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量计自动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5552发布日期:2019-06-26 00:43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量计自动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量计校准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雨量计自动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雨量计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偏差范围在数据要求范围内是被允许的,如果偏差超出允许的范围就要通过软件订正或者仪器调整的方式将误差调整至业务要求的范围内。计量检定是保证气象实测数据真实可靠的保证,目前气象部门每隔两年对国家级台站进行例行的检定工作,区域自动气象站等野外无人值守台站也都配备了相应的移动计量检定系统。

目前所有气象台站每年5月1日前对本站的翻斗式雨量计进行标校和调整,多数台站使用的都是人工定量取水控制流速雨量检测装置,该雨量检定仪器使用简单方便操作,但是属于人工操作存在一定的操作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雨量计自动校准装置,包括形状呈柱状的校准箱,在校准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箱盖和箱底,在校准箱内部且靠近中间的位置水平设有隔板,隔板的中部开设有过孔,隔板上端且位于过孔的四周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内套设有形状呈杯状的盛水器,盛水器的侧面设有能指示盛水器内液体量的刻度,刻度的一侧粘接有能监测盛水器内液面高度的液位开关,在盛水器的底部竖直向下设有漏液管,漏液管从过孔中穿过,漏液管穿过过孔的一端通过三通与第一雨强模拟管和第二雨强模拟管相连,第一雨强模拟管上依次设有第一节流阀和第一止流阀,第二雨强模拟管上依次设有第二节流阀和第二止流阀,第一雨强模拟管和第二雨强模拟管的下端通过三通竖直向下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从箱底伸出;

在箱底的上端分别设有相互电连的水泵、电机、控制器、电磁阀、继电器,在校准箱的外侧设有计数器,水泵上分别设有抽水管和排水管,抽水管从校准箱的侧面伸出,排水管穿过隔板并伸进盛水器中;

当电路与外接电源接通时,水泵上水,水从抽水管流进,再从排水管流入盛水器,当盛水器内液面到达液位开关的监测值时,在液位开关的作用下,继电器连通,电磁阀打开,水泵断电停止上水,通过人工打开第一止流阀或第二止流阀能控制盛水器内的水经第一雨强模拟管或第二雨强模拟管流入出水管,进而落入待校准的雨量计中,计数器与雨量计串连,通过计数器读出盛水器内的水量所触发雨量计内翻斗的跳动次数,将该次数与标准值对比,能对该雨量计的有效性做出评估;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水泵、继电器、电磁阀、液位开关实现对盛水器自动定量上水,当水量达到液位开关的监测值时,停止上水,由于盛水器下端的漏液管、三通和第一雨强模拟管或第二雨强模拟管位于第一止流阀或第二止流阀的以上的部分均能存储一定的水量,因此出水口流出的水量并不等于盛水器中刻度所指示的水量,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出水口水量测试,得出出水口水量为314.16.ml时盛水器上的刻度值,并将液位开关粘接在该位置;

设置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用于调整第一雨强模拟管和第二雨强模拟管中水的流速,用于模拟两种强度的降雨,分别对雨量计进行校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第一止流阀和第二止流阀的开关通过开关延长杆伸出校准箱,方便从校准箱外侧对第一止流阀和第二止流阀进行人工操作;

在校准箱位于刻度的外侧设有观察窗,观察窗由透明材质制成,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校准箱内液位开关是否从指定位置滑脱以及盛水器内的剩余水量;

前述液位开关选用NPN-12V液位传感器,继电器选用12V小型双路继电器;

在前述箱盖的上端设有方便操作人员提拎的把手;

在前述校准箱的侧面设有能切断或连通整个电路的总开关以及用于连接计数器25的两个接线端子插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止流阀和第二止流阀的开关通过开关延长杆伸出校准箱,方便从校准箱外侧对第一止流阀和第二止流阀进行人工操作,设置观察窗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校准箱内液位开关是否从指定位置滑脱以及盛水器内的剩余水量,设置把手方便提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轴测视图;

图4为图3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6为图2中C-C的轴测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继电器和液位开关的连接电路图;

