线圈16均为周向消磁线圈。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芯棒13和第二芯棒14,第一芯棒13和第二芯棒14分别设置在第一探头11和第二探头12内,第一消磁线圈15的一端和第二消磁线圈16分别套在第一芯棒13和第二芯棒14上。

优选的,联接器3为铝排。

优选的,第一探头11和第二探头均为圆筒形探头。

优选的,第一消磁线圈15的下端和第二消磁线圈16的下端通过联接器3连接。

优选的,第一消磁线圈15和第二消磁线圈16的绕线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形成磁场回路。

实施例1

将本发明的磁粉检测的马蹄形消磁器(CJ-XCQ-Ⅱ型)与磁粉探伤机连接以获取低电压大电流的输入电源。采用的磁粉探伤机参数为:

输出电压:10V;电源:380V 50HZ;周向消磁电流:AC:0-6000A有效值,数字显示,连续可调,带断电相位控制。

连接磁粉探伤机后选用周向消磁电流作为输入。将高斯计放在工件表面凸起处或强磁吊处测量剩磁后,将探头置于工件表面凸起处或强磁吊处,按下通电按钮,次数2次,保持15s,检测工件表面凸起处或强磁吊处剩磁为2.3Gs。满足的消磁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磁粉检测的马蹄形消磁器通过与各类型磁粉探伤检测设备连接,可放入锻件的任意位置,可方便地实现工件的表面及近表面的消磁,满足锻件局部表面剩磁场大的消磁要求。本发明实现了对于油气钻采行业的锻件的表面进行消磁,从而成功解决了局部表面剩磁场大的消磁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