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管式体积流量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5359发布日期:2019-07-06 11:37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溜管式体积流量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称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溜管式体积流量秤,可连续实时称出颗粒料流的重量,属于称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饲料、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饲料的营养成份、外观、口感等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人们对饲料营养成份准确性要求的提高,对饲料加工设备过程中重量的称量及反馈的及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颗粒料称量主要有仓斗秤、皮带秤等。仓料斗只能实现批次式称量,主要使用缓冲斗称重,由于分批称重,物料进入称斗的速度不同,容易产生较大的称重偏差,致使成品中某些添加物过多或过少。另一方面由于仓斗设备的使用成本、制造成本、基建投入等较高致使整个生产工艺中的运行成本较高。

仓斗秤通常使用三至六个称重传感器支撑仓斗,将多个称重传感器采集信号进行合并,形成数值输出,此种方法只能显示阶段性的产能。有些仓斗秤为实现所谓的连续称量,将仓斗做成分级串连,有些做缓冲,有些做称量,使得仓斗称量设备体积很大,制造成本高,安装调试均不方便。

皮带秤只能水平布置,对于饲料工厂或食品行业,生产工艺一般是在垂直方向进行料流输送,对于设备布置也有一定的限制性。寻找更合理、高效、安全的称量设备,用于饲料、食品粒径均匀颗粒流的称重,是行业内致力研究的内容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溜管式体积流量秤,无需额外增加安装空间,同时无需额外增加驱动功率,即可实时得到颗粒料的体积流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溜管式体积流量秤,包括筒状溜管,所述筒状溜管的上部侧壁安装有计数器,所述计数器的转子与软轴相连,所述软轴的下端通过软轴轴承支撑在软轴轴承座中,所述软轴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内支架的下端,所述内支架的上部连接在所述筒状溜管的内壁上;所述软轴的下端头与连接片的上端相连接,所述连接片的下端悬吊有叶片悬吊杆,所述叶片悬吊杆的下端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位于所述筒状溜管的下部内腔,所述软轴轴承座、叶片悬吊杆和螺旋叶片均与所述筒状溜管共轴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颗粒料从筒状溜管的上端口进入溜管内腔,流经螺旋叶片后从筒状溜管的下端口排出;流经螺旋叶片时料流带动螺旋叶片旋转,螺旋叶片通过叶片悬吊杆带动连接片旋转,连接片带动软轴转动,软轴轴承支撑在软轴轴承座中使得软轴的转动十分灵活轻便,软轴的上端带动计数器的转子旋转,计数器将螺旋叶片的旋转次数进行记录。颗粒料从筒状溜管流过的体积流量与螺旋叶片的旋转次数呈正比例关系,计数器将螺旋叶片的旋转次数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即可推算出从筒状溜管流过的体积流量。本实用新型使用颗粒料流动必用的溜管,无需额外增加安装空间,螺旋叶片在料流的带动下旋转,亦无需额外增加驱动功率,即可达到称量的目的。与现有的容积流量秤相比,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产能大,应用范围广,设备内部无残料,无功率运转,经济价值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软轴轴承座的侧壁连接有空气净化软管,所述空气净化软管的外端头穿过筒状溜管的筒壁与洁净的压缩空气管相连。洁净的压缩空气从空气净化软管吹入软轴轴承座中,将灰尘吹出,有利于保持软轴轴承座的清洁,减轻软轴的转动阻力,提高计量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支架的上部连接有内支架护罩,所述内支架护罩覆盖住所述软轴轴承座。内支架护罩可以使软轴轴承座免受颗粒料流的冲击,减轻灰尘的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支架及内支架护罩靠近筒状溜管轴线的一端低于靠近筒状溜管内壁的一端。如此形成筒壁高中心低的导流形状,避免颗粒料在内支架护罩上方形成残留及阻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计数器固定在计数器支架上,所述计数器支架焊接在所述筒状溜管的外壁,所述计数器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筒状溜管的轴线。计数器安装在溜管外的计数器支架上,软轴从筒状溜管壁上的孔眼穿出,可以避免计数器受到溜管内灰尘的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片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悬挂孔,所述软轴的下端头钩在连接片的上悬挂孔中,所述叶片悬吊杆的上端钩在连接片的下悬挂孔中。连接片自身十分轻便,且通过悬挂孔钩挂连接十分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状溜管的上端口连接有溜管上法兰,所述筒状溜管的下端口连接有溜管下法兰。通过溜管上法兰和溜管下法兰可以很方便地与上下方的溜管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溜管式体积流量秤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溜管式体积流量秤的立体图。

