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煤炭检测的自动化煤炭混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3276发布日期:2019-09-13 22:1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用于煤炭检测的自动化煤炭混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炭混样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用于煤炭检测的自动化煤炭混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标准煤样比对样品制备过程中,样品混合和分装是关键的环节,根据国家标准GB4742008《煤样的制备方法》规定,煤样的人工制备过程包括:破碎、混合、缩分、干燥等程序。目前煤样的制作分为人工制样和全自动机械制样,其作业流程均是将粗破的煤样(13mm粒度送到制样工序,用环锤破碎机将煤破碎到6mm的煤样,缩分取煤样,将煤样放入烘箱将其烘干,用对辊破碎机将煤样碾成2mm以下的煤样,用二分器缩分取煤样,再通过磨粉机及筛网过筛,最终将筛下的煤样倒入煤样瓶,可是依据GB474-2008《煤样的制备方法》,在全自动机械制样过程中缺少煤样的混合过程。混合的目的是使煤样尽可能均匀,缩分前进行充分混合会减小制样误差,提高煤样精密度和样品代表性。国内现有的全自动机械制样机无法实现全自动煤样的混合,主要靠人工进行混合,混合方式多采用堆锥混合法、二分器法及平铺混合法,这几种方法由于需采用反复多次进行、过程繁琐,且人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多存在误差,由于个体差异,煤样的混合也不均匀,在混合过程中有扬尘,长期对工作人员健康不利,导致煤样代表性不足,煤样精密度不高,直接影响最终的结果。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用于煤炭检测的自动化煤炭混样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煤炭检测的自动化煤炭混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全自动机械制样机无法实现全自动煤样的混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煤炭检测的自动化煤炭混样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用于煤炭检测的自动化煤炭混样装置,包括矩形底座、电机安装座、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圆柱状滚动体、固定连接板、支撑板、电机、圆盘块、限位块、圆球状滚动体、均匀混样桶、搅拌腔、限位槽和环氧树脂层;所述矩形底座顶端面右侧边缘部位固定连接有一块矩形块状结构的所述电机安装座,且矩形块状结构的所述电机安装座左端面与顶端面相交部位设置一处倾斜切口,且该倾斜切口端面与所述矩形底座顶端面呈45度角;所述电机安装座上从其所开设倾斜切口端面部位内嵌安装有一个所述电机,故所述电机转动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矩形底座顶端面呈45度角;所述电机转动轴上设置有一块所述圆盘块,且所述圆盘块底端面的轴心部位通过键与所述电机转动轴固定相连接;所述圆盘块顶端面轴心部位焊接有一块所述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的横向截面轮廓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圆盘块顶端面上以其轴心为基准呈环形阵列状共转动安装有八个所述圆球状滚动体,且该八个所述圆球状滚动体的安装位置均位于所述圆盘块顶端面上相邻边缘的部位;所述矩形底座顶端面左侧上方部位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且所述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为二分之一环形圈结构;二分之一环形圈结构所述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内壁均匀转动安装有七个所述圆柱状滚动体。

进一步的,该两个所述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均与所述电机转动轴同轴心,且该两个所述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各自通过一块所述固定连接板与所述矩形底座顶端面相焊连接,并且两块所述固定连接板底端面与所述矩形底座顶端面之间均通过一块垂直置放的所述支撑板相焊连接。