其中:1-校准箱,2-箱盖,3-箱底,4-隔板,5-把手,6-过孔,7-环形凸台,8-盛水器,9-刻度,10-液位开关,11-漏液管,12-三通,13-第一雨强模拟管,14-第二雨强模拟管,15- 第一节流阀,16-第一止流阀,17-第二节流阀,18-第二止流阀,19-出水管,20-水泵,21- 观察窗,22-总开关,23-电磁阀,24-继电器,25-计数器,26-抽水管,27-排水管,28-开关, 29-延长杆,30-接线端子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量计自动校准装置,包括形状呈柱状的校准箱1,在校准箱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箱盖2和箱底3,在校准箱1内部且靠近中间的位置水平设有隔板4,隔板的中部开设有过孔6,隔板4上端且位于过孔6的四周设有环形凸台7,环形凸台 7内套设有形状呈杯状的盛水器8,盛水器8的侧面设有能指示盛水器8内液体量的刻度9,刻度9的一侧粘接有能监测盛水器8内液面高度的液位开关10,在盛水器8的底部竖直向下设有漏液管11,漏液管11从过孔6中穿过,漏液管11穿过过孔6的一端通过三通12与第一雨强模拟管13和第二雨强模拟管14相连,第一雨强模拟管13上依次设有第一节流阀15 和第一止流阀16,第二雨强模拟管14上依次设有第二节流阀17和第二止流阀18,第一雨强模拟管13和第二雨强模拟管14的下端通过三通12竖直向下连接有出水管19,出水管19从箱底3伸出;

在箱底3的上端分别设有相互电连的水泵20、电磁阀23、继电器24,在校准箱1的外侧设有计数器25,水泵20上分别设有抽水管26和排水管27,抽水管26从校准箱1的侧面伸出,排水管27穿过隔板4并伸进盛水器8中;

当电路与外接电源接通时,水泵20上水,水从抽水管26流进,再从排水管27流入盛水器8,当盛水器8内液面到达液位开关10的监测值时,在液位开关10的作用下,继电器24 连通,电磁阀23打开,水泵20断电停止上水,通过人工打开第一止流阀16或第二止流阀 18能控制盛水器8内的水经第一雨强模拟管13或第二雨强模拟管14流入出水管19,进而落入待校准的雨量计中,计数器25与雨量计串连,通过计数器25读出盛水器8内的水量所触发雨量计内翻斗的跳动次数,将该次数与标准值对比,对该雨量计的有效性做出评估;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水泵、继电器、电磁阀、液位开关实现对盛水器自动定量上水,当水量达到液位开关的监测值时,停止上水,由于盛水器下端的漏液管、三通和第一雨强模拟管13或第二雨强模拟管14位于第一止流阀16或第二止流阀18的以上的部分均能存储一定的水量,因此出水口流出的水量并不等于盛水器中刻度所指示的水量,因此本实施例中进行出了水口水量测试,通过对出水口水量的测量得出出水口水量为314.16ml时盛水器上的刻度值为260ml,并将液位开关粘接在该位置;

设置第一节流阀15和第二节流阀17用于调整第一雨强模拟管13和第二雨强模拟管14 中水的流速,用于模拟两种强度的降雨,分别对雨量计进行校准。

第一止流阀16和第二止流阀18的开关28通过开关延长杆29伸出校准箱1,方便从校准箱外侧对第一止流阀16和第二止流阀18进行人工操作。

在校准箱1位于刻度9的外侧设有观察窗21,观察窗由透明材质制成,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校准箱内液位开关是否从指定位置滑脱以及盛水器内的剩余水量。

液位开关10选用NPN-12V液位传感器,如图8所示信号线黄线有感应时输出低电平,无感应时无输出,继电器选用12V小型双路继电器。

出水管19的出水量为314.16ml,第一节流阀15中水流速度为125.66ml/min,第二节流阀17中水流速度为31.42ml/min。

在箱盖2的上端设有方便操作人员提拎的把手5。

在校准箱1的侧面设有能切断或连通整个电路的总开关22以及用于连接计数器25的两个接线端子插口30。

外接电源同一选用12V直流电。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操作人员首先将本装置放在待校准的雨量计上,并将出水口对准雨量计上的承水器,将抽水管的外露端放到事先准备好的水箱中,然后接通外接电源,打开开关,开始上水,待上水结束后关闭总开关,再将第一止流阀打开,待出水口水流完以后读出计数器的数值,做好记录,并关闭第一止流阀;然后重新打开开关开始上水,待上水结束后关闭总开关,再将第二止流阀打开,待出水口水流完以后读出计数器的数值,做好记录,分别用第一次和第二次记录的数据与标准值做比较,两次数值均在误差范围内为合格。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