图中:1.筒状溜管;1a.溜管上法兰;1b.溜管下法兰;2.计数器;2a.计数器支架;3.软轴;4.软轴轴承座;5.内支架;6.连接片;6a.悬挂孔;7.螺旋叶片;7a.叶片悬吊杆;8.空气净化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溜管式体积流量秤包括筒状溜管1,筒状溜管1的上部侧壁安装有计数器2,计数器2的转子与软轴3相连,软轴3的下端通过软轴轴承支撑在软轴轴承座4中,软轴轴承座4固定连接在内支架5的下端,内支架5的上部连接在筒状溜管1的内壁上;软轴3的下端头与连接片6的上端相连接,连接片6的下端悬吊有叶片悬吊杆7a,叶片悬吊杆7a的下端连接有螺旋叶片7,螺旋叶片7位于筒状溜管1的下部内腔,软轴轴承座4、叶片悬吊杆7a和螺旋叶片7均与筒状溜管1共轴线。

颗粒料从筒状溜管1的上端口进入溜管内腔,流经螺旋叶片7后从筒状溜管1的下端口排出;流经螺旋叶片7时料流带动螺旋叶片7旋转,螺旋叶片7通过叶片悬吊杆7a带动连接片6旋转,连接片6带动软轴3转动,软轴轴承支撑在软轴轴承座4中使得软轴3的转动十分灵活轻便,软轴3的上端带动计数器2的转子旋转,计数器2将螺旋叶片7的旋转次数进行记录。颗粒料从筒状溜管1流过的体积流量与螺旋叶片7的旋转次数呈正比例关系,计数器2将螺旋叶片7的旋转次数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即可推算出从筒状溜管1流过的体积流量。本实用新型使用颗粒料流动必用的溜管,无需额外增加安装空间,螺旋叶片7在料流的带动下旋转,亦无需额外增加驱动功率,即可达到称量的目的。

软轴轴承座4的侧壁连接有空气净化软管8,空气净化软管8的外端头穿过筒状溜管1的筒壁与洁净的压缩空气管相连。洁净的压缩空气从空气净化软管8吹入软轴轴承座4中,将灰尘吹出,有利于保持软轴轴承座4的清洁,减轻软轴3的转动阻力,提高计量精度。

内支架5的上部连接有内支架护罩,内支架护罩覆盖住软轴轴承座4。内支架护罩可以使软轴轴承座4免受颗粒料流的冲击,减轻灰尘的污染。

内支架5及内支架护罩靠近筒状溜管轴线的一端低于靠近筒状溜管1内壁的一端。如此形成筒壁高中心低的导流形状,避免颗粒料在内支架护罩上方形成残留及阻碍。

计数器2固定在计数器支架2a上,计数器支架2a焊接在筒状溜管1的外壁,计数器2的轴线垂直于筒状溜管1的轴线。计数器2安装在溜管外的计数器支架2a上,软轴3从筒状溜管壁上的孔眼穿出,可以避免计数器2受到溜管内灰尘的污染。

连接片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悬挂孔6a,软轴3的下端头钩在连接片6的上悬挂孔中,叶片悬吊杆7a的上端钩在连接片6的下悬挂孔中。连接片6自身十分轻便,且通过悬挂孔6a钩挂连接十分方便。

筒状溜管1的上端口连接有溜管上法兰1a,筒状溜管1的下端口连接有溜管下法兰1b;通过溜管上法兰1a和溜管下法兰1b可以很方便地与上下方的溜管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