进一步的,一个所述均匀混样桶内部开设有一处与其顶端面相连通的所述搅拌腔,且所述搅拌腔内端底面为半圆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腔内壁粘附有一层所述环氧树脂层;所述均匀混样桶底端面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所述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的横向截面轮廓为正方形结构,且其结构尺寸与所述限位块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均匀混样桶外径尺寸与所述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内壁的直径尺寸相一致,当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块配合安装时,所述均匀混样桶外周面与两个所述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内壁上所转动安装的所述圆柱状滚动体相接触,且所述均匀混样桶底端面与所述圆盘块顶端面所转动安装的所述圆球状滚动体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均匀混样桶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配合安装在圆盘块上,两个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限位并支撑着均匀混样桶,再将煤样添加入搅拌腔内,并占搅拌腔容量的四分之三,然后启动电机,电机转动轴缓慢带动圆盘块转动,圆盘块通过限位块带动均匀混样桶同步转动,均匀混样桶在转动时,其内部所添加入的煤样也在搅拌腔不断的流动,因为均匀混样桶安装后其与矩形底座顶端面处于45度角,故煤样在流动过程中,煤样中大颗粒将会逐渐向底部靠近,而小颗粒则逐渐浮现于大颗粒上方,从而最终使得煤样中大小颗粒分布均匀,实现自动化煤样混合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均匀混样桶拆卸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朝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朝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圆盘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均匀混样桶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矩形底座,2-电机安装座,3-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301-圆柱状滚动体,4-固定连接板,5-支撑板,6-电机,7-圆盘块,701-限位块,702-圆球状滚动体,8-均匀混样桶,801-搅拌腔,802-限位槽,9-环氧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煤炭检测的自动化煤炭混样装置,包括矩形底座1、电机安装座2、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3、圆柱状滚动体301、固定连接板4、支撑板5、电机6、圆盘块7、限位块701、圆球状滚动体702、均匀混样桶8、搅拌腔801、限位槽802和环氧树脂层9;所述矩形底座1顶端面右侧边缘部位固定连接有一块矩形块状结构的所述电机安装座2,且矩形块状结构的所述电机安装座2左端面与顶端面相交部位设置一处倾斜切口,且该倾斜切口端面与所述矩形底座1顶端面呈45度角;所述电机安装座2上从其所开设倾斜切口端面部位内嵌安装有一个所述电机6,故所述电机6转动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矩形底座1顶端面呈45度角;所述电机6转动轴上设置有一块所述圆盘块7,且所述圆盘块7底端面的轴心部位通过键与所述电机6转动轴固定相连接;所述圆盘块7顶端面轴心部位焊接有一块所述限位块701,且所述限位块701的横向截面轮廓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圆盘块7顶端面上以其轴心为基准呈环形阵列状共转动安装有八个所述圆球状滚动体702,且该八个所述圆球状滚动体702的安装位置均位于所述圆盘块7顶端面上相邻边缘的部位;所述矩形底座1顶端面左侧上方部位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3,且所述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3为二分之一环形圈结构;二分之一环形圈结构所述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3内壁均匀转动安装有七个所述圆柱状滚动体301。

其中,该两个所述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3均与所述电机6转动轴同轴心,且该两个所述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3各自通过一块所述固定连接板4与所述矩形底座1顶端面相焊连接,并且两块所述固定连接板4底端面与所述矩形底座1顶端面之间均通过一块垂直置放的所述支撑板5相焊连接。

其中,一个所述均匀混样桶8内部开设有一处与其顶端面相连通的所述搅拌腔801,且所述搅拌腔801内端底面为半圆结构。

其中,所述搅拌腔801内壁粘附有一层所述环氧树脂层9;所述均匀混样桶8底端面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所述限位槽802,且所述限位槽802的横向截面轮廓为正方形结构,且其结构尺寸与所述限位块701相匹配。

其中,所述均匀混样桶8外径尺寸与所述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3内壁的直径尺寸相一致,当所述限位槽802与所述限位块701配合安装时,所述均匀混样桶8外周面与两个所述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3内壁上所转动安装的所述圆柱状滚动体301相接触,且所述均匀混样桶8底端面与所述圆盘块7顶端面所转动安装的所述圆球状滚动体702相接触。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时,首先将限位槽802与限位块701配合安装,这时均匀混样桶8外周面将会与两个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3内壁上所转动安装的圆柱状滚动体301相接触,且均匀混样桶8底端面将会与圆盘块7顶端面所转动安装的圆球状滚动体702相接触,然后,可打开均匀混样桶8上的翻转盖,将煤样添加入搅拌腔801内,煤样占搅拌腔801容量的四分之三,然后将翻转盖重新闭合;启动电机6,电机6转动轴缓慢带动圆盘块7转动,圆盘块7通过限位块701带动均匀混样桶8同步转动,均匀混样桶8在转动时,其内部所添加入的煤样也在搅拌腔801不断的流动,因为这时均匀混样桶8与矩形底座1顶端面处于45度角,故煤样在流动过程中,煤样中大颗粒将会逐渐向底部靠近,而小颗粒则逐渐浮现于大颗粒上方,从而最终使得煤样中大小颗粒分布均匀;

均匀混样桶8安装后,且与两个均匀混样桶辅助装置3内壁上所转动安装的圆柱状滚动体301相接触,通过圆柱状滚动体301进行转动辅助,以保证均匀混样桶8在转动时的流畅性;

搅拌腔801内壁粘附有一层环氧树脂层9,通过环氧树脂层9的设置,避免煤样与搅拌腔801内壁的直接接触,降低煤样在搅拌腔801内流动时其自身的磨损程度,进一步的,搅拌腔801内端底面为半圆结构,利于当前煤样混合完毕后,便于进行清理,不会残留死角。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